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尘封已久有关长沙的记忆,都藏在这座博物馆的瓶瓶罐罐里……

  Top趣旅行   2019-08-28 15:16:05

 走进一博物馆,恋上一座城

都说博物馆是一本书,每件展品都是博物馆的一个灵魂,每一处文物,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座博物馆都值得人们去深读,作为城市的文化标签,博物馆已然成为当代人们旅游打卡的的新地标。

本期,看懂湖南,品味万年经典,TOP君跟随几位湖南本土博物馆的“守门人”,一同走进湖南,了解最原汁原味的湖湘文化魅力,且看“老物件”在时代与历史的碰撞下,又促生出怎样的“新玩意儿”。

“这里是长沙人的文化自留地,长沙人来这里逛就像是去自家书房一样自在。”长沙博物馆副馆长李历松笑着说。

夏日的午候,长沙博物馆里人来参观的游人显得悠闲自在:有老俩口结伴而来的,老头子正一副跟老太太“讲课”的架势;有妈妈领着孩子来的,小朋友“十万个为什么”问个不停;有学生戴着耳机,边看文物笔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的……

长沙博物馆的藏品以时间轴串联文物、人物、事件,有血有肉地讲述了长沙城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描绘了长沙人自己的喜怒哀乐。“更何况,这里藏着整个长沙城的镇馆之宝呢!”

有趣,让博物馆变网红

都说学历史的人“老派又守旧”,但学考古的又不一样,他们文能啃文言文、拉丁文的大部头,武能挖墓、解剖面不改色心不跳,与李历松接触后还要再加上一条:各种社交新媒体也“玩的溜”。

谈起是如何与博物馆结缘,李历松开玩笑地说:“误打误撞,考了个古。”当年李历松高考是县里的文科状元,在填报志愿时,他选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考古专业,理由是当时这个专业在全国独此一家,在湖南只招一人,此专业必定非常牛。“现在看来我的逻辑是对的,不过那时候看似乎超有点超前。”李历松说。

虽然学考古,李历松却很爱接触新鲜事物,如今他不但是“微信达人”,喜欢用新技术来传播博物馆文化,更乐于看到博物馆网红化。  

在李历松看来,博物馆网红化代表着受众对博物馆的接受度在提高,是对博物馆文化活力非常好的认可。“网红化只是第一步,它是推广和传播手段,目的是把大家吸引过来,第二步才是引导大家了解这些藏品背后的内涵。博物馆建得高大上,里面的藏品冷冰冰,无人闻津也是假的。”

“玉出山河——南阳地区出古玉精品展”

不久前,长沙博物馆的二楼举办了“玉出山河——南阳地区出土古玉精品展”,李历松找到了一位专拍摄博物馆藏品的微博“大V”,透过他镜头下的新奇视角,发掘了这些玉器新奇有趣的角度,让这些几千年前冰冷的玉器变得有人情味。这组照片一经发出,相关的话题在微博上突破了千万浏览量,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合影打卡。

玉覆面

绘在瓷片上的长沙精神

每一座博物馆,都拥有一两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藏品,它们也是人们争相合影打卡的网红道具。

商代象纹大铜铙

按传统的理解,“商代象纹大铜铙”称得上是长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通高103.5厘米,重221.5千克,造型之精湛,气势之恢弘,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商代铜铙中最大的一件。它被摆放在长沙博物馆“古代史展厅”中的“青铜之乡”部分,在一圈青铜器的包围下处于绝对的“C位”,甚至长沙博物馆的建筑外形也是由大铜铙的形象转化而来。

商代象纹大铜铙处于绝对“C位”

不过在李历松看来,所谓的镇馆之宝,并不是单指某件藏品,而是长沙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论是象纹大铜铙还是四羊方尊,我觉得都还不够,我们的镇馆之宝应是‘长沙精神’,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长沙窑。”

长沙窑瓷器

李历松感叹,长沙窑产出的瓷器并非价值连城,但它饱含着湖南人敢为人先的尝试。几千年前的长沙人就展现出了包容开放的心态,利用简单的瓷器完成了“出口创汇”和“价值输出”。

当年长沙窑瓷器出海的情景

“敢为人先的精神随着长沙窑烧制的各色器物融入我们的生活,渗入了每一个人的基因。所以说这些瓷器是镇馆之宝当之无愧,称之为‘镇城之宝’也无妨。”李历松说。

长沙窑瓷器

博物馆成情感交流聚集地

“现在喜欢逛博物馆的人多了,但是很多人还停留在‘赏奇观’的角度。博物馆不止是展示物件,更应该是公众与藏品感情交流的地方。”李历松感叹,像土尔其的“纯真博物馆”是与小说家帕慕克小说同名的私人小型博物馆,有趣的是小说的内容均是虚构,而帕慕克却根据小说内容为它找来了一些真实的藏品,这些藏品到底算是真还是假?着实耐人寻味,但在2014年它却是全欧洲博物馆年度奖的得主。

纯真博物馆

“博物馆不仅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更应该是新文化的发生器。”李历松认为,很多观众只把关注焦点停留在“物”上,忽视了其背后的内涵和价值,这对于博物馆来说有点可惜。

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铜戈

如今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博物馆游的热潮,来长沙博物馆参观的还是以本地人为主,李历松认为这是个好现象,博物馆既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同时也是为社区服务的机构。“当地人已经把逛博物馆当做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我们很欣喜能融入大家的日常,他们在这里寻找知识,寻找城市的根。”


责编:陈莎

来源:Top趣旅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