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景观 2019-10-05 10:39:48
设计,总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不同材质给人不同的质感
比如镜面元素
无论是点缀室内
还是户外景观
还是有意思的互动装置
还是建筑外立面
镜面元素都能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 Зеркала природы
↑ 首届中国(西湖)花园节
↑ 天津碧桂园力高理想海 By 点红景观
↑ ОТРАЖЕНИЕ
↑ 深圳创意设计周装置:凝固的雨 By 寻常设计
↑ 2018 蛇形美术馆外的雕塑装置 By Lee Ufan
↑ Settlement By Rob Mulholland
↑ 成都麓湖·云朵乐园 By 张唐景观
↑ 万科悦达·翡翠书院 By 上海棠澍景观
↑ 杭州来福士广场
↑ 马德里某别墅
↑ 万花筒 By RAW Design
↑ CRAFTED LAND By Sanitas Studio
↑ 北京万科翠湖国际 By 园点景观
↑ 广州中泰·天境售楼部 By 山水比德
好,下面刷新一下你的记忆库存
一大波美美的设计等你欣赏哦~
Mirror Mirror
By SOFTLAB
Mirror Mirror采用开放式圆形,直径25英尺,高8英尺,游客可以在里面和周围走动。像灯塔一样,这个圆形结构既是向外看周围环境的地方,也是远眺和观看的灯塔。艺术品的材料和互动性质参考了亚历山大自己历史悠久的琼斯角灯塔使用的特殊镜头 - 菲涅耳透镜 - 19世纪最先进的透镜技术,它使用一系列棱镜来集中光源和直接把它变成一个向外投射的窄水平光束。
Mirror Mirror的内部和外部都采用了反射和折射光的思想,并采用了镜面,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射周围环境。通过一系列全景镜子和声音响应灯,Mirror Mirror将在视觉上融合海滨,旧城区的织物以及新公园内的行人活动。
而外观则是反映城市环境的单色镜子,河流和游客本身,内部的镜面表面都染上了全彩色光谱,提供了另一层活力和兴趣。该艺术品还被编程为通过光线响应声音,允许参观者与艺术品互动并使用他们的声音和身体影响其外观。每件艺术品垂直组件内的LED灯具均由声音激活,并通过产生光线进行响应,将前置面板从镜面转换为透明,同时内部面板保持镜面,创造无限的彩色反射和光线森林。
当然SOFTLAB还有不少高颜值作品
比如下面这些
↑ One State Street
↑ R&D:azzle
Teilbereich Kreisgärten
By ANNABAU
这是2004年德国沃尔夫斯堡园艺展上的作品
由ANNABAU公司设计
作品占地1500㎡,耗资70万欧元
设计师通过分散式布置
打造出丰富的空间路径
镜面元素的应用
在小范围内产生了无限的空间效果
花园的外层,主要是绿色景观公园
重复安静的优雅
在内部,花园增加了植物和空间亮点
周围景观及旁边观者皆映入其中
倒影的虚妄
By Guillermo Hevia García + Nicolás Urzúa Soler
建筑师Guillermo Hevia García 与 Nicolás Urzúa Soler合作,在智利圣地亚哥市的Araucano公共公园创作了一个户外公共装置,这件作品由三组高3.2m,厚25mm的立体镜面构造而成,映现出植被、山坡、流水装置的互动景观,这件作品坚守住位于城市一隅的幻觉角落。它与整个公园的环境、人群产生互动,其凸凹交错的镜面映像,会时常延展或伸缩周围环境的内在张力,将既有的空间、环境概念进行多维的变换。
这件装置可容纳多样的文化活动,包括露天表演、舞台剧等,为城市的公共生活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人群在其中自在游走的时候,似乎能够感受到有一种难以预知的、奇妙的幻觉萦绕其中,并会自发地去探索这些凹凸镜像所带来的延展性形式意蕴,整个交互的过程充满着期待与未知。
无界之厕
By 筑博设计-联合公设
公厕,在你心中是怎样一种印象呢?
中规中矩,平淡无奇?
如果厕所也用镜面
会是怎样的既视感呢?
坐落于北环⼤道和艺园路交角,建筑师将这具厌恶性的设施消隐在原本树林掩映的绿化带中。厕所隔间采⽤无分性别隔间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无边界的,与自然交融的流动型平⾯布局。设计最大化了人流达到的可能性,采取类街公园的景观设计,成为人们更乐意的穿越捷径,场地内还设置了相应的休憩座椅,供休息或等候。
设计在材料上采用8K镜面不锈钢材质,其外观随着光线的更替,四时的变化呈现出不同景象。建筑与周边的景物交织在一起,既和谐地共存着,看似消隐于树林掩映中。当人们步入其中,其身影亦成为了建筑的一部分,促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建筑形态,建筑在这瞬间成为了一个简洁的艺术装置。
为了方便父母带幼儿如厕和减轻有限的厕格的压力,在树下别具心裁地设置了一个绿色的桶装置。该装置含1个儿童洗手池,两个儿童小便器。在保证私隐的前提有效地分流了部分如厕需要,同时也增添了儿童如厕的趣味性;亦消解了母亲带男孩上卫生间可能引起的各种尴尬。
模型 ↓
镜里树
By 本埠设计
“学校”是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起点。本案期望透过建置更多元的创作环境让学校成为邻近社区的美学基地,以此作为啟动常民美学教育的第一步。在校园艺术节点佈点的考量下,货柜选定放置在林荫大道深处,因此如何不损及这片幽静,将变成设计手法上最重要的课题。
“镜”是一种用来“观察”的工具,从细数自身的细节到感受与所处的环境之关系。整体上,沉重的金属盒子外覆以镜面不锈钢板,让庞大的量体隐没在对周围环境细腻反射的演绎中 (或著也可以说是一种延伸),使这个人造物摆脱与环境相互恶性抢夺空间的宿命。同时,借由“镜面”的趣味性来刺激学生重新思考自身与环境间的关係,进而理解到对自身、对环境、对一切的观察与反思也是创作相当重要的一环。
比起鲜明的建筑物,设计师更将镜里树视为一个强化人与周遭环境关系的装置、刺激多元思考学习的媒介。
科学之路
By Jeppe Hein
在挪威的首都奥斯陆,有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装置艺术。该装置艺术是由丹麦的设计师Jeppe Hein亲手制造完成的,他为该装置艺术取名为“科学之路”。
该装置是一个永久性的景观,其设计灵感来源于Kistefos雕塑公园的地理环境中获得的。装置的每个模块的高度都各不相同,照应了公园的坡道结构以及平台,使得整个装置看上去十分的自然。
这个装置艺术的造型就如同一座神秘的迷宫,它的三个镜面呈现出一个让人匪疑所思的空间。
独特的镜面将天空的颜色反射出来,使山林和草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片和谐的自然景象。
当然不止这一个
Jeppe Hein在很多地方展出了类似的装置艺术
↑ Mirror Labyrinth Kraus Residence
↑ Reflecting Gardens
↑ Mirror Labyrinth Chiswick Park
↑ path of Emotions
↑ follow me,Bristol
这款装置的出镜率非常之高
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操作
↑ 重庆龙湖春江天镜 By JTL Studio
↑ 融创江南壹号院 By IPD 艺普得城市设计
↑ 中粮·京西祥云 By DDON笛东
镜面元素的玩法还有很多
感兴趣的可以参看下面的推荐阅读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
这是光污染
尤其在夏天反射更强
让人体不适
这当然是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的问题
通常设置在树荫之下
或者小面积仅作点缀使用
或者调整好反射角度
产生的负面是可以尽量避免的
责编:王铭俊
来源:生生景观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