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4-28 16:55:58
文/刘建平
仙峰岭,又叫西风岭,是湘潭大学体育馆斜对面的一座小山。山岭奇峻,树林葱茏,是湘大周边少有的灵秀名山。
仙峰岭历史悠久,故事很多。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知道这座山岭,可以从《湘潭县志》找到。翻开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湘潭县志》中的《湘潭城总全图》,上面标注的山岭有昭山,黄龙山,仙峰岭,乌台山,仙女山,金霞山。仙峰岭山势较高,旁边有普度庵,水府殿。
湘潭的鲁班殿是湘潭的名胜,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鲁班殿门楣上有一幅著名的湘潭古城泥塑,上面就塑有仙峰岭,乌台山,仙女峰等湘潭名山,山岭起伏,形势多变,各有千秋。仙峰岭与乌台岭,仙女山,黄龙山构成了泥塑的天际线。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教育家王闿运在《湘潭县志》里留下了对仙峰岭一带山水人文的描绘。王闿运《湘潭县志》卷四《山水》:“三十余里,石坳东南曰西风岭,东南有兆塘,罗汝怀以兆为俗,订正为调塘。塘尾有龙湫,岁旱鞭水,歌舞祈请,因之龙霖。潭东则云塘”第82页“唐兴寺南有小水入湘,谓之陶公港,出太平山南流,左得西风岭水,右得朱圫水,屈曲东流,合上西塘水,水出怀义亭,或谓之黄帝岭,南流得洗砚塘水而合港水入湘,西风、怀义二水之间,平田万顷,膏腴饶沃,谓之十万垅”。
怀义亭在今高岭往江麓的潭宁古道的道口上,先锋印象酒店路口。十万垅平田广阔,为湘潭著名的粮仓。
仙峰岭只有几十米的山岭,但在湘潭北面算最高点之一了。站在山岭上,城里风景一览无余。我曾在湘潭城里的高层建筑专门看过仙峰岭,而且观察过好几回。仙峰岭有时有轻飘的薄雾,如梦如幻;有时轮廓清晰,掩映山林;有时金色一片,夕阳西下,美丽无比。白色的门楣,朱红的山墙,特别显眼。有雨的时候,她则躲进了雾里,看不清楚。
仙峰岭上有圣帝庙、仙峰庙、观音庙。第一进为牌坊,彩绘装饰,门口有对联:“重建古迹耀千秋,镇妖压邪荫万代”。
一进供的是道教三清;二进为南岳圣帝;旁边为观音殿。
圣帝也就是南方之神,也有人说是中华始祖炎帝,在南方十八省市都有信仰。
我对仙峰岭的掌故感兴趣。这里曾是过去南军北军打仗的地方。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直系军阀,以吴佩孚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湖南当时为皖系军阀控制,其部队老百姓称为北军。
民国三年(1917年)7月,张勋复辟,捧溥仪再登皇位。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总理,以冯国璋为大总统,但段拒绝执行《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领导滇军、粤军及部分桂军、黔军、湘军、川军,抗击北洋军阀进攻,这些部队老百姓称为南军。
南军北军在湖南多次激战,湘潭为重灾区。民国九年(1920年)6月湘潭的战事,毛泽东在致萧子昇的信中说:“湘潭近城之处,驻有桂军,招摇道途,侧目而横睨,与诸无赖,集赌通衢大街,逻卒熟视不敢问。……七里铺、姜畲一带有所谓护国军两股,一苏鸣鹄所部约千二百人,一赵某所部,数略同,联手同群,猬集饭店,吃饭不偿值,无不怨之。”
1920年北军退入湘潭县城,城总、郊外云塘、宝塔岭一带驻满北军。6月11日南北军再次战斗,北军伤亡巨大,仅被俘者800余人。张敬尧部被迫退往长沙。谢国光率4000兵力分数路入驻湘潭县城。仙峰岭当时为南北军交战处,战斗激烈。最后南军胜利,北军失败。战争只会给老百姓带来灾难,当时湘潭有民谚流传:“军阀不死,祸害不止;军阀灭绝,消灾解厄 。”
仙峰岭这里曾修有抗日的战壕。现在还可见到昔日的踪迹。在仙峰岭的半山,山顶都有展现,隐映在密林中。今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我们不能忘记抗战的历史。
1938年长沙大火后,灾民逃亡湘潭。杜聿明的二百师驻扎湘潭,后驻伍家花园,他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保护了湘潭,免遭了火烧。
日军82旅团占领湘潭后,掠夺煤矿、石膏矿、锰矿 等资源,他们还占领过湘潭大学曾经的老校址杨嘉桥湘江煤矿,掠夺煤矿资源,并驻兵守卫,湘潭大学1958年的办公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4年6月,湘潭为了抗敌做了很多准备。当时湘潭的守军是32师,在高岭、仙峰岭、马家岭、南盘岭一线挖了很多战壕,修了很多碉堡。战壕为长条,有一米高,有射击的掩体。有散兵坑,间隔5米到8米。日军为133联队,指挥官叫黑獭平一,十分猖狂,无恶不作,老百姓十分痛恨。当时在姜畲还打了一仗。但这支日军最后在衡阳保卫战中灭亡。
当时,仙峰岭一线山林密布,进退自如。在湘潭城区壶山、砂子岭一带活跃着一支游击队,由中共地下党员指挥,经常袭击日军,然后藏进山林。日军惊呼:“县城的西南是片恐怖区域。”他们不敢单独行动。有一次,一伙日本兵来乡村打掳。一个农民在犁田,见到日本兵后,拔腿就跑。那个田已犁过了,到处是稀泥,日本兵赶紧追农民,但穿的靴子陷在田泥中走不动了。农民回头一看,拿起锄头,两下就把日本兵挖死了。后来把日本兵埋到烂泥田里。
游击队专门袭击落单的日本兵,他们手里常备有洗澡毛巾(俗称萝卜毛巾),见到落单的日本兵,勒住脖子把人背走了,只有几步,日本兵就勒死了。
仙峰岭不远的洪桥村章五世阿公,身强力壮,抗击日军。日军来村里骚扰,当时他尾随日本兵,被日本兵发现。日本兵对他开枪,他佯装死在禾田里。日本兵以为他死了,没有在意,他机智地把最后一个日本兵干掉。在仙峰岭周边有很多奋勇杀敌的故事。
湘潭的游击队当时很多,深受国共合作期间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影响,周恩来、叶剑英曾讲课,传播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游击健儿深入敌后,团结抗日,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1938年章蕴担任中共湘潭中心县委书记,发动群众抗击日军。1944年王震率359旅部分部队南下到湘潭,任命马杨德和张鹏飞两支游击队为支队长,打击日军。湘潭地下县委领导有游击队,县委书记刘鼎,县委成员张忠廉,利用各种关系加入游击队,袭击日军。壶山这支部队是地下共产党领导,有三十条步枪,十支手枪,他们神出鬼没,通过突袭战,麻雀战打击敌人,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仙峰岭山峦秀美,山下有怡波塘,这是湘大复校时找水的地方。现在附近开了不少农家乐,望月楼、宅里香、古坛酒庄等各有特色。人们在欣赏美好风光,感受现代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故事。
远望仙峰岭,山峦俊秀;近看怡波塘,波光涟涟,人文故事尽涌心头,写下了一首短诗作为结尾。
湘潭城外仙峰岭,
树木葱茏已成林。
飞鸟聚集成画作,
古道畅连怀义亭。
责编:彭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