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与孩子性教育相关的会议上有两个知识点你可能都没听过

  新湖南客户端   2019-10-24 16:01:10

新湖南客户端10月24日讯(记者 王为薇)今天,记者在长沙举行的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年会上了解到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信息。第一个是,生理、性征、性格的差异是导致孩子被欺凌的原因之一。此外,有大数据统计显示,与性别暴力相关信息的搜索指数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与会人员、四川省创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胡珍说了一个观点,生理、性征、性格的差异是导致校园欺凌的原因之一。“很多校园欺凌事件中受害的孩子,都会与其他孩子不同,外貌有些奇怪,体型有些特殊,性格比较孤僻内向的孩子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比如,女孩发育较早,就会被同学冠以一些不堪的绰号。”

胡珍说,很多人从小就缺乏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尊重,而这种差异会导致欺凌、猥亵,甚至性侵的发生。“所以,性教育不能单纯地指向预防性侵害和校园欺凌,而应该是基于性别平等、生理发展平等、个性平等的基础上教育。”

就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被猥亵、遭性侵后选择忍气吞声、赔偿道歉了事的情况,胡珍提出,如果父母认为施害者赔偿、道歉就是给了孩子公道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方面,孩子的正义没有得到声张,他(她)最后可能会认为用钱可以换取性,从而对身体没了自尊和保护;从另一个角度说,施害者如果观察到家长‘冷处理’的态度,就会盯上孩子,孩子无从求助,从而成为一个持续的弱者。这是我们经常看到被性侵的对象会反复地遭到性侵,原因就在于家长、社会没有一次性给予孩子全部的支持。”

荷兰荷广传媒LOVEMATTERS项目负责人吴舸在社会调研中发现,青少年获取性知识最主要的途径竟然是网络。针对青少年的焦虑和需求,吴舸和同事持续18个月对百度指数、知乎发帖进行全网统计。“网络用户最常搜索的信息与性行为、性疾病和性别暴力相关,女性发帖频率和话题参与性更高。”

谈及性别暴力指数,吴舸介绍,这一指数包含了强奸、性虐待、家暴、猥亵、性侵等关键词。广东和山东两省对于这一领域信息的搜索量最高,广东又高出山东20%。“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性别暴力的搜索指数与一个地区经济水平水平成正比。”吴舸表示,数据对于研究来说只是一个支撑,通过这一调研,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认识到青少年对于性知识的需求,并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性知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责编:王为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