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2019-06-17 10:22:04

原标题: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水上的平凡一天。摄 / 吴越

- 图书君语 -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和恐怖故事里的湘西

简直是两个平行世界

湘西,是个同时存在于真实和想象中的二重空间。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湘西是一片具有独特地理空间与地域文化的整体区域。长久以来,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民俗对来自各方的游客和归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摄 / 李永生

从行政区划分上来看,湘西指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的地形是一个以山原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并向西北突出的弧形山区。巍峨的雪峰山和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著称的武陵山代表了湘西山峦的基本样态,雪峰山以西的沅水、灃水和酉水滋润了整个湘西。自古以来,青山碧水与依托其上生活的住民皆怡然自得。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湘西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湘西则涵盖雪峰山以西的传统湘西地区。图 / 《地道风物·湘西》

说起湘西,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些颇有张力的词汇:赶尸、巫蛊、凤凰、土匪、沈从文……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白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文化。

而沈从文、黄永玉……不同领域的大师,让湘西在另一个抽象的维度上永存。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山水塑造了湘西人所居住的错落有致的村落,正是这样的场景,我们现在称之为“湘西”。摄 / 李永生

湘西能成为湘西,很大程度要靠沈从文先生。他自幼在湘西生活,其文风颇受湘西素雅环境的影响,《边城》《龙朱》《长河》《湘西》……沈老加深了“湘西”的概念,以格调古朴、含蓄而唯美的语言写着属于湘西的风景和故事。

沈老笔下的湘西是作家带给读者的美好梦境,但它的原点却是沈从文自幼生长的秀丽水乡。

回到湘西

“满江的橹歌,轻重急徐,各不相同又复谐和成韵。夕阳已入山,山头余剩一抹深紫,山城楼门矗立留下一个明朗的轮廓,小船上各处有人语声、小孩吵闹声、炒菜落锅声、船主问讯声。我真感动,我们若想读诗,除了到这里来别无再好地方了。这全是诗。”

1934年初,得知母亲生病,沈从文从北平回到故乡凤凰探望母亲,来回一月有余。在漫长的旅途中,沈从文几乎每天都给自己的妻子张兆和写信,记录着沿途的风土人情和自己的见闻感受。

同年4月起,游记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这就是他日后的代表作、散文集《湘行散记》。1991年,其子沈虎雏将他生前并未公开发表的湘行书信,整理成为《湘行书简》并出版。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沱江上的虹桥联通了河流两岸,对湘西人民来说河流不是障碍,是生活的一部分。摄 / 李锋

从桃源去往凤凰,现代人可以坐上九个小时的火车,或者沿杭瑞高速(G56)驾车六小时即达,而沈从文却要沿着沅水上行,在船上颠簸过数日的光阴。一月十三他乘坐的船只从桃源起航,二十二才到凤凰,在摇晃的船上,沈从文闲下来的时候就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写河流上缓慢漂过的湘西。

这支笔和这双眼所记录的一切,都不是公开的稿件,而是带着爱意的分享。几乎每一篇信件,沈从文都要提起“如果你在这里,和我一起看该有多好”诸如此类的话。沈从文不仅为她写信,还会画下沿途的风景,比起见诸报端的评论《湘行散记》,《湘行书简》更像是浓情蜜意的信笺。湘西寂静的夜和清冷的雪,也因为信笺两端的绵柔而变得温和起来。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用桐油漆上的老房子,挂满经年累月的生活,透露出湘西特有的平和与沉稳。摄 / 田薇

他曾经这样评价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所蕴聚又如此丰富”,他对这里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多年之后,我们仍旧能从文中读出这一层淡淡的光晕;迫切想要与爱人分享的愿望,让沈老笔下的湘西,愈发动人。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湘西人独特的生活,因为被人见证着而有了另外一种独特感。摄 / 李锋

湘西的沅水、澧水等多条河流支撑起了湘西人民的生活和交通。李白有“问道龙标过五溪”一句流传,“过五溪”指的就是湘西地区著名的五条溪流,即武陵山区与雪峰山西部一代的沅水、灃水和酉水流域,沅溪、武溪、酉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

《湘行书简》里,沈从文用最真挚的感情和最明澈的语言记录的,正是湘西的河流风景和沿途那些“水上人的言语”,也是他眼中最美和最真实的湘西。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夕阳的光线洒在江面,时间在这里仿佛是静止的。摄 / 尹忠

渡河入林

夜泊曾家河,水中的船像摇篮一样伴旅者入眠,夜色中传来动人的歌声,“我相信你从这张纸上也可以听到一种摇橹人歌声的,因为这张纸差不多浸透了好听的歌声!”他这样写道。那样好听的歌声,会不会让人梦中又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呢?

历史上,湘西地区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楚辞和巫风造就了这些把歌乐舞刻入血脉的民族,遍布的河流孕育了人们性格中单纯、清澈、灵动的因素,让他们的歌声更加动听。沈从文最著名小说的《边城》,翠翠、天保和傩送之间纯洁的感情正是以音乐为纽带。2008年,湘西的苗族民歌因其独特的旋律、自由而复杂的节奏、多样的演唱形式被评选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泊船夜宿,摇橹人的歌声和水声平分了江面与远山。摄 / 旷惠民

恬静的河流上安静也是彻底的,“一切声音皆像冷得凝固了,只有船底的水声,轻轻的轻轻的流过去。这声音使人感觉到它,几乎不是耳朵,却只是想象。但却当真有声音。”沈从文曾说起他年少时因顽劣被罚在仓库里罚跪,那时他便听着淅沥的雨敲打在屋檐上的声音让思绪天马行空,去想象雨滴碰到了屋顶上的哪块青苔,想象平稳的流水如何温柔地亲吻着小船,就像回到了某种远古的怀抱。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雨落在青石板和屋檐上的声音是动听的音乐。摄 / 尹忠

“两岸雀鸟叫得动人得很,我学他们叫,文章也写不下去了。……人来了,船来了,它便飞入岸边竹林里去。弄鱼人用一个大梆子,一堆火,搁在船头上,河中下了拦江钓,因此满河里去擂梆子,让梆声同火光把鱼惊起,慌乱的四窜便触了网。这梆声且轻重不同,故听来动人得很。”河里的一切,都是这样把恐怖、新奇同美丽揉合而成的调子,无形无定的河流确然该有这样的气质。

沈老对湘西风景的直接描写并不多,却都很有表现力,比如“群峰罗列,如屏如障,烟云变幻,颜色积翠堆蓝。早晚相对,令人想象其中必有帝子天神,驾螭乘蜺,驰骤其间。”沈从文心里的湘西山川风物,是“秀气而不流于纤巧”的,有着十足的魅力。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雪峰山。摄 / 尹忠

湘西冬天多雨雪,一直处于一种阴冷的状态。由于纬度的原因,湘西的树木在冬天并不都落叶,而是保留着一种灰绿的色调。烟云和雾凇让湘西的茫茫大山像仙境一样美丽,所幸水还是继续流动的,冬日的湘西,别有一种蛰伏的美。

人间冷暖

从少年时期起,沈从文就在不停地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能写出《八骏图》那样的辛辣讽刺,也能在《边城》里描绘温柔的歌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深刻地理解了“人”。在船上,沈从文所接触的人主要有两种,一是保障船只顺利运转的水手,二是两岸河街上的居民们。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湖南湘西托口古镇。摄 / 旷惠民

沈老很佩服船上的水手们,夸他们“甚至知道这河中有多少石头”,寥寥几笔便精妙地写出了他们划船的动作:“船在滩上时,就撑急水篙,左边右边下篙,把钢钻打得水中石头作出好听的声音。到长潭时则荡桨,躬起个腰推扳长桨,把水弄得哗哗的,声音也很幽静温柔。”

沈从文写他们唱歌,抓鱼,还和他们学一些野话,也记住了他们在疾风骤浪中搏击自然的场景。湘西的水手,真正和河流生活在一起,对河流同时有着爱人一样的熟悉和神明一般的敬畏。

水手的工作并不轻松,船要上大大小小成百个急水滩,而此时正是下雪的时节,“子子雪撒在舱板上船篷上如抛豆子”,上滩的船需要有纤夫在下面拉,为了两毛钱的生计,他们就要在冰冷的河水中拉上一天的船。尽管船走得很慢,但沈从文仍然不愿意为难这些人。他仔细问了水手们的生活费用,感叹人们悲惨的境遇。

他曾经深刻地思考过这些人的境遇,而这并不是简单的同情:“若不能在调查和同情之外有一个办法,这种人永远用血和泪在同样情形中打发日子,地狱俨然就是为他们而设的。他们的生活,正说明‘生命’在无知与穷困包围中必然的种种。读书人面对这种人生时,不配说同情,实应当自愧。”在沈从文看来,这些人的生命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庄严。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明清以来,洪江是湖南的重要商埠码头,当地百姓大多以行船运货为生,鼎盛时期船舶近千、桅杆林立,有船工一万余人,如今河运衰退,船工所剩无几。摄 / 欧阳星凯

至今,湘西的人们仍旧依靠河流为生,行船和捕鱼仍旧是当地人的生计,湘西的河流上已经建起了多座水电站,曾经滩浅水急的河流变得宽广沉静,纤夫这样的职业,正在慢慢消失在历史中。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唯一能和湘西水域中大大小小的滩涂急流相抗衡的,只有纤夫们的力量和神魂。摄 / 张谨

夜泊鸭窠围的时候,沈从文观察河边吊脚楼上的湘西居民们,“那些声音同灯光所在处,不是木筏上的牌头在取乐,就是有副爷们在喝酒,妇人们手上还必定带有镀金戒子。……我努力想去听明白那个曲子,却始终听不明白。我懂许多曲子,想起这些人的哀乐,我有点忧郁。”他把这一切视作纯粹的诗,是人与自然的契合与交融。

湘西的沿河建筑多是古朴的吊脚楼,它由古代的“干阑式建筑”发展而来,一般来说这种建筑的特征是下层架空,将上层用于居住,这样有利于防潮和通风。在湘西,依山傍水的吊脚楼不仅为湘西人遮风挡雨,也构建了他们生活和社交的重要模式。同时吊脚楼本身也是珍贵的建筑艺术,其中一些高达五六层的木质吊脚楼结构严密,不用一颗钉子,全靠卯榫结构进行嵌合。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湘西传统的侗寨中,曾经高耸如云的鼓楼,已经与时俱进地接入了电灯,放进了电视,成了寨子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然而传统的生活习惯在逐渐消失之时,新的事物也还没有完全地融入当下的生活,芦笙不再常常响起,电器尚未完全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在阴冷的冬天里,只有火塘和水烟是恒久不变的享受。摄 / 阮传菊

世代居于河畔的湘西居民本就是多样化的,他们当中有胆大心细的水手,也有精通染绣和织锦的苗女、神秘而严肃的傩面师等等。沈从文不止描写了们生活的表面,更试着去碰触这些自在而坚定的灵魂。

“数年前裹粮负水来在这高山峻岭修路的壮丁,每一寸路都是他们流汗筑成的。从百里以外小乡村赶来,沉沉默默地在派定地方担土,打石头,三五十人躬着腰肩共同拉着个大石滚子碾压路面,淋雨,挨饿。把路修好了,这些可爱的乡下人,知道事情业已办完,笑笑的,各自又回转到那个想象不到的小乡村里过日子去了。”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至今在沅水流域,许多渔民还沿袭着旧习俗,利用鸬鹚捕鱼。摄 / 旷惠民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苗族姑娘的银饰。摄 / 阮传菊

“这种人并不因为终日劳作就忘记自己是个妇女,女子爱美的天性依然还好好保存。胸口前的扣花装饰, 裤脚边的扣花装饰,是劳动得闲在茶油灯光下做成的。”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镜子里映出一场人生盛宴中最动人的片段——在出嫁前一刻,姑娘凝望自己即将出现在婚礼中的模样。个体的重要瞬间,构成了人间多彩的喜怒哀乐。摄 / 尹忠

傩戏、湘绣、花炮、凤凰纸扎、宝庆竹刻……这些独特的传统工艺被认真的湘西人们代代传承着,它们组成了我们观念中湘西的一部分。草木染是湘西的复杂手工艺,传统的蓝印花布需要精细的雕版制作和充满耐心的多次浸染,染色之后还要经过复杂的制作工序,一块漂亮的草木染手工布才得以成型。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令沈从文、黄永玉、张仃着迷的蓝印花布,就是在这样的一池蓝靛中染制出来的。摄 / 阮传菊

沈从文热爱着湘西的一切,那些秀美的那些淳朴的和那些神秘的都是他想用文字记录的对象。在巫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湘西的观感总离不开巫蛊一类神异的话题,沈从文毫不避讳这些话题,并试着以他对湘西的了解来向更多人解释这些事物,用平实的语言打破人们对巫蛊的偏见。

“新欢旧爱得失之际,蛊可以应用作争夺工具或报复工具。中蛊者非狂即死,惟系铃人可以解铃。这倒是蛊字古典的说明,与本意相去不远。看看贵州小乡镇上任何小摊子上都可以公开地买红砒,就可知道蛊并无如何神秘可言。”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在湘西,苗族“巴岱”(一种巫师)手诀往往与符箓、咒语合用。摄 / 张谨

在旅途的末尾,沈从文站在船舱后望着水面,“山头的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原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他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滑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透过沈老的文字,我们记住了这些勤勤恳恳的湘西人:“这些人的生活仿佛同自然已经相互融合,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人是如何渺小的东西,可是他们似乎比世界上的任何哲人,都要知道得更多。”

巫毒、凤凰和沈从文,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湘西?

湘西的地理特征有效延缓了现代文明的步伐,老一辈人们还保持着一些沿袭多年的生活习惯。图为洪江的老人在自家院内祭拜祖先。摄 / 尹忠

如今,沈从文故事的主角和她,他们的记录者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时光荏苒,当人们泛舟在沅水之上,或者徜徉在其两岸的时候,也许会想起,湘西的美景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也成为了湘西的一部分。

抬头远望,惟见水鸟掠水飞去,消失在苍茫烟浦里。

责编:陈莎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