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湘商在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专家建言献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12-31 07:10:40

导读

实力更强、动力更足、活力迸发——2019年的湖南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大道上奋力奔跑的湖南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动力。

湘商群体富有深厚湖湘文化底蕴,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如何使其在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建言献策。

传承创新湖湘文化 培育湘商发展新动能

彭文忠 郑佳明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又居于重要地位的地域文化,是湖南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积淀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心忧天下”的情怀、“敢为人先”的胆识、“经世致用”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

近代以来,在湖湘文化的感染、激励下,形成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湖南现象”,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湖湘文化对湘商发展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深入研究湖湘文化对湘商发展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传承和创新湖湘文化,以文育商、以文强商、以文兴商,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培育新动能,助力湘商新发展。

以文育商,弘扬湖湘精神,滋养湘商成长内驱力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湖湘文化所孕育出的湖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湖南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湖湘文化作为湘商成长的文化底色和文化特色,带来了湘商的共同话语和共同思维方式,亦造就了湘商独特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价值选择: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的传统,培养了湘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实业救国的理想主义情怀;“敢为人先”的传统激发了湘商锐意创新的不懈追求;“经世致用”的传统孕育了湘商务实、实干的工匠精神;“兼容并蓄”的传统为塑造湘商的开放精神提供了强大动力源。历史证明,这些湖湘文化的优良品质也正是古往今来诸多湘商创业兴业、成就大业的精神动力、制胜之方和成功之道。

新时代湖南要实现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新动能”。而湖湘优秀文化具有引导、聚力和激励等作用,故成为新动能的重要来源。我们应深入发掘、整理和研究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深入阐释湖湘优秀文化的现实价值与时代意义,增强湘商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湖湘文化中优秀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其成为培育湘商成长的精神食粮,成为湖南经济社会稳定、繁荣和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以文强商,创新湖湘文化,提升湘商综合竞争力

营商环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软实力的标准,也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做好文化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点睛之笔”。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不仅需要下放政府权力、简化审批流程、增加优惠政策、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基础设施,更需要优秀文化和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做“压舱石”。因此,构筑湘商新生态、优化湖南营商环境、提升湘商综合竞争力,建设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湖湘文化是前提和基础。

总的来说,重躬行实践、重名轻利、崇官尚权的湖湘文化是基于中国农耕文明而发轫、发展和鼎盛的,在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过程中,湖南与沿海省份相比,发展现代工商业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化基因不足,缺乏深厚的工商传统和商品经济意识。今日中国正大步迈入现代工商文明时代,湖湘文化需要补充新的文明因子、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实现湖湘文化的革故鼎新?

一是要紧密联系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依据,把传承创新湖湘精神融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之中,使湖湘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相适应、与主流价值观相协调。如大力倡导“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风气,用“亲”“清”政商文化替代传统“官商一体”文化,营造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发展氛围,以保证营商文化的先进性、与时俱进性。

二是要将现代工商文明中的经济理性、协作意识、契约原则和法制精神吸纳到湘商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发展中,助力湖湘文化从伦理政治型的内陆农耕文明向现代工商文明转型,以形成新的湖湘文化、打造新的湖湘精神——这将是新时代实现湘商崛起和湖南发展的新资源新动能。

以文兴商,凸显湖湘特色,扩大湘商文化影响力

湘商形象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是提高湘商美誉度、知名度以及实现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将“湘商”打造成一张有特色、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家名片,可以以文兴商、以文强企,提升湘商的品牌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紧扣湖湘精神,准确定位湘商形象。以湖湘精神为精神内核,有助于湘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提高其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具有双重导向作用。

用好湖湘元素,精心设计湘商形象。要把湘商形象具体化、视觉化,以湖湘文化元素系统、科学地设计广告口号、标志和名称等;文化产品形态设计要与彰显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并采用多种传播载体和形式推广、宣传湘商形象理念。

依托湖湘资源,实现“湘商形象”的“多元表达”。要主动做好形象传播和文化交流工作,充分利用图书、影视、动漫、会展、主题活动、重大体育赛事和大型地方歌舞剧等多种传播渠道,尤其是借助“媒体湘军”力量,讲好湘商故事,构筑湘商良好形象,推出湘商文化名片,展示湘商文化魅力,扩大湘商文化影响力。

(作者分别系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究员,湖南省湘商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

发挥全球湖南商会平台优势 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

李卫京

商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府与商人、商人与商人、商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全球湖南商会地缘特色鲜明、人才队伍壮大、信息资源丰富,随着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全球湖南商会在商贸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优势,引进和利用国内外知识、技术、资金等资源,一方面可以广泛凝聚湘商力量,弘扬湘商精神,提升湘商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湘商湘企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湘商智慧,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湘商已成全国商界劲旅,催生全球湖南商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广大湘商凭借“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的湘商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商海中奋力拼搏、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富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企业家,也催生了一大批活跃在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湖南商会。

目前,国内外市级以上湖南异地商会已超过400家,其中境外湖南商会30家,覆盖180多个重点城市;全国湖南商会拥有会员企业超过10万家,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元。

全球湖南商会在创新商会活动、维护会员权益、深化合作交流、推动统战工作有效覆盖等方面积极作为,显著提升了湘商和商会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力。湘商已成为全国商界劲旅,成为湖南一张享誉全球的商业文化名片。

湖南开放步伐加快加大,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近年来,伴随湖南开放步伐加快加大,湘商及商会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200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异地商会建设的意见》,“湖南协作异地商会指导服务中心”应运而生;自2007年省政府在长沙主办首届湘商大会,到今年召开的“2019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九届(全球)湘商大会”,湘商大会已走过12年;2010年,省委、省政府下发支持湘商发展的6号文件,助推湘商进一步发展壮大。

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了更加规范、透明、优良、便捷的营商环境。在今年10月召开的“2019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九届(全球)湘商大会”上,有包括35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在内的共计1000余家知名企业以及255家全球湖南商会的代表出席,成功搭建起一批重大合作平合,签署了一批重大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660.72亿元,引进资金1633.18亿元。这些项目为我省深入实施 “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广泛凝聚全球湘商力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崛起的湘商,正在开启属于湖南人的新“重商时代”。

充分发挥全球湖南商会作用,促进共同发展

我省对接各地湖南商会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总体还存在“散、浅、乱”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引领和服务。具体表现为:一是为湖南商会发展提供的信息、投资、法律、政策等方面服务不足,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有一定差距;二是引导湖南商会增进对湖南发展的认同感、归属感不足;三是宣传弘扬湖湘文化、湖湘传统不足,湖南商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吸引力有待提升。

鉴于此,我省有关部门和广大湘商要共同建设好、充分利用好全球湖南商会这一优质平台,发挥全球湘商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强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为全球湖南商会大发展创造条件,着力抓好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落实,鼓励行业商会积极主动工作,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二是大力宣传湖湘文化、弘扬湖湘精神、发扬湖湘传统,培育和激发全球湖南商会对湖南发展的认同感、对家乡的归属感;三是各级政府应引导全球湖南商会多宣传湖南、推介家乡、落实省委省政府“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营商举措,为政府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共同建设新湖南;四是要加强对全球湖南商会发展的研究工作,提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发展行业组织的方法与建议;五是各级政府和全球湖南商会应共同发力,提升企业对商会的重视、参与度,彰显商会的生命力;六是要把实力雄厚、责任感强、社会口碑好的行业龙头湘商企业和勇于创新、发展潜力大的年轻湘商企业推介到全球各湖南商会,不断发展壮大商会队伍。

(作者系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湖南省湘商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传播“湘商”品牌 激发湘商活力

康化夷  陈杏娟

品牌是社会组织的无形资产、企业增值溢价的基本路径,品牌战略是提升社会认知与挚爱的首要战略。

当前,湖南的龙头企业、著名企业家很多,享誉海内外的商品也不少,但人们对于“湘商”这一群体还缺乏认知,更遑论“湘商”品牌形象。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行业和企业共同发力,塑造、传播一批湘商品牌,有利于形成区域集群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湖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打造湘商品牌IP。

品牌IP指的是将品牌看做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资产,通过IP运营手段实现品牌价值的衍生和扩大。品牌IP最大的价值是流量吸附和价值赋能,打造湘商品牌IP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确定湘商品牌IP的精神内涵与核心理念。“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南商人”的气节,“经世致用”是“湖南商事”的理念,“追求卓越”是“湖南商品”的品质,“大国重商”是“湖南商业”的格局——应通过“商人”“商事”“商品”“商业”四个维度的梳理,归纳整理出湘商品牌的精神内涵和核心理念。

设计湘商品牌IP在视觉、听觉及一切可识别层面上的统一符号系统。湘商品牌IP识别符号系统的设计要借用湖湘元素中的超级符号,并注重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审美;激发美好联想,赋予品牌人格化特征;从不同感官维度进行识别符号创作,使湘商品牌IP符号具有自我裂变、自我传播能力。

讲好湘商品牌IP故事。一是讲好历史故事。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民国实业救国到新中国的“三线战略”,从陶澍的商业改革、魏源的工商思想到曾国藩的军事工业、左宗棠的造船工业、刘坤一的纺织工业,从湘西湘中大山深处的军工到走遍世界的“邵商”,湘商品牌的历史故事如同一座富矿;二是讲好当代故事。湖南广电制作并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我的青春在丝路》就是以影像方式秀出了新生代湘商的独特风采。张小龙、王欣、宿华等湘籍互联网领军人物的品牌故事也极富感染力;三是故事的呈现既要有浓郁的湖湘特色,又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适合国际传播环境。比如将湖南方言、湘绣、花鼓戏等元素巧妙融入故事讲述,打造湘商的国际名片。

——构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湘商品牌传播体系。

湘商品牌传播体系的构建应以数字化为关键,把控核心内容、精准定位传播场景,实现全方位、融媒体传播。

首先,借助“媒体湘军”尤其是电视和网络媒体力量,对外传播湘商品牌形象。注重运用“两微一端”、手机、微视等新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充分调动湖南传媒业精英力量,将湘商品牌精神、历史故事和发展历程融入到栏目策划中。

其次,实施“六个一”工程,擦亮湘商品牌传播龙头。以湖南互联网精英为主角,拍一部好电影;以晚清湘军首领实业救国为背景,制作一部好电视剧;以深邃历史和创新引领为主题,推出一部好形象片;以史诗气魄和宏伟框架,培育一本好小说;以动人旋律和精妙词作,谱写一首好歌曲;以撼人心魄的再现和力透纸背的手法,创作一幅好画作。

同时,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进而形成有价值专属和知识产权的品牌项目。互联网岳麓峰会自2014年启航以来,已快速成为中国互联网盛会;在“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上,“马栏山指数”成为《全国视频文创产业发展指标评估体系》专有名称——这些品牌活动为湘商品牌形象加入了文化艺术气息与创新创意气质。由湖南工商大学主办的“湘商会讲”社会反响热烈,可进一步提升规格,办成一个省级品牌活动。

此外,号召湘商骨干企业开展大型公益项目、组织专家学者整理湘商成就、举办系列湘商推介会、创办“青企说”论坛等,也是值得重视的传播方式。

——激发品牌活力,衍生“湘商”价值。

激发湘商品牌活力、衍生“湘商”价值,需要充分发挥湘商产业集群效应。我省应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做好制造业、内容产业、大健康产业与休闲服务等产业的集合文章,大幅提升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

实施湘商品牌尾部培育工程。以重点湘商品牌为龙头,多方共谋、多管齐下,鼓励创建更多湖商品牌,以“鲇鱼效应”激发湘商企业创新动力。品牌尾部培育工程应紧跟5G时代趋势变化,使其具备成为品牌首部的潜力。

拓展文旅品牌,促进湘商品牌价值最大化。一要聚焦湘商主题游,包括参观游览企业、产业园和企业自建展览馆;二要深入挖掘湘商文化内涵,开发推广一批文创产品;三要强化互动参与,比如通过体验湘商创业历程完成一次深度旅游;四要完善旅游用语,在旅游话术中完成对于湘商历史、文化的传播。

(作者分别系湖南工商大学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工商大学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积极规避风险 发奋再创辉煌

曾耀农

当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早在隋唐时期,安化黑茶踏上陆上丝绸之路,穿越西域长途,远销欧洲腹地,成为“世界之饮”;长沙铜官窑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一路远航,到达亚非欧29个国家,摆上百姓餐桌……在“一带一路”沿线,湘商已穿越了上千年。如今,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奋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湘商在国内乃至国际商业舞台异军突起:“湘商精神”“邵东模式”“湘中经验”“大汉现象”誉满全球;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重工响应政府号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布局,在俄罗斯、德国、土耳其、法国、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设有制造工厂、销售网络或研发基地;中联重科在本世纪初就并购英国保路捷,利用其人才优势与营销渠道开发新产品,打开欧洲市场;“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新媒体湘军”“互联网湘军”等文化创意产业湘商品牌成为亮丽名片。

当前,湖南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矿产资源、现代农业、路桥房产、能源开发、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海外湘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影响力与竞争力。与此同时,湘商众多中小企业在越南、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抱团投资兴业,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加速推进工业化、高铁建设与港口改造、通信设施互联互通、开展现代农业合作等方面需求很迫切,湘商优势产业与之非常契合——这些都为湘商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湘商拥抱“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使湖南的文化、技术、产品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显现,并积极规避相关风险:一是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政权更迭频繁,有的甚至有军事政变隐患;二是法治风险。由于法律体系差别,发生跨境税收争端等法治风险会同步增加;三是劳务风险。如何解决人才跨境就业的权益保障问题,是湘商在推进“一带一路”贸易交流中面临的新课题;四是经济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建设前景远大,但金融保障和投资环境等与国内差异较大,对外承建工程项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鉴于此,广大湘商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积极改革创新、发奋乘势而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面分析信息,积极规避政治风险。湘商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受惠于其良好发展势头、较大政策优惠,但不同国家国情差别较大、受域外大国影响较多。湘商高管应避免“只埋头干活,不抬头看路”的商业思维模式,发扬湖湘文化“心忧天下”精神,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形势,同时多接触所在国各种媒介,善于与各领域各阶层打交道,以便心中有数、应对有序。

熟悉各国法律,积极规避法治风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掀起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湘商必须更好掌握外国经济法律。出版部门应加快整理、翻译、出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对外贸易法律。湘商高管在掌握这些法律的同时,还可聘请对外贸易法律专家,以便产生经济纠纷时及时挽回经济损失、维护财产安全。

引进各类人才,积极规避劳务风险。“一带一路”建设扩展了沿线国家劳务合作空间,使人才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也为国际人才交流带来了新挑战。高校应着力培养适合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作的高端人才、经营人才;湘商企业应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风险评估与管控人才,同时加强现有人才继续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深化他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风貌与经济状况的了解,提振他们“走出去”的信心与能力。

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规避经济风险。湖南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快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强大引擎的湘商群体,应进一步把握发展机遇,摒弃单打独斗、深化合作共赢。湘商对外投资应着眼长远考虑、多学习多探索,深刻认识到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是海外投资的落脚起点、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内容、谈判协商是对外经贸的必由之路,积极规避汇率风险、经济困局,从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再创辉煌。

(作者系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湖南省湘商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编:李 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