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留声2019·致敬,公民诚信担当丨一字千金,用行动诠释诚信可贵

记者 叶竹   三湘都市报   2019-12-29 07:28:0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所谓一字千金,讲的就是诚信守诺。

莎士比亚说,诚信是最使人安心的东西。诚信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一种道义,一种准则。因为诚信,所以幸福。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更是一份温暖的感动。诚信,在怀化花甲老人替子还债百万中体现本色;在三轮车主主动向路虎车主赔偿中绽放光芒;从“无人菜摊”上蔓出温暖;从湖南大学女毕业生诚信还款中传递幸运……2019年这样的故事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他们因为真诚无伪获得了坦然宁静,也给人带来了快乐与幸福。

■记者 叶竹

故事1

刮伤路虎,父女主动上门赔偿

原声

“诚信举动感染了我,也激励我争做长沙好人、湖南好人!”

不小心撞了豪车,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慌张?害怕承担责任?骑三轮车卖废品的湘乡人陈小林选择了主动揽责。遇到爱车被刮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生气?索赔?受损路虎车车主吴四华选择了原谅,自己掏钱修理了被三轮车刮蹭到的路虎车。

11月14日下午,吴四华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开口就问他是不是一台红色路虎车的车主,吴四华以为自己肇事逃逸,听完电话才知道是自己的车被人刮了。肇事司机、三轮车车主陈小林和女儿陈璐辗转多次才找到了吴四华的联系方式,主动打电话过来要赔偿他的损失。

“真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诚信地主动承担责任,说实话特别感动。” 12月26日下午,再次聊起这件事,吴四华告诉记者,当时确实是被父女俩的举动所感染,当场就决定自己掏钱修车,并在第二天拒绝了赔偿款。

吴四华说,他已经和这对讲诚信的父女成为了朋友,“12月3日,陈璐还提了水果,带着一面锦旗来我办公处,挺意外的。”锦旗上写着 “望城好人,善德永存”,这也是陈璐和父亲对吴四华的评价。

在吴四华眼中,通过本报视频文字报道,多达十万余次的点击观看量,让诚信芬芳了人间,也激励他从公益方面着手,争做湖南好人的决心。

故事2

“无人菜摊”,让顾客慕名而来

原声

“信任是一种力量,诚信让我收获温暖。”

“通过你们的报道,好多顾客都特意舍近求远找过来,专门找我买菜,比之前每天都要多十几二十位顾客。”12月26日下午4时,长沙市赤岭路邻里中心农贸市场二楼3号蔬菜摊位的摊主龙清忙着处理货品,笑着向记者谈起自己的近况。

今年6月,龙清以每月1000多元的租金在此租下菜摊。与市场内很多摊位不同,3号摊位的菜是她从长沙县春华镇老家拖过来的,有她家自种的菜,也有她从邻里乡亲家收购的。

龙清的摊位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把把捆好的青菜,白色泡沫箱上写着“自选自购,2.5元一样,零钱在盒子里”,旁边还放着微信收款二维码。她告诉记者,上午卖3元一把的菜,下午自选自购时就只卖2.5元,“这样既能让菜快点卖掉,也能保证每天的菜都是新鲜的。”

“有位顾客拿了菜后,除了留下小纸条,还要旁边摊主转告我,因怕别人拿走菜钱,一定要下次当面给我。我觉着这没有必要,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信任是一种力量。不过看到顾客这么为我考虑,生怕我吃亏,我觉得诚信能让人收获温暖。”龙清说,为了回馈顾客对她产品的信任,她和丈夫商量后,准备慢慢囤一些自家的土鸡蛋。“积攒几百个,过段时间拿出来分送给来买菜的顾客,也是感谢他们。”

龙清还与丈夫在老家种了十几亩水稻,养了100多只鸡鸭、六七只黑山羊等。“不是圈养,全部都是散养。”她认为,诚信是一种责任,既然和顾客说了是无饲料喂养,那就是没有掺假的。

故事3

诚信还款,湖大女毕业生走红

原声

“不计利息的善心和信任让人觉得幸福。”

2015年,湖南大学2006级新闻专业学生张海林家中连续遭遇意外和变故,已经捉襟见肘的家人根本无力承担高额赔偿款。27岁的海林参加工作还没几年,而且4天前刚刚换了新工作,自己没有太多积蓄。

彷徨无助之余,海林在个人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 “我需要30万,我寻找300位朋友,每个人借我1000元,多了拒收,少了也拒收,只接受微信转账,我会清楚地备注和记录,我欠300个人,每人1000元。按照我目前的薪水,我每个月可以还5个人,我需要还5年,这当中不排除我工资不断上升以后,我会加快还款的速度……”

文章发出后,很短的时间,海林就找到了自己的300个“债主”,也因此渡过了难关。

2015年7月7日,海林借款后的第一个月,她开始了第一次还款,还了五个人。2018年7月20日,海林提前两年,完成了还款计划。

没联系上的还款人和不肯接收还款的这些人,海林都一一做了标注,她把这些钱捐给了一对凉山孤儿姐妹、一个内蒙单亲癫痫儿童……

海林说,她现在还是常常会想起那2015年300个人不计利息的善心,和300个人的信任。每每想起,她都觉得既幸福又幸运。

故事4

养猪7年

花甲老人替子还债百万

原声

“诚信是做人应有的品质,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别人吃亏。”

湖南怀化市辰溪县锦滨镇紫金山村,说起年近七旬的金继虎,无人不知。这不仅因为他曾当了18年的村主任,更因为他一直以诚信待人,赢得了村民的尊重。

12月26日晚8时,记者再次拨通了金继虎的电话,对于自己诚信守诺一事,他直言,“借钱要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自己再苦再累,答应的事也必须做到,不能让别人吃亏。”电话那头,年过花甲的老人中气十足。

2010年,金继虎的儿子金涛与人合资创办的“农资农乐超市”亏损倒闭,金涛欠债达300万元。为了结清工人工资,金涛在当地信用社贷款30万元,又向亲友借了70万元。金涛面对巨额债务,只能靠打工还债。同时,金继虎夫妻俩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办起了养猪场,每年“定额”完成还款任务。

“本以为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了,哪知道这么多年来,金继虎都雷打不动分期按时还钱。”辰溪县孝坪镇村民李会同曾借给金涛5万元。2014年猪肉市场价格不景气,金继虎仍然信守诺言,还来最后一笔欠款。

金继虎的言行也激励着儿子金涛,他辗转安徽、广东、云南、四川等地,从事农产品销售,每笔收入首先用来还债。到2017年底,金涛还债200万元,金继虎替子还债100万元。

“还的每一笔钱都很重要。我们不能骗别人,他们也是辛辛苦苦挣回来的血汗钱。”电话中,金继虎一再强调,在长达7年的还债路,是值得的。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一直信奉着,“诚信是做人应有的品质,我们不能撒谎。”

致敬词: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一个人的诚信担当可能是偶然性事件,但群体的坚守却折射着人心向背。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光阴会像流水一样冲走很多人生中的腐质,但它带不走的往往都是深埋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基石。正是这种基石,维系着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

人人有责,人人有利。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