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岳阳经开区 2019-10-20 22:09:46

94岁抗战老兵易应和: “三发大炮端掉敌军一个营”
1950年腊月的一个傍晚,在解放大西南时的那三声炮响,至今仍萦绕在易应和的耳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这位已经94岁高龄的老兵,仍记忆犹新、激动不已。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们走了一整天的路没有发现一个国民党,下午4点,上级召开紧急会议发现附近有国民党的守军,于是接到命令后,我们连夜开拔,摸到敌营脚下。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我们炮兵首先射击,连打三炮,结果三发三中,端掉了敌人一个营,俘虏800多敌军。”易应和所提的三炮,因在解放四川期间战绩显著,荣立了“二等功”。作为瞄准手的易应和因此获得“神炮手”称号,也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彼时的易应和,年仅25岁,却是一个打仗经验丰富的老兵了。1938年,国民党为扩充军备力量,到处抓青壮男丁充军。当时,年仅13岁的易应和就遇上国军游击队“抓壮丁”,这一去就是十多年,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

“1949,我跟随国民党部队被派去安徽省芜湖市守长江。后来共产党要解放长江以南,师长张奇说中国人不能打中国人,所以率领全师在长江起义,投诚了当时刘伯承部队”,易应和因此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战斗生涯中最危险的一次经历也是在渡江战役中,差点不小心掉进长江淹死。”易应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至今仍心有余悸。

在易应和的记忆里,干过的大事还真不少。
1938年—1945年,打了数十场战役,经历了抗日战争枪林弹雨的洗礼。
1949年,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中国和平解放了,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易应和说。
1950年,解放战争结束后,他又立马投身到铁路的修建大军之中。
可是,和平依然没有到来。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新生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易应和跟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1953年,易应和被分配到山东青岛海军部队,两年后,因作战经验丰富,复员转业到该部队五零山场,修理枪支弹炮……
1961年,易应和回到家乡庙坡村(现通海路管理处北港社区)担任民兵队长,就此安顿下来。年轻时四处征战,回乡后,他再也没有走出过家乡!

岁月模糊了知觉和记忆,但是模糊不了易应和的赫赫功绩,模糊不了一位老党员的初心。
即使已经步入高龄,但易应和依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言语间中气十足。如今,老人每天都要看书读报,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党的理论。他说:“人老了就爱回忆以前的事,我没事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些牺牲的老战友,回想我们当时一起经历过的战斗。现在国家富强了,也没有人敢侵略中国了,那些战友的血没有白流,希望年轻人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责编:屈艳
来源:掌上岳阳经开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