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0-01-23 11:09:36
瓜子,历来是春节期间少不了的零食。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时,伸手就能抓到一把。然而别只顾着吃,你有没有想过瓜子背后隐藏的一些小知识呢?

为什么瓜子磕了停不下来?
虽然瓜子并没有特别美味,但嗑瓜子却似乎有种魔力,让人停不下来。哪怕口干唇燥舌尖起泡,还是不由自主地吃了一把又一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嗑瓜子这个活动其实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嗑一粒瓜子的小活动。瓜子壳给享用美味制造了一点小障碍,但克服起来又很简单,而且还很容易掌握技巧。在单独的、嗑一粒瓜子的小活动中,参与者的行为(嗑瓜子)和结果(吃到瓜子)之间的时间跨度短,也就是说努力得到的反馈及时,使得参与者更容易建立起行为—努力—反馈之间的因果联系,心理很容易得到满足,激励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中国人何时开始嗑瓜子?
瓜子,无外乎葵花子、南瓜子和西瓜子。
我国嗑瓜子的习俗在明代已经流行。从历史渊源来看,西瓜子是真正意义的“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西瓜子可食的是元代《王祯农书》:“(西瓜)其子爆干取仁,用荐茶易得。”在明清两代,没有其他瓜子能撼动西瓜子的地位。而且嗑瓜子的习俗传入了宫廷,明代《酌中志》中记载了明神宗朱翊钧“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
葵花子和南瓜子虽然也是瓜子中的成员,但是广为流行却是近代的事。向日葵和南瓜都是美洲作物,大概从16世纪上半叶,也就是晚明的嘉靖年间传入中国。南瓜子从晚清开始流行,葵花子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也就是说,西瓜子单独支撑了长期以来民间嗑瓜子的习俗,即使在葵花子和南瓜子成为常用零食之后,地位依旧没有改变。

嗑瓜子等于喝油?
过年时,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聊天嗑瓜子其乐融融。不过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种吓人的说法:瓜子含油量很高,吃瓜子等于喝油,这是真的吗?
以炒瓜子为例,每100克葵花子可食用部分为50克,脂肪含量大约25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人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尽管从瓜子中摄入的脂肪与从葵花子油中摄入的脂肪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吃瓜子就等于喝油”未免有些夸张。
虽然瓜子仁中的脂肪含量占了大约一半,但是其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饱和脂肪仅占14%,且没有胆固醇。适量的油酸和亚油酸都有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作用,对身体有益。此外,瓜子还含有20%-30%的蛋白质,以及大量的维生素E、叶酸、镁、钾、钙、硒和膳食纤维等重要营养成分。但瓜子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可能会因摄入过多热量和油脂而造成高血脂,引发肥胖风险。
据科技日报

责编:吴婕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