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9-08-11 15:39:46
再没有什么能比食物更加治愈人心的了。
食物不单单是胃与味,一蔬一饭之间,诉说的是人生百味。
在长沙的老街巷里,藏着几家小店,他们用始终如一的初心,还原食物最平淡却又珍贵的“本味”。
正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一定多么的轰轰烈烈,数十年的坚贞如一,才最是难得。
马记粉店:上过《早餐中国》的限量版烧麦,清晨7点就会售罄
位于五一东村的马记粉店,主打卖粉却因烧麦远近闻名。
马记粉店的马嗲嗲烧麦,一直是出了名的难买。
过去一般8点多就会卖完,而如今上了《早餐中国》以后,更是成了网红,不仅是街坊领居,就连许多刚下了火车的游客也会拖着箱子前来,以至于每天7点来钟,200个烧麦就会售罄。
马记粉店的马嗲嗲每天晚上十点包烧麦,六点起来蒸好,这样日复一日的活一干就干了20多年。
马记烧麦之所以能在众多烧麦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制作方式回归了“老长沙做法”——
马记的烧麦糯米柔而不粘,胡椒味和油渣香味浓郁。糯米至少要泡10个小时,搭配自熬的油渣提香,再放入少许胡椒,面皮裹紧,入锅蒸。在高压锅的压力下,油渣、胡椒和酱油的香气,和韧劲十足的糯米碰撞、交融,直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长出最具满足感的味道,每一口的咀嚼,都是幸福。
即使生意火爆,马嗲嗲也雷打不动每天只包200个烧麦。有人问嗲嗲:“既然烧麦这么火,为什么不多做点?”马嗲嗲回答:“做多了,烧麦的品质就难把控喽。”
马嗲嗲对做美食有着极高的坚守,赚钱不是目的,而是让每一个人能感受对食物坚持,带来的令人感动的美味。
要是没赶上马嗲嗲的烧麦,马娭毑的米粉也值得一尝。
小钵子装粉,有点怀旧风的味道。新鲜排骨肉熬制出来的粉汤,配上“红辣椒炒肉”、“青椒炒肉”、“扁豆角炒肉”等各有风味的码子,再加一个炸得焦香的煎蛋,这个早上也算是圆满了。
当然,最佳的组合,还是烧麦和米粉的强强联合。一两个烧麦,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填饱了肚子,也满足了嘴巴的寂寞。
地址:五一东村13号楼西门
陈记油货:老三样卖了33年,每一口都是真心
小时候尝过的美食,有些真的已经只能成为记忆了,即使遍寻大街小巷都找不到那一种味道。
而陈记油货,也许会唤起很多人对小时候的记忆。
陈记油货由陈叔、彭姨两口子经营,只卖香油饼、扇形馓子、甜酒冲蛋这三样东西,现擀现炸,33年来,味道从没变过。
有些东西,越是简单,越是珍贵。就像是陈记油货,用最简单常见的食材,却做出了让人温暖的味道……
柔软而有弹性的面团,撒上芝麻,在陈叔的手中变成一个个薄薄的饼胚。入油锅,不一会儿就由白变黄,溢出香气。
香油饼没有想象中的香脆口感,而是满口的柔韧。一口咬下去,外皮带着油香,每一粒的芝麻都爆出了气质。
芯子冒着热气,透出淡淡的甜,原始中透着精致的美,越嚼越是有味。
陈记油货用的油是大品牌的玉米胚芽油,炸几十个就要换一次油,保证了食物的健康和美味。
馓子常见,而扇形的馓子,却罕见了。这独特的形状,靠的是传承了几十年的好手艺。
独特的不仅仅是这形状,一口咬下去,每一根都焦香四溢、不油不腻。
甜酒冲蛋也是老长沙的做法。水滚之后,下入清甜的甜酒,轻盈的蛋液,出锅后再撒上些胡椒粉,方算是“礼成”。胡椒粉是这碗甜酒冲蛋的点睛之笔,既可去除鸡蛋的腥味,又能祛湿驱寒,风味很是独特。
一个香油饼、一根馓子、一碗甜酒冲蛋,再配上陈叔、彭姨自制的辣椒萝卜,咸甜得到了完美的平衡,每一口都是满足。
陈叔、彭姨的孩子有出息,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留在了外地工作。他俩年纪越来越大,心里担心这份手艺没人传承,却还是拒绝了许多想学手艺,加盟开分店的人。他们说,就怕识人不准,若是没有对手艺和食物的初心,就会偷工减料,丢了原本的味道,得不偿失。
地址:学宫门正街76号
华南小吃:不涨价,为的是那份情义
华南小吃于1981年创立,开了38年,没搬过家,很多年也没涨过价。几十个品种,最贵的也没有超过8块。
来照顾生意的,大都是街坊邻居。老板娘说,开这家小店,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以前爱这口味道的人还能尝到,现在爱这口味道的人能更加喜欢。
凉面、绿豆沙、通心粉、牛奶藕粉、荷兰粉……在这里,很多都是别处难得见到的怀旧的美食。
价格虽然低廉,华南小吃的口味和质量却一点都不打马虎眼,所有的食材都是老板娘亲自把关的“牌子货”。
凉面用特制的细面,配上香油、辣椒油、蒜汁、香菜、萝卜干,满口清爽与纯粹。
酸梅汤用甘草、山楂、乌梅等材料,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熬出这一份沁爽酸甜。
绿豆沙入口又甜又沙,用的是去皮绿豆熬制。而去皮的方法,则是老板娘秘而不宣的绝技。
对于从小在蔡锷路长大的长沙人来说,这家店横贯了他们青春对美食的记忆。
一位孩子远在国外留学的妈妈说:“每次我崽回国都会打电话说要吃华南小吃,我都会打电话来提前预定好,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惦记着这口小时候的味道。”
在华南小吃,食物里包含了38年的味道和情意,俘获了不知多少长沙人的心和胃。
它的存在,更像家一样,不需要荣华富贵,随时可以来,吃饱了就再继续出发。
地址:蔡锷北路55号
拙艺面点:用笨办法做包子,只为本真原味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拙艺面点藏在古色古香的书院路由义巷里,由国家一级面点师、湘点名师张雄华主理。
走进拙艺,全透明的玻璃门窗,清晰地展示着面点出笼的全过程。和面、加馅、捏褶...面点制作过程一览无余,真材实料的肉馅包入薄而劲道的面皮中,捏上规规整整的几褶子。形、意、味、体、量,一应俱全。
拙艺面点传承了数十年来的传统的老工艺,每一笼都是纯粹的原汁原味。
就拿这材料来说,拙艺面点的发面是用传统工艺老面发酵,肉是选用的新五丰U鲜前腿肉做馅,酸豆角肉包用的是专门从沩山乡下定制的酸豆角,价格比菜市场的高了数倍……
肉包精选用筒子骨、肉皮小火慢熬而成的高汤提鲜,一口下去,鲜味挟肉馅汤汁一起倾巢而出,给口腹带来了完全满足。
盐菜糖包,咸中带甜,满是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在路边吃盐菜包子的绵长回忆。
粉丝包用干贝、虾米和金华火腿调味,面皮的软与粉丝的弹相互碰撞,似有一种蟹黄粉丝煲的味道。
银丝卷到处都有,而拙艺的银丝卷却与众不同。银丝缕缕,相互缠绕,轻轻拉扯而不断,入口绵长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拙艺面点还有窝窝头、红糖发糕、烧麦等,每一款都是精益求精的匠心之作,只有尝过的人才懂。
拙艺面点就这样静立在深幽小巷之中,守候着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张雄华师傅说,品牌之所以取名为拙艺,其实是想用一种比较笨的办法来做包子,用意就在于传承老长沙面点手艺,做出经典名品。
目前店里包子大多在20元左右一盒,在面点界算是有点小贵,但依旧还是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回头客。
地址:书院路由义巷33号
想吃拙艺面点的包子,除了上门购买,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拙艺面点”,网上下单。
四家小店,都藏在巷子深处,不起眼的门脸,却用对食物的初心,吸引着属于他们的“铁粉”。
什么样的美食,才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仅仅是味觉上的满足,更是美味背后,不为人知的坚守。他们对美食的初心,才是赢得食客味蕾的制胜法宝。
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清晨,能与所爱的人一起起床,一起来品尝这些用真心烹制出来的早餐,便是最好的人生。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甜 实习生 刘洋 刘书宏
责编:田甜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