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0-07-28 15:21:25
“医生,你快帮我看看,我这眼睛是怎么回事?整个眼睛都是红的。”诊室里,患者王女士摘下墨镜着急地对医生说。据王女士回忆,两天前,她去游泳馆游泳,回到家后就觉得眼睛不舒服。当天晚上眼睛开始出现双眼瘙痒、红肿、疼痛、流泪等症状,自行用眼药水点滴,谁知越滴越严重,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生为王女士检查后,诊断为“游泳池眼病”。
夏日炎炎,很多人喜欢游泳,殊不知,在消暑降温的同时,也要当心感染上“游泳池眼病”。“游泳池眼病”发病初感到眼痒、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分泌物为水样或粘液样,之后会出现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明显,部分患者有点状或片状出血,还有部分患者起病时有头痛、发热、流涕、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因此医生提醒,游泳时一定要作好眼部防护。

“游泳池眼病”如何传播
从健康角度而言,不少游泳池会采取消毒措施,但有些细菌和病毒是消毒粉无法消灭的。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病原微生物易迅速繁殖,主要通过患眼—水—健眼或患眼—手或物—健眼两种方式传播,接触被污染的水后1至几天即可发病,主要包括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怎样预防“游泳池眼病”
首先,游泳最好去正规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时佩戴密封性好的护目镜,使眼睛尽量少接触游泳池水,这样能较好地避免池中病原体对眼睛的感染。其次,游泳时不要戴隐形眼镜,泳后不要随便用手揉眼睛,如感不适可预防性使用一些眼药水。预防细菌感染可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2次,预防病毒感染可用阿昔洛韦滴眼液1~2次,儿童可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预防(最好到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游泳结束后,到浴室洗脸、淋浴,并用流动的清洁水冲洗眼睛和护目镜,这样不仅可将身上的污垢洗净,同时也能冲掉大部分来自水中的病菌。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以下三种人不宜游泳:近期眼睛有发红、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的人;近期刚做过眼科手术者;经常戴隐形眼镜者,尤其有眼部不适症状者。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多多预防眼病,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做到不用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应当单用,洗脸最好使用流动水。

感染“游泳池眼病”怎么办
一旦发现眼部分泌物异常、有异物刺扎感和长时间眼球发红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合理选择眼药,具体用药应根据医生要求,不要随便自己应用。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治疗过程中要停止游泳,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给他人;不宜戴眼罩,以免造成眼内湿度增加,病菌繁殖更快,分泌物不易排出,影响疾病恢复。对于“游泳池眼病”患者不能单纯进行药物治疗,细心护理十分重要。要保持眼部清洁,为减轻不适,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少用眼,也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眼科
副主任 周丽琴(周君 整理)

相关链接:游泳后做好“四护”
夏季是游泳的黄金季节,既有利人们清凉消暑,又能增进身体健美。在游泳池游泳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泳后需注意做好“四护”。
护肤 游泳池用水和补充水有限,游泳的人多且杂,加上游泳者身上洗下的汗渍、污垢,甚至一些人直接将小便排入水中,致使水质混浊。同时,为了防止游泳者感染疾病,池水都要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处理,人在游泳过程中,皮肤自然会残留有消毒剂的化学成分,时间一长易刺激皮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皮肤娇嫩)而造成不适。所以,游泳后首先要去淋浴室作一次冲洗,彻底洗净全身皮肤,最好自带沐浴露之类的洁肤用品,保持皮肤洁净卫生。
护耳 去泳池游泳,大多数人没有戴耳塞的习惯,耳朵难免会进水。若未及时去除耳道内的积水,尤其是许多游泳池的水达不到应有的卫生要求,这样就容易导致中耳发炎。耳朵进水时,可在游泳结束后站在原地,头偏向一侧,单腿用力跳几下,然后用干净棉球轻拭干外耳道。如果耳朵里的水不能弄出,特别是儿童往往不配合时,家长不要擅自用棉签之类的物品放进去吸水,以免不小心弄破孩子的鼓膜,最好及时去医院请耳科医生帮忙。
护齿 游泳池里一般加入了一定量的氯气或漂白粉等消毒剂(氯制剂),之所以能消毒杀菌,是因为其进入水中分解产生了一定浓度的次氯酸和高氯酸。而次氯酸和高氯酸对牙齿的珐琅质有严重的侵蚀作用,故每次游泳后最好及时用干净的水认真地漱漱口,如自带牙刷牙膏刷一次牙则更好,越早刷护牙效果越好。
护发 不净水质和消毒剂长时间留在头上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易致其枯萎早脱。建议每次游泳前戴好泳帽,之后及时用洗发液冲洗头发,然后用护发素滋养护发,尽可能减少头发受到伤害,确保头发乌黑、油亮、健康。
副主任医师 陈日益

责编:殷映月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