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先锋书店 2019-06-27 09:18:43

非洲是一个神秘的大陆,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的故事和文化。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她究竟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她有没有参与世界的文明进程?在“丝绸之路”中又扮演了何种角色?非洲的宗教和文化带有什么样的特征?非洲的未来又在哪里?
——————————
两位中国人抵达非洲的经历
[法] F.-X. 福维勒-艾玛尔
公元751年7月,穆斯林阿拉伯帝国军队与突厥叛军在现乌兹别克斯坦(Ouzbékistan)塔什干附近的塔拉斯平原大败中国军队。几千名俘虏被运往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驻地,许多造纸匠、织布工或首饰匠则在伊拉克安顿下来。在这些俘虏中,有一位名叫杜环的官员。
我们不知道他究竟通过什么方式被带着环游伊斯兰地区并返回中国的。762年,人们在广东重新找到了他。他编纂了一部题为《经行记》(“我的旅行”)的作品,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失传了,但幸运的是,其中的几个片段保存了在当时的一部中国百科全书中。

其中一个片段谈到了一个叫作摩邻国(Molin)的国家,当地住着黑人。他们不种大米和谷物,也不种植草和树木。那里的居民用鱼干喂养马匹。再往里走,是一片山区,那里住着穆斯林和东方基督徒。人们通过切开颅骨的方法治疗腹泻。
如果这个国家不同于前一个国家,那么可能被称为老勃萨(Laobosa),我们可以在这个名字中辨认出阿里- 哈巴沙(al-Habasha)这个阿拉伯语的词汇,这个词表示非洲之角地区,法语中的阿比西尼亚这个名称就来源于此。如果真的是这样,确切地说,摩邻国也许就是厄立特里亚和苏丹的海边低地。但这些仅是猜测而已,我们只能说这些猜测符合这个片段的描述。
如果杜环想描写今天被称作埃塞俄比亚的地方,那么他提到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存在就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在整个中世纪都生活在邻近社区。但是,我们无法进一步确认这些地方就是埃及或努比亚;或者是那时刚被穆斯林阿拉伯军队征服的全部或部分北非地区,那里直至12世纪还住着没落的基督团体;或者可能是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教发展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督徒、犹太教徒与穆斯林都共同生活在那里;或者是索特科拉岛这座驻守在亚丁湾入口的阿拉伯海岛屿。
杜环叙述的片段也许是中国直接认识非洲的最早证据。

从唐代(618—907)到元代(1260—1368),中国资料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非洲的间接信息,更确切地说,是关于非洲之角与印度洋非洲海岸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中国对非洲的认识,甚至还可以归纳出中国船队令人难以置信的航行范围,这些船队被认为绕过了好望角,甚至可能到达了美洲。许多东非考古遗址中都出现了青瓷与白瓷的碎片以及中国的钱币,但是,就此断定中国商人会定期前往东非也过于武断。
因为从文献中可辨别的国名的名称构成形式来看,这些信息都是从阿拉伯和波斯的中间商那里获得的,他们从8世纪起就在广东有一个团体。所以,中国瓷器不是通过公海的小帆船上被运往东非海岸的,而是通过波斯湾或亚丁湾的穆斯林商人的桑布克(sanbûq*)船上被运过去的;关于非洲的信息沿着西南季风的方向,抵达中国。
中国似乎很晚才有与非洲被证实的直接联系,直到明代(1368—1644)才发生。这是一次官方的联系,且阵势十分浩大。1405年—1433年,宦官郑和,中国船队的大将军,一位穆斯林,向中南半岛方向先后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印度尼西亚,甚至更远的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非洲的印度洋沿岸。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相信这些远征是和平的。
但至少可以说,远征本该是具有威慑力的——一个船队少说也有一百多艘船,比15世纪末的葡萄牙大帆船大两三倍,有的甚至大好几倍,总共承载了两万到四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军人。正如研究专家所说,远征的目的也许是“为后宫妃嫔采购”,采购香料与油膏的原料、异国动物的羽毛和皮毛、动物的角和珍贵木材。毫无疑问,远征的目的还在于记录这些奢侈品的来源和供应渠道,这些已进入中国市场几个世纪的奢侈品可能会一下子倍受青睐。

最后,远征的目的还在于获得当地君主对中国皇帝臣服的表示,尤其是派遣使臣,进贡礼物等,不管君主们是否心甘情愿。
郑和曾两次到达非洲,一次是在1417年到1419年(第五次航行),另一次是在1421年到1422年(第六次航行)。更确切地说,他到达了竹步(Dju-bo),这是一个未知的地方,也许位于现索马里朱巴河(Juba)河口;到达了木骨都束(Mu-ku-tushu),即现在的摩加迪沙,以及卜喇哇(Pu-la-wa),即现在的布拉瓦,这两个地方位于索马里;也许还到达了肯尼亚的马林迪(Malindi)。不幸的是,远征的官方报告也失传了,在1480年军队与宦官的党派斗争中被毁。
不过,侍奉郑和的人留下了几段个人叙述。还保留了一张长地图,其中描绘了所经地区的沿海地带。这幅地图要归功于远征中的穆斯林翻译官马欢。另外,明代编年史提及了一些相关内容。而且,郑和为了答谢上天恩泽,亲自在两座妈祖庙的石头上刻下了举世瞩目的碑文。妈祖是“天庭的夫人”,海洋的保护神。这两座庙位于扬子江口,是远征的出发点。
(本文摘自《金犀牛:中世纪非洲史》)
责编:刘瀚潞
来源:南京先锋书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