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鸠占鹊巢”,巡察“利剑”还公平

  湖南日报   2019-06-17 10:17:11

原标题:公租房“鸠占鹊巢”巡察“利剑”还公平

——安化清理“问题公租房”始末

湖南日报记者 张斌 通讯员 龙焕明 贺文英 阳艳妮

“这里一年的房租,只有我们原来租房价格的三分之一哩!”

6月14日,记者走进安化县公租房小区明珠苑的一套住房内,只见一室一厅的房间干净整洁、一派温馨,身有残疾的低收入者李艳阳乐开了花:“租金压力没那么大了,感谢党的政策好。”

早在一年多前,李艳阳一家就向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提出了租住公租房的申请,但每次眼巴巴地去询问,得到的答复都是:“房源满了,没有空出的房子。”

今年4月,一场针对违规使用公租房的清理行动,在这个小山城拉开帷幕。5月中旬,在一名不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把公租房腾退出来后,李艳阳一家跟其他困难家庭一样,终于搬进了这个温馨的新家。

巡察直指“问题病灶”

公租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规范公租房管理、使用,事关国家民生领域政策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然而在一些地方,公租房却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私产”。去年以来,安化县纪委监委信访部门的信息系统里,就不断出现关于公租房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这引起了安化县委和县纪委监委的高度重视。

带着问题,去年10月,安化县委第三巡察组进驻县房地产管理局(现更名为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常规巡察,就社会上对公租房反映较大这一情况进行重点了解。

不巡察不知道,一巡察吓一跳。巡察组发现,全县公租房的分配和运营管理不规范,存在部分承租户不符合资格条件、租赁使用中有转租转借等问题。

“斩断背后的黑手,让公租房成为惠及困难群众的‘公平房’。”对此,巡察组将一批公职人员涉嫌违规租赁使用公租房的问题,向县纪委监委进行了交办。

严肃问责“鸠占鹊巢”

“坚决彻查!”面对巡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安化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靖华态度坚决。

今年3月19日,县纪委监委组织成立5个调查组,启动了调查。连续10多天白天黑夜“两班倒”,调查组很快掌握了有关情况。

针对查出的问题,安化县纪委监委严肃问责追责,并公开通报——

4名转租公租房的公职人员和4名履职不力的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被立案调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5名转借公租房的公职人员被给予组织处理;

28名不符合承租资格条件未及时退出的公职人员,被责令限期退房。

“你单位要举一反三,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执行《湖南省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和运营管理办法》,规范审核程序,严格准入管理,实施动态跟踪,健全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强公租房的监督管理……”4月,一纸措辞严厉的监察建议书从安化县监委发出,责成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进一步自查自纠。

严格清理还房于民

安化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立行立改,抽调精干力量组成8个清房组,对全县公租房的租赁使用情况进行“地毯式”清理,严查转租、转借、转让、空租和已购私房仍占用公租房等5类违规行为。

大家逐一上门核实承租人身份,先后清查租户2560户,清查率达100%,见面率达55%。

很快,通过对承租人的房产进行信息比对,211户有私房、不符合公租房入住条件的对象露出了马脚。对清查出来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该中心认真研究处置措施,及时跟进处理,不留漏洞。

大规模清理行动,对正在违规使用公租房的人员形成了强大震慑,一些之前企图躲避清理的违规承租人,纷纷主动到该中心申请退房。

“到目前为止,211户有私房的,已腾退公租房90户,重新安排住房困难家庭入住63套。”安化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刘建辉介绍,为更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对象,该县还在部分公租房小区加装人脸识别系统,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智能化管理。

“目前,我们中心正紧锣密鼓起草公租房管理和运营实施细则。今后,全县的公租房申请审核将更加严格规范,后续管理也将全面落实动态监管措施,彻底打破公租房使用‘终身制’。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立即收回房屋,将有限的房源真正用于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问题。”刘建辉说。

责编:张云龙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