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刘振球丨漫歌四海 静聆湘音——追忆刘振球老师

刘世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7-18 10:41:07

文丨张音悦

刘振球老师是著作等身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恩师;是平易近人的学者与长者,更是湖湘民族音乐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囊括了歌剧、音乐剧、舞剧、交响乐、民族器乐、影视音乐、歌曲等几乎所有音乐门类,这一部部、一首首作品,生动演绎着湖湘文化、中华文化的瑰丽璀璨,成为留给世人丰厚且珍贵的文化财富,也将长远地影响和启迪后人。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忘我奉献,顽强战胜病魔的精神,也正是湖湘文化中“忧乐精神”的写照。

记得2015年初,根据省委宣传部的指示,湖南歌舞剧院准备创作一部有深刻主题与内涵意义的原创民乐作品《国韵湘音》,希望刘振球老师能担任指导。这时,刘老师已与病魔斗争了两年,但他义不容辞地答应了,还表示要亲自创作其中的部分篇章。我与编剧龚旭东老师等多次到他家,他在病榻上和我们探讨这部作品的立意和创作。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我们奏响了这部时代民乐强音,首演、巡演后出版,《国韵湘音》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音像项目。

我还记得,刘老师带我们一起去湘江边捡石头,用于《国韵湘音》中《长岛人歌变奏曲》。艺术家们在江边用各自捡到的石头敲击玩儿起来,刘老师竟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起去的还有潇影厂大导演夏儒今老师。夏导是一枚睿智幽默又热心的老顽童,他俩是多年好友 ,夏导“球哥球哥”喊得亲热。自此,一群老中青艺术家朋友常相约看望刘老师,畅谈,乐聚,美其名曰“好恰团”。大家谈艺术谈美食,刘老师食有禁忌,有时着急地看我们大快朵颐,夏导亦逗他:“球哥,想恰么子我来帮你恰!你倒是快点好唦!”可惜乐观可亲的夏导2018年竟突发绝症先期而去,令人唏嘘惋惜。

2016年,长沙音乐厅举办华彩民乐“张音悦和她的朋友们”音乐会。之前我曾希望刘老师写一首二胡与乐队作品,他病后便未敢提及。没想到他得知后欣然应允,说:“好啊,只是莫催我哦,我慢慢写!我在京剧团工作几年,戏剧对我的创作影响甚大,写首二胡、京胡与乐队的作品吧!就叫《至爱》。”音乐会中,这是最后的压轴曲目,也是刘老师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排练和演出时他都坚持亲临,谢幕时也高兴地上台向大家致意。对于他来说,没什么比能继续创作更为开心的事了。

2017年,省民族乐团创排国家艺术基金作品多媒体民乐剧《九歌》,主创组又多次去刘老师家,请他担任音乐总监。他推荐作曲家刘青,嘱咐她全力以赴为湖湘民乐助力。刘振球老师几次拖着病体来参加研讨,观看指导排练。临近首演,因摔伤站不起来,他硬是坐着轮椅来观看演出。看完后兴奋地和大家沟通,为这部好作品的面世、为乐团的进步欣慰和高兴,又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九歌》剧目进行了巡演,列入省委宣传部重点剧目,受到了全国民乐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2020年年初,省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领导和同事去看望他,他说真想好起来啊,他还一直有个心愿,希望举办作品音乐会呢。疫情期间,他亦是非常顽强和坚定。7月,我再到他家中看望,他虽已有些行动迟缓,但气色甚好,还笑着说:“来啦,呵呵,我们来拍个照吧。”没想到只过几天,他病情突然恶化!此见竟是永别!敬爱的刘老师永远告别了他最挚爱的音乐,告别了他挂恋的人世间!

德之如高山兮,振弦则为乐也;漫歌于四海兮,静聆美之湘音。高山景行,刘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系湖南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