大湘菜报 2020-07-13 11:07:51
“世家”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书圣父子”、“苏门三学士”,还是近现代的“曾(国藩)氏家族”、“梁(启超)氏家族”、“黎氏八骏”,或者是美国的“总统叔侄”(罗斯福)、“总统父子”(布什),都叫人无比艳羡和敬佩。他们的故事是传诵千古的佳话,也是绝好的励志教材。
在湘菜领域,也有着不少的“世家”。虽然他们远不能与上述名门望族相提并论,但也有许多可圈可点、可堪传扬、可供学习之处。比如一代名厨、“湘菜七子”之一的蔡海云与其子蔡金彪、其孙蔡俊斌三代从厨,且均有建树,成就了湘菜界的“三代世家”;比如湘菜泰斗许菊云与其子许璨作为湘菜界唯二代表,一起获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在业界传为美谈;比如元老级湘菜大师朱克纯父子先后供职中国驻外使馆,把湖湘风味带到异国他乡……
这些“世家”虽然都是几代人都为湘菜奉献,但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是子承父业继续从厨,比如王焰峰之于王墨泉;有的是父辈从厨、儿子做餐饮企业(当然,不少人也是从厨师转型而来),比如易国平和易兵;有的是父辈从厨、儿辈从事烹饪教育,比如石荫祥和石柏林、聂厚忠和聂波。如果要算上在餐饮行业从事服务接待、行政管理、品牌推广、文化研究等工作的人员,那队伍就更庞大了。本文仅以“父辈从厨”为起点来展开他们的故事,而且所介绍的也只是其中的部分代表,还有更多的精彩留待往后慢慢品评。
“湘菜世家”里蓄满了正能量,比如他们之间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晚辈对长辈技艺的传承光大、事业的拓展创新,以及这种家族从业现象对餐饮界“人气”的拉动、对切磋交流风气的涵养,都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世家也可能会患上“世家病”,那就是“近亲繁殖”、圈层封闭的问题。过于注重家族传承,可能会使接纳外部技艺与新生事物的胸怀和视野受到局限,从而影响创新发展。这是湘菜家族成员们需要着意避免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世家”吧。
责编:达庆玙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