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渡二线船闸跨上游引航道特大桥钢箱拱顶推精准就位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6-10 10:45:18

6月6日,是每个奋斗在二航大源渡项目上的职工经历过的最难忘、最特殊的日子,中交二航大源渡二线船闸跨上游引航道特大桥钢箱拱顶推精准就位圆满成功。

据悉,特大桥是大源渡二线船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主跨钢箱拱长168米,宽13.9米,位于湘江衡山县永和段,跨越繁忙的湘江航道。桥型方案综合比选多种结构形式,最终选择了现代与传统结合的的钢结构拱桥,与两岸道路平交,新彩虹桥的桥拱颜色选用富有古典气息的中国红。

新彩虹桥建成后,将成功连接衡山、衡东两县,打通一条对外联系的生命线,成为两县地界上的重要地标性建筑,承载着重要的交通、景观及生态环保等功能。项目遵循自然生态,以打造“国优工程”、“品质工程”、“平安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为主旋律,与一线船闸相协调,形成立体的空间序列。

勇战“拦路虎”,聚焦难点,逐个击破

然而在施工进程中,种种不利因素日益凸显。首先第一个难点在于,不同于在普通江河之上架桥,在航道上建桥,除了面临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阻碍,还要保证来往穿梭于航道内运输航船的安全。那么如何保证施工过程中航道内航船的安全行驶?如何保证不污染航道内水质?其次,大桥处于人口较为密集的村口,复杂的人文社会环境给施工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和不确定因素,犹如埋下的定时炸弹。那么又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使当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过河外出不受影响?

据中国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9年1月以来,湖南省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过程持续时间之长为1951年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日照时数创历史同期新低,降水日数突破历史同期位列第二。阴雨日数之多、日照之少,为历史罕见。汛期提前,洪峰随时到来……无法抗拒的极端的天气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克服极端天气的巨大影响?这一个个揪心的难点和问题犹如一匹匹“拦路虎”挡在我们面前,凶相毕露,险象环生,在考验着二航大源渡项目团队。

然而二航人从不会被眼前的困难绊住手脚,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既然注定要打,二航人奉陪到底,打个痛快,打个彻底,打个赢!

方法总比困难多。以项目经理唐宏斌为首的项目班子成员,凭着二航人临危不乱,能打硬仗的精神,从千头万绪中抓主要矛盾,遵循策划先行,从优化方案着手,从而挣脱“枷锁”跳出瓶颈。

配好科技“金钥匙”,精准发力,高效部署

在专家论证会上,唐宏斌指着施工图说道“首先,我们要克服复杂的人文、社会、地理因素的制约。突破航道上架桥施工的限制,减少对航道的影响,克服村落密集人口的干扰,我们就必须打破常规思路,另辟蹊径,占据主动,突围出去”。在经过同业内资深专家的反复论证和深入探讨后,在业主和监理单位大力支持下,最佳施工方案最终敲定,采用“一跨过河”的形式结合“异位拼装,整体顶推”的方案,在岸上搭建拼装平台,在平台上对跨大桥整体拼装,拼装完成后进行桥体整体顶推过河,规避汛期对梁体拼装的影响。方案优化后,施工相对之前更简单了。极大地减少了水上作业量,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同时也保证了焊接质量,规避了相应风险。拼装更高效,组织更有利,安全更可靠,可谓一举多得。

有了方案的指引,仿佛给前行征战的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启动“白加黑”模式,日以继夜,风雨兼程

二航船闸施工技术水平在全国水工领域牢牢占据领先地位,作为行业的领军者,项目团队胸有成竹,有了方案领航,实力作保障,振奋人心的“攻坚战”号角正式吹响。5月22日,大源渡二线船闸跨大桥钢拱成功合龙,在成功拿下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战斗节点”后,为接下来的顶推施工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

由于跨大桥顶推施工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项目部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会,进行了详实的顶推计算,精确掌握各项控制点,以确保顶推顺利完成。

为了赢得主动,为接下来的通车施工争取更多的时间,项目部启动“白加黑”作业模式,严把质量关、安全关,24小时不停工、不返工、不窝工,一鼓作气,直到顶推施工精准就位圆满完成为止。

桥梁整体顶推场地施行封闭式施工,采用800吨智能步履式顶推设备进行多点同步顶推,每个顶推临时墩上布置6台步履式顶推器,最多时采用6个顶推器24小时不间断同时顶升,保证桥梁顶推平稳顺畅。在项目建设部和三湘监理的高度重视下,在同武港院及分包单位的通力合作下,5月31日下午2点,充分调试一切准备就绪后,跨大桥顶推施工平稳推进0.8米,虽然是一小步,却是整个顶推施工成功迈出的历史性的第一步。

中洲岛的夏天,来的任性,猛烈,让人措手不及。湖南的当地民谣唱道“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这里的温度像坐上了过山车,直上直下,前一天还是暴风骤雨,第二天马上烈日炎炎。室内永恒的27度,恐怕无法感受在施工现场的工友和同事们的煎熬,烈日烘烤着平坦的水泥地,地表温度直逼50摄氏度,像一个蒸笼倒扣在身上,地面匍匐的热浪翻滚着包裹全身,汗水浸透衣背,豆大的汗珠一次次遮住了眼帘模糊了视线。然而,烈日的“残酷”无法抵挡二航人抢占“桥头堡”的决心。

项目负责人带队整天坚守施工现场,一刻不松懈,一刻不马虎,与施工人员同吃,同劳,一起加班到凌晨4点。项目生产副经理伍星说“虽然我们没见过科比口中凌晨4点的洛杉矶,但是我们的项目负责人,我们的工友们见过凌晨1点、2点、3点、4点的大源渡……大源渡的深夜和凌晨,除了满天星辰,还有灯火通明,除了焊枪喷洒的耀眼火花,还有机器车辆的轰鸣”……

这些星光足以点亮昏黑的穹顶,穹顶之下的项目团队,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时间赛跑,终于在6月4日,顶推施工进度冲上了最高峰,“截止下午五点,这一天向前平稳推进整整29米”!日顶推施工达到29米,刷新了之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在其他项目创造的日顶推施工24米的记录。QQ群里传来的好消息,让每个坐在电脑前的职工欢喜雀跃,忍不住互相击掌鼓励加油!

成功抢占“桥头堡”

离终点还有,3米,2米,1米……最后一公分……“大源渡二线船闸特大桥钢箱拱顶推精准就位圆满成功!”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 6月6日上午10点28分,在经过了六天七夜无硝烟的“攻坚战”,共计287轮次的的顶推施工后,由湖南省水运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大源渡二线船闸跨大桥全部顶推到位,成功跨越湘江永和段!

项目经理唐宏斌对记者说道“该节点的顺利完成为年底船闸高质量建成通航,打造平安工程、品质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项目属于交通运输部、湖南省重大水运建设项目,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湖南省对接长江经济带重点建设项目。大源渡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及鱼道工程为项目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9年9月高质量建成通航,整个项目计划2019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顺接已建成的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即湘江株洲航电枢纽至城陵矶281公里),湘江蒸水河口至城陵矶河段航道全部由1000吨级三级航道全面提升至2000吨级二级航道,株洲、大源渡航电枢纽船闸年通过能力均由1260万吨提升至3710万吨,对促进湖南省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湘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湘江沿江产业布局、船舶大型标准化、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现通江达海新格局、湘江鱼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支撑保障。(通讯员吴相雅)

责编:周听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