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20-07-17 09:45:59
新湖南·大湘菜报(记者 曹婕妤)小时候,巷口总有一个烙饼的摊贩,他用油和面,文火炕制,烤出来的饼中空、外酥、边厚、吸汁、不漏料。每当小饿来袭,都要和小伙伴们买上几个。殊不知,这种干硬耐嚼、内酥外脆、香醇味美的小食,即是锅盔。

刷过一层辣油的锅盔(周佳珉 摄)
作为传统的“国民小吃”,锅盔大有来头。相传是秦代行军打仗的口粮,士兵们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架在火上烤成饼,故称之为锅盔。荆派锅盔则源起于楚汉时代,是益阳南县的锅盔代表品种。

荆派锅盔创始人倪壮
一个上好锅盔的完成,需要经历从和面、醒发、包馅、再醒发,最后制作成饼,控温、生火、贴饼的复杂过程。荆派的创始人倪壮觉得如果所有工序都在门店完成,会加大工作难度影响出品,于是他带领团队对制作流程改进创新。先在工厂古法做饼,再用冷链物流配送到门店,保证每个门店使用的饼坯一致,同时解决了口味不一的问题。

刚解冻成形的饼坯
倪壮还将传统的高温炭火改为已申请国家专利的高温电炉。电炉烤出的饼,个头比脸还大,不愧为锅盔中的“战斗盔”。周身金黄、酥脆,饼面的黑白芝麻香气馋人,一口咬下,耐人寻味。
荆派锅盔一手承载千年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手联结科技,用技术创新带动家乡的产业发展。譬如取专从南县武圣宫镇德丰村采购的梅干菜制扣肉馅。这里的祖辈世代犁田种菜,晒制的梅干菜畅销南北,做馅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产品的开发与迭代,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在招牌特色香辣黄牛肉、浓郁回甘的香葱鲜肉、鲜香回味的孜然三鲜、香辣鲜美的奥尔良鸡肉等经典馅料的基础上,倪壮又根据南县特产研发出香辣口味虾馅。虾是南县的稻田小龙虾,做出来皮薄虾馅多,面剂子都快兜不住。刚出箱炉时,热腾腾的面香将滑嫩、鲜辣的口味虾烘托到极致。喜辣小伙伴,还可以刷上一层秘制辣椒油。

正在排队购买的人群
凭借“薄、大、脆、香”的特征,加之咸甜辣皆宜的味觉属性,自2019年底长沙首家直营店开业来,荆派锅盔便吸引了大批“吃盔”群众,掀起“吃盔”热潮。不论参与旅博会还是农博会,或者新店开业,它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超高人气,常常一出炉就抢空了。
责编:曹婕妤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