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9-07-11 21:28:42
用爱奏响乡村教育的乐章
——记邵阳市首届名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李美华
新湖南客户端7月11日讯(通讯员 姜婷)她像一颗种子,扎根小学教学教育工作31载,用自己的满腔热爱,推动着乡土教育的发展;她像一束光,在信息时代,用网络工作室、小学语文工作坊的形式,带领青年乡村教师茁壮成长,在省级竞赛舞台获奖无数……她,就是湖南省特级教师、邵阳市首届名师、邵阳县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李美华。近日,笔者特意走访了李美华。
李美华教学思想质朴,对教育的理解就是“爱”。从教31年来,她一直践行着爱的教育。做教师时,“三读三心”是她爱的标志,培养学生读书学习的耐心、恒心和自信心;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后,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她爱的延展。她每年都要给定向委培教师、特岗教师、招考教师上岗前培训课,每期都要开展“教学调研”“推门听课”“送教下乡”活动。
2014年,正值湖南省教育厅电化教育办公室组建湖南省网络名师工作室,李美华想如果能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更能充分发挥一线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6年,她成功创建了“湖南省李美华名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平台,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五大知识领域,手把手带着教师一步一步开展教学研究。
在开展教学调研中,她发现农村教育质量差,根源在低年级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低年级基础不牢问题出在课堂教学太随意,特别是识字写字教学,高耗低效。怎么规范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联系实际,她在“情境教育”的启发下,她觉得“情”和“思”两个字可以概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于是她确定课研主题为“以情促思,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组在不断实践中赋予“情思课堂”内涵和外延:“情思课堂”指教师借助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以情促思,发展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其中“情”外延包括语言情境、生活情境和媒体情境等,“思”包括由学习汉字的音形义,并由此关联字词句段篇而产生的自然语言思维,到在积累过程中产生记忆反射思维、构设性及重构思维,甚至包括序列思维等等。
为把“情思课堂”研究成果直接推广到各乡镇教师的教学课堂,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2018年李美华担任“湖南省邵阳县乡村教师工作坊小学语文工作坊”坊主,成功实现了“坊室对接”,利用工作坊线上线下研究相结合,推动全县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艰辛的付出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她和工作室骨干教师成功立项5个省市级规划课题,乡村教师工作坊成绩第一、名列省级A类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湖南省备课大赛”“湖南省微课大赛”捷报不断:姜婷、谢文芳、李伉、李玉先后获得部优奖,蒋丹获“湖南省青年教师小学语文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李伉获得湖南省小学语文第二届团体会员单位年会研讨活动一等奖,李聪获得湖南省小学语文第三届团体会员单位古诗文教学一等奖……一批青年教师,在她的带领下脱颖而出,成为邵阳县小学语文教育的新星。
责编:张笑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