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7岁的周光彝驾机向日本敌机冲去

  宁视界微信公号   2020-04-18 10:55:10

前几年上映的电影中,一部《无问西东》令人印象深刻。片中王力宏饰演的飞行战士沈光耀不惜牺牲自己,英勇抗日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屏幕前的观众。在咱们宁乡双江口镇朱良桥村,一位烈士的一生和沈光耀有着惊人的相似。他叫周光彝,是我国最早的战斗机飞行员之一。尽管周光彝的生命只有短短27年,但他却在历史的天空中,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夺目光芒。

笔挺的西装,精致的发型,一张黑白照片上,男子温润、俊朗的面庞让人如沐春风,他就是周光彝。直至今日,周光彝已经整整离开81年了。

周家是宁乡有名的耕读世家。沩水自西向东流经双江口时,在其左岸有一支山间涧水由泉湖黄花港汇入沩江,涧水西边是周姓家族的世居之地,因此当地周姓称为“涧西周氏”。数百年来涧西周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1910年,周光彝在双江口镇朱良桥村出生。根据族谱记载,周光彝是“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的堂兄。受耕读传家的思想影响,加上周光彝的父亲周叔霖思想开明,眼界开阔,周光彝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先后入玉潭高小和长沙楚怡工业学校就读。


周光彝的继子周忠尚向我们介绍,周光彝的童年也是跟着父辈们一起做农活,直到他的亲叔周凤九回来以后,就把周光彝送到了楚怡工业学校读书、学技术。

周凤九是我国杰出的公路工程专家,他的爱国情怀深深影响着周光彝。在长沙楚怡工业学校就读机械科时,周光彝勤奋好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1927年,17岁的周光彝从学校毕业后,被汉口礼和洋行聘请,专门从事电池设计制造工作。当时恰逢湖南航空学校成立,拥有满腔报国热情的周光彝得知消息后,立马报考。不久,他以扎实过硬的本领和机智灵敏的言谈举止通过了考试,编入第2期飞行训练班学习。

由于学习刻苦,3个月后,周光彝就能单独驾驶飞机升空。半年后,他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初级飞行教官,并被保送到南昌航空学校受训。1932年,周光彝被授少尉军衔。1934年11月,他调入中央航空学校洛阳分校,任中尉飞行教官。1936年春,时年26岁的周光彝任孝感机场场长。随后周光彝被调到武汉空军总站任飞行管理股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家陷入了危险境地。

据宁乡文史专家谢仲舒介绍,1937年的中国,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日军相继占领了北京、天津、上海等片区,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见此情形,周光彝十分愤慨,他立即呈上血书,申请去到战争一线歼敌。


经批准,周光彝当上了飞行员。战争迫在眉睫,周光彝早已做好了随时为国牺牲的准备。调任至前线后,周光彝多次驾机驱逐敌机,并飞赴淞沪上空轰炸日军前沿阵地及日海军舰艇。由于技术精熟,任务均圆满完成。“1937年,周光彝因为手负伤了回来过一次。那时候战事非常紧急,日本大肆侵略中国,耽误一天就有可能耽误战机,所以伤愈后他就立马回去了。”周忠尚说。


有战争就有牺牲,儿子上阵杀敌,母亲寝食难安。但是知晓民族大义的周母从未阻止过周光彝,她鼓励儿子驱逐日寇,保卫家园。1937年底,养好伤归队的周光彝跟随部队一起,负责守卫南昌上空的警戒线,并负责一批苏制飞机座舱的改造,他日以继夜扑在战场一线,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全部。据周光彝的堂侄女周上礼回忆,在南昌空战之前,周光彝所在的部队曾允许飞行员驾机回家与家人告别。这也是周光彝最后一次回到家乡。

“在上前线之前,周光彝回来了,他驾驶者飞机在老家上空盘旋了很久,到处找他家的房子。他的父亲看后就招手要周光彝赶快回去,怕飞机油不够。最后,周光彝丢了一条手巾到田里就走了。”周上礼描述起周光彝最后一次回家的情形。

透过飞机的窗户,周光彝深深凝望自己的家。这一次回家,周光彝心绪难平。返回部队后,他将随身携带的父母瓷像及一封家书寄回了老家。字里行间写满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家人的深深眷恋。

“此次批准上前线杀敌,乃军人特有之天职,担负着民族存亡之重任。我当英勇拼杀,但敌强我弱,一起飞,即有殉难之可能。一旦阵亡,望弟妹善慰双亲,节哀顺变,应为有英勇杀敌的儿子、兄长而感到自豪”。

当时敌我实力悬殊,周光彝却没有丝毫犹豫,积极投身于战场。1937年12月9日,南昌的空中战火再次燃起。日军9架轰炸机忽然轰鸣而来,周光彝立即和两名战友一起,驾机驱敌。

“他和两名战友一起奋勇冲向敌机军,9架轰炸机包围了他们,周光彝冲上前去打落了一架,另外一名战友就飞出重围,剩余的8架飞机就围着他一个人打,情急之下,周光彝果断开足马力,对准一架敌机猛冲了过去,最后与敌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周忠尚介绍道。

飞机碰撞时燃烧的熊熊烈焰,照亮了南昌上空。27岁的周光彝也陨落在这场战争之中。随后,国民党空军部队在南昌东郊外的山峦中,找到了飞机残骸和周光彝烈士遗骨。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周光彝为革命烈士,并对这位为民族抗战而壮烈捐躯的英雄予以了嘉奖。


宁乡文史专家谢仲舒这样评价周光彝:“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抗日勇士之一,正因为有成千上万像周光彝一样的抗日志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从1937到2018,整整81年的时间。正因为有了周光彝等抗日英烈的付出,才让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了富强。正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所表达的那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行你所行,无问西东。生于国难当头的艰难时世,周光彝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做了他认为最正确的事情,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而涧西周氏,也将这一思想一代代传承着,发扬着。

继周光彝之后,他的堂弟周光远也毅然加入了飞行员的行列。周光远比周光彝小十四岁,他曾去到滇缅支援远征军,在抗战期间,周光远执行了数百次任务,在当年获得了三项飞行奖章。

在双江口镇杨柳村小字冲,周光彝烈士的墓就坐落在这里。正值周光彝烈士殉国81周年来临之际,涧西周氏族人自发聚在一起,悼念这位英勇抗日的飞行战士。


27年太短,周光彝还有太多的人生理想等着他去实现,他的牺牲令人惋惜;27年不短,周光彝点燃自己的生命,为拯救民族危亡筑起了最牢的基石,他的牺牲令人敬佩。正如纪律片《冲天》的开场白说的那样: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中成长,他们对飞行的热爱,对天空的憧憬,还有那些国仇家恨,纵横捭阖,儿女情长,都必需化成命运的音符,飘扬在云间……

责编:廖慧文

来源:宁视界微信公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