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20-06-29 11:29:52
唐芦(中)与团队成员合影
如若抵达永州冷水滩,出了车站挥挥手,说声“去胖子卤粉”,摩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又或许,走在身边的永州人就晓得。
一句“太阳出来啦,快起床吃胖子卤粉”,掀起了当地人三餐之始,24小时营业的胖子卤粉,也是“凌晨都市嗨皮的最后一站”。
永州胖子卤粉仅38年历史,却已传承六代。从一台拖板车卖米粉到拥有6家直营门店,从名不见经传到年销售量200万份,这离不开第六代传承人唐芦的推动。
永州历来有吃米粉的习俗。自唐芦祖上几代开始,米粉就刻在了记忆里,而制卤是家族传承。唐芦的爷爷何开管曾在当地开米粉馆子,下汤粉,握着曾爷爷祖传下来的制卤技艺,又将“衣钵”传给了唐父何芝元(唐芦随母姓)。米粉和制卤技艺一直养在深闺。
1982年,不想在家种田的何芝元决心走出农村,在祁阳大明铺系统研习祖传卤水秘方。1988-1997年期间,他带着家传卤汁,只身去到山西、兰州、青岛、桂林等多个城市考察学习,顺道在兰州开了粉面店。唐芦小时候放暑假想老爸,得到兰州去找,“他的粉店也卖面,还卖些小吃”。1988年,何芝元返乡创业,在冷水滩老潇湘饭店门前拉台拖板车经营卤粉,2001年在觅湘路成立店面,因其在熟客堆里绰号“胖子”,便有了胖子卤粉这个招牌。
唐芦在2009年高中辍学后入行,年仅16岁,严格来说更早。大约小学六年级开始,放了学,他不是做作业和复习功课,而是在店里帮父亲收碗。中学时他已经能做面了,在店里当劳力打下手。彼时,有他的两个姐姐帮衬,外请两三个人,店里仍搞不赢手脚。
“我一开始是抗拒的。”请的人动不动辞职,唐芦的父母是从农村出来的,为了维持生计,只能把对学习不热心的唐芦当个劳力使:切配、厨师、洗碗工、服务员、配粉师、收银员、外卖员……2013年,20岁的唐芦正式接管胖子卤粉店,一天十五六个小时都跟米粉打交道,“就盼过生日放一天假让我出去玩”。
品牌建设、人员管理、产品升级、股权构建……一碗卤粉里头,竟别有洞天!唐芦开始乐在其中,到海底捞、望湘园等知名餐饮品牌及相关平台学习,当了管理者和传承人的他,开始聚焦,系统地汲取知识。在唐芦的带领下,胖子卤粉开始走上了品牌发展的道路:于2015年开设第一家分店,2020年在永州市已有6家分店。
湖南米粉大擂台上,胖子卤粉一炮而红
在“湖南米粉大擂台”上,唐芦将永州胖子卤粉带到省委九所宾馆,一炮而红。除销量翻倍、有市无货外,他创造了外卖单次100多单的佳话,在大擂台上脱颖而出,与津市刘聋子、张家界老黄三、长沙甘长顺等8家品牌同揽“人气米粉奖”。
胖子卤粉成为米粉黑马,主要靠的是什么?无疑是产品。而作为湘、桂交界地带,又都以卤粉著称,永州卤粉与桂林米粉究竟有什么渊源和异同?
胖子卤粉有桂林卤粉的影子,但融合了湖南米粉的口味。一勺卤汁,加红油高汤浇盖,卤肉、卤牛杂等码子,点一碗,里头涵盖了米粉、葱花、卤肉、大蒜、萝卜、花生、卤豆干等,不会用肉桂和香菜盖过卤汁本身的秘香。许多地区的米粉吸收卤汁须两三分钟,而胖子卤粉则立马吸收,口感柔嫩。
卤水,是胖子卤粉的灵魂。祖传卤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前提下,经何开管、何芝元及唐芦升级3次。精选几十种国内外中草药,加上土猪肉、老母鸡、鲜鱼等三天三夜熬成。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清热解毒……是一碗健康米粉。
如今的胖子卤粉,以米粉为主,兼卤制品、意面、简餐、甩饼、粤式点心、臭豆腐等100多款产品,开始了“用美食推进养生,以卤粉对标市场”的打法。
“桂林卤粉可以到处有,永州卤粉为何不行?”唐芦开始储备供应链,在他的战略构想中,未来的胖子卤粉,争取2年开300家,让永州卤粉走向全国。
从谋生到事业,从抗拒到热爱,从固守到开拓,是唐芦的使命,又是归宿。
文/陈潇 图/周佳珉
责编:陈潇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