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19-11-25 21:44:02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洋银
“今天长沙只有7度,家里还暖和啵?厚棉袄记得穿上,小心感冒......”11月25日,一股寒流袭击了长沙,长沙市民杨健在电话里嘘寒问暖,表情有些担忧,电话那一头是他85岁的“父亲”蒋云祥。与杨健一样担心这位“老父亲”的,还有另外25名兄弟姐妹。
今年8月,老人的亲生儿子蒋忠因病过世,杨健等26名小学同学主动站了出来,替儿时的同窗好友担起了赡养父母的责任,“失去1个儿子,您还有26个子女!”
同窗情深,26名同学代替儿时玩伴尽孝
“我们是同村人,父辈也是世交。小学就是同学,初中也在一个学校。”11月25日,记者见到募捐组织者杨健,他正在同学微信群内筹划下一次捐款事宜。从10月份起,每个月微信群里26位小学同学都会自发募捐77元,合计2000元交给蒋忠的父母,“除了钱,老人们更需要的是陪伴,我们会定期去看望,让老人知道还有26个子女在关心他们。”
“性格好,人缘也好。现在他人不在了,家里情况不太乐观,帮忙是应该的。”说起儿时的同窗蒋忠,杨健有些哽咽,“可惜了,还那么年轻。”
杨健告诉记者,2017年得知蒋忠生病后,同学们就纷纷伸出援手,通过捐款、公益平台筹款等方式募捐十余万元,还经常组织一起去医院探望。
“8月份蒋忠病逝,我和老同学李琳商量,想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为这个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做些什么。”在微信同学群里发起倡议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支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余人积极响应。包括杨健和李琳在内的26名同学商量决定,大家每月每人赞助77元,选派代表送到蒋家。
“失去1个儿子,您还有26个子女!”
“失去1个儿子,您还有26个子女!”11月5日,杨健、李迎将26名同学筹集的2000元钱交到蒋云祥手中。
尽管患有一定程度的老年痴呆症,老人清醒时就会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精神更加恍惚。看着眼前与过世儿子年龄相仿的“儿女”们,蒋云祥眼中噙满了泪水,缓缓伸出手,颤巍巍地接过这份沉甸甸的爱。
“我们这些同学现在分布在各地,绝大多数还是在长沙,有公务员,有老师,也有普通工人,身份不同,感情都很真。”杨健说,他本身在岳麓区观沙岭街道工作,同时也是渡船头公益组织中一员。
“父亲有老年痴呆,母亲瘫痪,孩子还小。蒋忠生病时家里还欠了那么多钱,留下这孤儿寡母日子不好过。”采访中,李琳等其他同学告诉记者,除了每月2000元基本生活费,26名同学还给蒋家送去了100多只鸡鸭幼苗,“人活着就得有希望,现在他家里遇到了坎,我们同学希望尽一点力,帮他们渡过难关。”
“只要老人还在,我们就不会停止帮助。”杨健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们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既然决定了,一定会坚持下去。”
被不幸夹击的家庭,遇到了最暖心的友情
“他们值得我们一辈子感恩,这种感情胜过亲情......”面对采访,蒋忠妻子王献萍充满感激,她说丈夫生前热情好客,对朋友同学格外仗义,“现在他不在了,却收获了‘特殊回报’。让我们这个破碎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王献萍和蒋忠生活在长沙县安沙镇,原本夫妻两经营着一个平凡而温暖的小家庭。2017年,45岁的蒋忠脚后跟发现一颗豆粒大的肉痣,当时不以为意,加上医保等费用问题,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不料,几月后这颗“痣”颜色加深,体积增大。最终,医院确诊为黑色素瘤晚期。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8年,养殖多年生猪的蒋家遭遇猪瘟,70多头生猪全部损失。此时蒋忠病情加重,一家5口人只得依靠微博的低保金生活。
今年7月份,躺在病床上的蒋忠对前来看望他的同学吐露心声,希望同学们在他走后尽力帮衬一把。当时守护在病床旁的王献萍原本以为,那一句句应承不过是客套话,没想到竟成了承诺,“蒋忠有一群好同学,爸爸妈妈有一群好儿女。我也要坚强起来,好好照顾这个家。”
责编:吴岱霞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