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食用农产品安上“刷脸”技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6-17 17:06:13

为食用农产品安上“刷脸”技术

——阳光易购食品溯源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沈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怎样实现食品安全从田间地头到食堂餐桌各个环节的全程管控,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一直是老百姓,也是整个社会切身关心的重要话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为食品安全监管和溯源带来了便利。二维码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想知道面前的美食是不是绿色安全?扫一下二维码,从生产到运输、从采摘到进店时间,各种信息一目了然。超市货架上的包装蔬菜,大都采用的也是这种方式。

然而,这种二维码的方式,大多只适用于预包装、标准化农产品,假若是没有包装、不标准化、无法“贴上”二维码的农产品呢?比如食堂的大型采购:一次可能需要几百斤肉类或蔬菜,不仅数量大,而且是散装化货车拖运。如何为这种个性化的、不标准化的食用农产品也安上“刷脸”技术,进行有效溯源监管,就是李果林在做的事。

李果林,阳光易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净菜配送和食品溯源是他公司的两大业务。与市面上普遍运用二维码的方式不一样,李果林公司开发的食品溯源项目是通过搭建平台,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与云计算等信息流、物流反向溯源,来实现重要食材无缝监管。

“像食堂这种大型采购,比如他今天要100斤猪肉,这100斤中是要带皮的,还是不带皮的,前腿肉多少、后腿肉多少,都会有个性化的需求,但采购商不会再一个个去挑选指定,”李果林给我们详细解释了他们监管平台的不同之处,“事实上现实中我们食堂采购基本上都是有相对固定的进货商,也就是我们说的菜贩子。确定需求,菜贩子就会直接送货上门,而这些货物基本上都是‘称斤轮两’不会经过再包装的,这个时候二维码是没法有效应用的,菜贩子和食堂采购商也不愿意再特意分门别类去加个二维码的工序。”

怎样把菜贩子与食堂采购商之间的交易有效记录和监管起来,但又不额外增加双方劳动量呢?李果林想到了一个办法——数据上链的人工智能硬件:智能电子秤。“不管你是拉货出去还是收货验收,一定都要上称的,在这个过程里,电子秤会自动扫描称重,通过AI识别商品以及自动检测农药残留,并记录发货或验收时间,同时以上数据上链,难以篡改。”

李果林现场给我们点开了平台的某条溯源台账,只见采购信息里酒店方采购人姓名、联系方式、采购时间、采购商品名称、数量、供应商姓名和联系方式等等信息一一在列、一目了然。

除了溯源追踪,阳光易购的食品平台系统另一个特点就是监管系统。“我们把政府市场监管引入进来,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建立起政府监管、企业自律、技术支持、消费者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模式。”

李果林介绍,与政府部门合作,去年他们的平台已经在岳阳县、华容县试点推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去年12月份正式推行,截至今年5月份,已经有4665家饭店、学校注册,活跃用户1312家,追溯台账34784条,溯源食品超过373万斤。监管系统有10217家单位注册(含超市等),执法人员注册396人,共检查4222个单位,日常监管任务7131次。”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食品安全更加受到重视。近期,省里也下发了通知,拟建立全省的食品追溯与监管平台。”李果林说,他已经与市市场监管局谈好了合作,下半年,即将在全市推广阳光易购的食品监管溯源系统。但李果林的雄心并不止于此:“我们希望尽可能地把所有商户主体都纳入系统平台,争取从全市做到全省,甚至是全国。”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