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江有酒山江醉

  大湘菜报   2020-07-30 16:49:46

“中午喝了六碗酒,大概这么多的量。”

7月26日,农历六月六,凤凰县山江镇烈日炎炎。

杨冬从村民家出来,带着些许醉意。他比划着午餐的白酒,一碗大概是一次性杯子满杯的容量。作为土长土长的苗民,他经常搞酒,“我们山江人,喝嗨了才好谈事情,不扭捏。”

如果下到山江村落人家,可以没茶,但不能没酒!

酒品见人品。城里人酒局上的话或许是场面话,山江人酒后的话一定要兑现,毕竟都是酒后吐的“真言”,如果酒后没答应,基本很难再有下文了。杨冬评价父老乡亲“跟喝酒一样的,性格豪爽大气,做事利落,一诺千金”。

糯米酒、米酒、苞谷酒、黄酒、白酒、高粱酒、杨梅酒、猕猴桃酒……物尽其用,山江人民能酿不少酒。3年前,酒厂老板曾德全看中了山江的水土,在凉灯村办了酒厂,因为环境好、空气好、水好,没有车马没污染,这样的酒质量自然好。

酒厂酿酒师吴燕明是凉灯村长大的,也是留在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90后”。2014年,从浙江见过世面回来后,吴燕明搞过畜牧养殖,去年进了酒厂。

凉灯的酒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吴燕明不吝晒出传统酿酒工艺:从农户家收稻谷,打成糯米后分70斤一包泡一天,隔天沥干后,每件25斤计件,锅炉蒸18分钟后冷却,放入消毒盘,每份倒2桶凉水后放入发酵房,两天两夜后将甜酒过滤倒入缸里,每缸14坛无需满缸,2个月后成黄酒。

如果要喝出真正的醇香,得3年后才出酒。所以,凉灯的酒都是有年份的,越陈越香。“这酒味道醇。”如能得到喝的人这么夸一句,吴燕明会心里舒服。酿酒现在是村里的扶贫产业,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来把酒做大。

若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卡酒是进门三大“卡”之一,俗称“拦门酒”。吃饭用多大的碗,喝酒就用多大的碗,不摔碗,只怕酒不尽兴显得主人不好客。如果是不胜酒力的老少妇孺,可以喝点米酒,能喝多少得先跟主人讲好,一旦倒入碗里,就必须喝完,不喝完就是不尊重人。赶上宴席,桌上饮品标配是“一瓶白酒+两瓶啤酒+两瓶饮料”,富裕人家会加上一壶散酒。

白天,村民们大门敞开,若是谁家杀了头猪,抓了条鱼,灶前飘出了肉香,街坊邻居来窜门,首先倒酒,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村民们三天两头聚餐搞酒,把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趁着酒劲互诉衷肠。每逢农历初三或初八,村民们到镇上赶集,收摊时,为了慰劳自己一上午的体力活,大家上酒铺打散酒,你一斤,我八两,在酒铺外站着碰杯一口干。

山江人的性格,在酒里。

文/陈潇 图/胡承鼎

责编:陈潇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