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让·朴舍到刘开渠: 中国现代雕塑的承与变

  长沙晚报   2019-11-08 11:58:42


让·朴舍雕塑作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摄

让·朴舍雕塑作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提到二十世纪的中国雕塑,刘开渠(1904—1993)是绕不过去的名字。作为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刘开渠开辟了中国雕塑的新道路。探究刘开渠雕塑艺术的形成,又不得不提其恩师、法国著名雕塑家、法兰西院士让·朴舍。

继9月26日,“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在李自健美术馆开幕,11月5日,让·朴舍雕塑作品展也在该馆开幕,5件让·朴舍经典雕塑作品首次来华,这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源头与背景、探究上世纪中国美术史在国际交流中的巨大作用提供了珍贵佐证。

刘开渠艺术之路:中国现代雕塑史进程活的写照

让·朴舍1870年出生于法国,是与雕塑巨匠罗丹齐名的同时代著名雕塑大师。1928年9月,刘开渠到巴黎求学,次年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成为让·朴舍工作室的一名学子。

让·朴舍的创作构思特立独行,此次展出的5件作品中,就有其典型作品《表现行走中的雨果》,作品中雨果的形象被描绘成从小岛返回法国时凝神若思的神情、姿态,这位格思西岛流亡的自由英雄站立在裸露的岩石上,于苍凉的海风中孕育着伟大的思想。此外,让·朴舍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此次展出的1921年创作的《身穿战袍的一战士兵像》就是其经典之作。

刘开渠在留学期间,曾因担任让·朴舍的助手而结缘布德尔、马约尔、德斯比欧等艺术家。“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展出的文献中就有布德尔写给让·朴舍的书信。让·朴舍对中国现代雕塑的贡献还在于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开创性的雕塑家,如李金发、刘开渠、郑可、周轻鼎、廖新学等,他们都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刘开渠是这批雕塑家中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考察刘开渠的艺术之路可以发现, 刘开渠的艺术活动发端恰逢现代美术在中国的萌芽时期。他从学习绘画专业到留学法国钻研雕塑,都走在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前沿。于他而言,雕塑甚至美术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在青春年华里走上雕塑艺术之路是天然兴趣的必然和人生际遇的偶然两种合力的结果。中国现代雕塑史从一片空白到有人书写,与之相应,刘开渠对雕塑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并具专业水平,成为中国现代雕塑史进程活的写照。

师生作品同展:为梳理中国现代雕塑的源头与背景提供佐证

已88岁高龄的盛扬来到了“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开幕式现场,他是刘开渠的学生,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现为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在他看来,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其实是非常发达的,中西雕塑传统相异,艺术上并无优劣之分。但由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多方面受到冲击,在很多人心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及艺术更先进。一时间,有志的艺术青年纷纷走出国门,漂洋过海求学,刘开渠就是其中一位。

在这些青年中,有一部分人因为受到对中国现实深刻失望的情绪影响,主张全盘西化,对中国的传统雕塑不予承认、不做研究。这种迫切希望改造社会、促进中国艺术进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无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和长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刘开渠与他们不同,他非常关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与文化,在吸收西方雕塑艺术之长的同时,努力在现代雕塑领域创造中国形式,付出了极大努力,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中国雕塑界的一面旗帜。

“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精选了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近50件雕塑原作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分为“艺术启蒙与专业学习”“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开渠’”“立民族之碑”和“向新时代致敬”四个单元,全方位呈现了刘开渠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

早在“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筹备之初,主办方就在积极与法方联系,商定借展让·朴舍作品事宜。师生作品此次在李自健美术馆相遇,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源头与背景的梳理提供了最直观的佐证,也为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课题提供了值得思考和生发的依凭。

探讨中国雕塑的民族特性和审美、社会价值,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开渠以毕生的精力将西方的雕塑观念和技巧与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审美形式相融汇,创造了许多代表二十世纪中国雕塑最高成就的作品。他以自己的实践颠覆了明清以来中国雕塑塑造泥菩萨的传统,将中国雕塑引入国家层面的公共空间,并成为二十世纪公众喜爱的公共艺术形式。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熔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刘开渠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美术工程项目之一,整个纪念碑的碑额花纹浮雕、台座正面三块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支援前线》和碑身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撰写的碑文放大、设计制作等都出自刘开渠之手。那三块浮雕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盛扬表示,这个时代需要建设与之相应的文化,我们的民族需要艺术领域的经典之作,今天的中国人民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由此探讨中国雕塑的民族特性和审美、社会价值,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责编:王铭俊

来源:长沙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