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崐如何评价左宗棠?“斯痴人,亦圣人也!”

  新湖南客户端   2019-11-18 09:30:29

原标题:《左宗棠:锋颖凛凛事功著》

文丨龚军辉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朴存,号湘上农人,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卒谥文襄,追赠太傅,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左宗棠雕像 资料图
左宗棠雕像 资料图

刘崐与左宗棠两度同事——第一次是左为湖南巡抚幕僚而刘为湖南学政时,他们共同守长沙城抵御萧朝贵太平军的进攻,彼此欣赏、信赖,在战争中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次,是在咸丰六年,他们同为兵部侍郎,共同指挥谋划军事格局、指挥地方战斗,再度合作共赢、增进了情谊。单纯从感情上说,左宗棠是刘崐除曾国藩外湘军中最信服的人。

左宗棠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嘉庆二十一年(1816),他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这极大地开排拓了他的视野,他也更珍惜学习的机会。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而且涉猎广泛,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

道光七年(1827),他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三年后,他更有幸进入城南书院读书。在这里,他首先慕名拜访了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贺与他一席谈,立觉得此子非凡,“以国士见”,并将其介绍给了时在书院任教的弟弟贺熙龄。贺熙龄一见他,也非常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贺氏不仅促其学以致用,而且督促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等。而左也如饥似渴,全盘吸纳,为其成为全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道光十一年,左宗棠又考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进修。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次年,左宗棠参加了湖南乡试,因“搜遗”中第,但此后的6年中,他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未能沿着正途入仕,却让他更加潜心于经世之学,其志向和才干也慢慢得到了胡林翼等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

道光十六年,左宗棠在醴陵主讲渌江书院时,结识了两江总督陶澍。陶对其才华十分欣赏,并在他第三次落第归乡时主动提议让他的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不久,陶澍去世,感恩的左宗棠便于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在安化陶家任教八年,并协助料理陶家事务。期间,他因广读陶家藏书,经营柳庄,钻研农学、舆地,编成了《朴存阁农书》,并对鸦片战争特别关注,提出了“更造火船、炮船之式”等应对方针。这是其蛰伏期。

左宗棠故居:湘阴柳庄 资料图
左宗棠故居:湘阴柳庄 资料图

左宗棠开始引起权贵的重视却是他道光二十七年返回湘阴柳庄后的两事:一是次年湘阴大水,他赈灾得力,声名远播,而胡林翼不失时机向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其才,徐请其赴滇共事,因家中有事拖累他未能前往;二是道光二十九年元月,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于长沙舟中相见,两人彻夜长谈,涉及古今形势、人物品评、“西域时政”(例如屯政、水利)等,后来林则徐称赞左宗棠是“不凡之才”、“绝世奇才”。林还于舟中手书一联赠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有林则徐的高评为依托,左宗棠立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其仕途之路也因而铺展开来。

湘江边的《湘江夜话》雕塑,就是记载这次林则徐与左宗棠的夜谈事件的。资料图
湘江边的《湘江夜话》雕塑,就是记载这次林则徐与左宗棠的夜谈事件的。资料图

综观而述,左宗棠的治国之才得以施展,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为幕府代刀时期 ,可谓牛刀小试。咸丰二年,太平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他在炮火连天中缒城而入,让张亮基大喜,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左。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建议大都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终于使太平军围攻长沙三月不下,不得不撤围北去。接而,咸丰四年(1854)4月,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长达6年之久。他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军械、船只。而骆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在左宗棠的悉心辅佐和筹划下,不但湖南军政形势转危为安,出省作战连连奏捷,而且其他各项地方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御史宗稷辰因而疏荐左宗棠,他先为兵部郎中、赏戴花翎,接而加四品卿衔。咸丰九年,樊燮京控左宗棠案发,在胡林翼、郭嵩焘、潘祖荫等人相助下,他才勉强度过难关,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已经晓谕天下,他受重用的日子也很快来到。

第二个时期为四方历练时期 这时,他做了四件大事。

一是灭太平军。先是咸丰十年,他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并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屡取胜利;再是次年他被曾国藩荐推为浙江巡抚,他进军浙江,在中法混合军“常捷军”、中英混合军“常安军”、“定胜军”的配合下,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因战功他得以同治二年(1863)升闽浙总督;然后是同治三年3月,左宗棠攻陷杭州,收复省城,得加太子少保衔,赐黄马褂,他立刻采取种种办法恢复经济,并攻克湖州等地,从而控制了浙江全境;最后,他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并终于同治五年2月攻灭李世贤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

二是办理船政局。战火刚熄,左宗棠即倡议减兵并饷,强化水军力量,为此,他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他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亦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一年后,福州船政局(亦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可以这么说,没有左宗棠开办船政,就没有中国海军后来的发展与壮大,其前瞻眼光,确实不能不佩服。

三是平定陕甘捻回。同治元年,陕西和甘肃回民在赫明堂、白彦虎、马兆元、马化龙等的领导下乘机起事,并很快发展,几使陕甘局势糜烂。清廷于是在同治六年9月令左宗棠前赴陕甘平乱。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督统军队,屡次击败捻军,但因回乱牵制、捻军机动灵活等因素而难以彻底取胜;延川、绥德还多次被回民军攻破。是年末,捻军由陕入晋,继而入河南、直隶,京师震动。左宗棠与李鸿章、李鹤年、官文皆受革职处分。但左并不气馁,率军追击,并且建言献策,最终于同治七年协助李鸿章剿灭了西捻军。同年末,左宗棠进军陕北的延安、绥德、榆林一带,先后逼降扈彰、董福祥等统领的汉族起义军,随后又进兵董志原,大败盘踞和被驱逐于此的回民军,4月攻占该地,肃清庆阳、泾州。同治九年2月,刘松山阵亡,左宗棠以其侄刘锦棠取代,又调动重兵围攻金积堡,终于使马化龙父子投降。同治十年,肃清后方后,左宗棠进攻甘肃河州,他屡败屡战,终使马占鳌投降,他接而派刘锦棠克复西宁,使白彦虎等不得不退入甘肃;他另派徐占彪进攻肃州,但肃州久攻不下。次年,左宗棠集合徐占彪、宋庆、金顺、刘锦棠等部大举围攻肃州,还亲往肃州督战。此役后,白彦虎等退到新疆,而肃州回民军首领马文禄被迫投降。这样,陕甘回变告终。清廷着左宗棠以陕甘总督协办大学士,赏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左宗棠收复新疆 资料图
左宗棠收复新疆 资料图

四是进军新疆。乘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回变,新疆各地豪强纷纷割据、各自为王,而沙俄亦趁机于同治十年7月侵占了伊犁。光绪元年(1875)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左宗棠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他在军事战略上提出要“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方针,又在兰州建立制造局,为西征军修造枪炮,又为对付阿古柏军的洋枪洋炮,他由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在兰州造出大量武器,还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改造了中国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为了筹备军粮,他事先命西征军前锋部队统帅张曜,驻军哈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并在光绪二年一年就收获粮食5160余石,基本可以解决该部半年军粮所需,然后他又精心设计了四条运输军粮的路线,以保证运输安全可靠。为了解决当时棘手的军饷问题,他一方面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了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另一方面又向洋人借款,四次共计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做足准备,左宗棠遂于光绪二年正式分刘锦棠、金顺两路出兵新疆。他们血战古牧地,兵不刃血收复乌鲁木齐,并攻克玛纳斯城,从而四个月内即荡平北路。接着,他在光绪三年4月收复达坂和托克逊城,攻克七克腾木,迫阿古柏弃城而逃并占领吐鲁番,逼白彦虎率众逃窜到开都河一带。然后,收复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喀喇沙尔(焉耆)、库车、库尔勒、拜城、阿克苏、乌什,使得西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之敌自乱阵脚,相互攻杀,从而五个月内南疆得复,各部争相归附。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其功其绩确非可以笔写。新疆各地百姓,也对他平熄战乱感恩戴德,于大小村镇建立左公祠,烧香礼拜。

河西走廊通往新疆途中的左公柳 资料图
河西走廊通往新疆途中的左公柳 资料图

第三个时期为大权在握时期。 光绪七年,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在此期间参与练兵、治河、禁烟等事。但他与同僚不和,自己也不习惯于任职中枢,遂于当年10月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在任上,他兴办水利,改良盐务,支持洋务,重视海防,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他同时建议设立新疆省、台湾省,并专设海防大臣,皆得批准。但是,即便大权在握、朝廷重用,他仍然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即光绪九年到十一年的中法战争,他先是自请赴边督军未得同意,接而黑旗军、恪靖定边军等在镇南关取胜并夺回谅山,他反对停战撤军又未得允,最痛心的是恪靖定边军首领王德榜、台湾道刘璈莫名失去兵权他为手下鸣冤叫屈也未能得让朝廷收回成命,使台湾镇守失去了一道屏障。他在临终前犹说:“而越事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平生,不能瞑目!”

《清史稿》中这么评价左宗棠:“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藩之盛云。”“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左宗棠一生敬重陶澍和林则徐。林去世时,左曾题挽联。若干年后他得以像陶、林二人一样出任两江总督,又给陶、徐合建专祠,并题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卌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退隐长沙的刘崐听闻后,长叹:“斯痴人,亦圣人也!”

(本文选自龚军辉作品《刘崐与晚清著名历史人物》)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