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访英雄,这边风景别样“红”!记《金鹰报》读者江西五日游

  金鹰报   2019-11-05 17:51:27

金鹰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李祯媛

在中国革命前沿阵地,触摸历久弥新的红色印迹,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热情;

跟随生动详实的讲解、群情激昂的表演,穿越历史的长廊,重温南昌起义、“二七”会议、井冈山会师等一段段红色历史故事……

10月27日至31日,金鹰读者服务中心·江苏乐马国际旅行社联合推出了江西红色五日游。

《金鹰报》的近百位读者走进南昌、吉安、井冈山等地,重温那些难忘的红色记忆。

南昌

“军旗升起的地方”

读者们在起义领导人的群雕前合影。

10月27日,参加此次红色之旅的读者们准时集合,从长沙乘坐大巴前往江西南昌。南昌被誉为“英雄城”,1927年的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在这里爆发,不畏艰险的中国共产党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一枪,一支英勇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了新的征程。“八一”也从此成为了南昌的标签,穿行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八一”的符号:八一广场、八一大道、八一宾馆.......最为著名的还是八一起义纪念馆。

读者们到达南昌的第一站便直奔八一起义纪念馆,走进馆内迎面看到的是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中间显眼的位置是起义领导人的群雕,他们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领袖们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一代英豪,名垂千古。两边是起义军的代表:蔡申熙、李井泉、赵尔陆……这些雕塑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愈发光彩夺目,高大巍峨。

83岁的刘利民在南昌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前拍照留念。

此次旅途的最年长者是来自芙蓉馆的刘利民爷爷,83岁的他精神矍铄,身体健朗,这是他今年第四次出行。“年初我去了常德桃花源,5月份第一次参与金鹰读者服务中心活动,一起去了厦门,6月底刚去井冈山,这次又来江西重温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我们年纪大了,很多旅行社已经不接受老人出去玩了,但我认为自己还是青壮年,身体吃得消,哈哈!难得金鹰报愿意带着我们一群老人出来走走,只要有活动,我会一直参加。”刘利民说。

吉安

“红色古村”看露天电影

经过3个小时车程后,读者们抵达座落在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的渼陂古村。渼陂古村现有民居503栋,明清建筑368栋,古祠堂近20座,古书院4座。梁氏宗祠永慕堂雄伟壮观,工艺精深,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渼陂古村不仅以厚重的历史、古典的明清建筑群、璀璨的明清雕刻艺术闻名于世,同时也是近代的红色革命圣地,因而被称为“红色古村”。

读者们参观渼陂村最宏伟的梁氏宗祠。

毛泽东旧居“惟吾德馨”内部。

渼陂村曾是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四军的军部驻地,1928年,朱毛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掌控的第一个有番号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现村中保存有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当年的旧居和“二七”会议会址。据说,毛泽东主席当年相中此处安居是因为喜欢其内书斋照壁上的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后来毛主席把这副对联带到了中南海。

读者们观看露天电影《决裂》。

晚饭后,工作人员安排了一个特别的活动,让读者们一起观看露天电影《决裂》,带他们找回小时候看电影的记忆。“我们那个时代,能看一场露天电影比什么都高兴,当时大多数放的是革命战争影片,像《地雷战》《地道战》《烈火中永生》《洪湖赤卫队》等等,几十年过去了我对情节还记忆犹新。《决裂》我小时候就看过,那个男主角还演过《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演技不错的!今天和大家一起看,让我回忆起了以前。”王娭毑开心地说。

读者拿着DV记录下旅途中的每一刻。

兴国

将军园里故事多

10月29日,读者们从吉安乘车来到兴国,参观将军园。将军园由将军广场、将军纪念馆、大型群雕、将军湖、将军岛等组成,再现了将军们的英雄事迹和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

读者们认真地听着解说。

将军纪念馆的屋顶从高处俯瞰像红军的八角帽。读者们怀着崇敬之心,轻轻地步入将军馆展厅,映入眼帘的是56位开国将军的雕像。他们是中流砥柱,是华夏栋梁,昂首屹立在展厅。将军馆展现了兴国籍56位开国将军的生平,共展出上将2位、中将6位、少将48位。馆内陈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和文物,还陈列了许多革命时期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再现了兴国籍将军们的英勇事迹,读者们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岁月和硝烟弥漫的战场。

56位开国将军的雕像。

“聆听将军的故事,了解英雄的事迹,感悟革命先辈们大无畏的精神。特别是听到解说员说有位烈士为了救孩子牺牲自己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很受震撼。”来自雨花馆的张国庆爷爷动情地说。

年近八旬的李德明仔细观看展品。

井冈山

追忆红军峥嵘岁月

读者们身穿红军服,乘车经过蜿蜒的盘山公路,到达了旅行的最后一个地点——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的井冈山。

雨花馆的读者们开心地竖起大拇指合影。

井冈山现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100多处,每年有上百万人来此瞻仰先烈、缅怀历史、接受教育,井冈山已成为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逐步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首选地。

井冈山标志性建筑——红旗雕塑。

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井冈山在泰井高速公路井冈山入口处,树立了一块巨型“井冈红旗”雕塑。它高19.27米,跨度27米,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高高飘扬的红旗中间镶嵌着五角星、镰刀斧头和“井冈山”三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井冈红旗”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朱毛挑粮。

随后,读者们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内展厅共分为“序厅”“黄洋界保卫战”“红军洞”“挑粮上山”“八角楼的灯光”等19个场景。朱毛会师的历史瞬间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现场感极强。红军洞复原了一个幽奇深邃的山洞,二条飞瀑倾斜而下,水花四溅,两侧怪石嶙峋。观众穿梭其中,如同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仿佛回到了80年前的井冈山。挑粮上山部分,场景以井冈山风光为背景,山间小径,大树浓荫,树下毛泽东、朱德利用小憩间隙与战士们亲切交谈。

读者们向烈士鞠躬致敬。

最后一站,读者们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先辈们为了理想,勇于牺牲,有5万多人在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只有15744人有名字记载。踏入陵园大门,可以感受到严肃庄重的气氛。

五日的旅途,让读者们变得更加亲近,他们一起在车上唱红歌、为过生日的娭毑煮长寿面、互相分享好吃的食物、相约下一次出行……至此,读者们在江西的红色之旅圆满结束,但红色基因、红色教育的步伐将永远前行。

责编:谭好

来源:金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