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网红美发师” 十年坚守用“美”回报社会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5-01 14:34:1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日讯(杨康师)说到五一劳动节,人们会自然的把五一劳动节和劳模连在一块。印象中劳模应该会是坚守在生产一线的矿工、修路工人、清洁工,而今天我们采访的对象张博却是位“90后”美发师,通道一家“网红”美容美发店的老板。

初入行业 吃过不少苦

“我做美发师纯粹是出于兴趣。”张博说,他从小就是个“爱美”的男孩子,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理自己的发型。高中时,他迷上了一档造型节目,每期必“追”,节目里的发型师做的头发实在让他佩服。

就这样,做美发师的想法在张博心里慢慢发了芽。“我高中时学习成绩一般,靠读书确实很难超越别人,想着能不能做自己喜欢的美发行业,另辟蹊径。”每当张博向父母透露这个想法,就遭到了反对,父亲觉得做理发行业没有前途,只有读书才有前途。

高中毕业的第二天,张博收拾好行囊,不顾父母反对,带着梦想去广州打拼。凭借着在这一行定要做出成绩的坚定信念,加上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张博便学成出师。其间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坎坷,比如初入行做洗头小弟时,一天洗三十四个头;到开始学习理发,一天练习手握剪刀几个小时之后两臂持续肌肉酸痛…… “我从未想过放弃。”多年刻苦学习、钻研技艺,从最底层的洗头工学徒开始踏踏实实走稳每一步,终于2013年时,他在广州佛山拥有3家美发直营连锁店。

为了爱情 选择重新开始

张博是湖北荆州人,而妻子是湖南怀化通道人。“那时候我年轻气盛,急于店铺扩张,压力很大,我有想过放弃的,是我的妻子一直鼓励我,让我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路。”张博说,落叶总要归根,父母尚在不远游,异地婚姻总有一个在外地,他相信老婆的性格,毅然决定跟她回老家重新开始。

回到通道后,张博开了一家私人工作室。因技术精湛,价格优惠,慢慢地在县城小有名气,客源也越来越多。“也是机缘巧合,当时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美发手艺人,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在通道做一家规模大一点的美发店,于是就有了通道唯一一家潮牌美发沙龙‘MG•石’。”说到这里,张博突然腼腆了,他说初到通道被这边淳朴善良的民风所深深吸引,心底一直有一个想法,立志要为通道女性创造一个更好的美发体验,享受跟一线城市一样的自信女人风采。在妻子和团队的支持下,现已初具规模,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热情服务 感恩回馈

十年的努力,有了这些成绩,张博并没有骄傲,即便现在已经是股东之一,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为顾客服务。

上午十点左右,还是其他理发店刚开张不久的时间,店里早已是门庭若市。
“我是特地来找托尼张理发的。”一名年轻女性顾客说。在了解了基本信息和需求后,张博开始了他的“创作”。

工作时的张博全神贯注,梳子和剪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飞,一连串娴熟的动作之后,一款当下流行的“辛芷蕾同款”便成型了,顾客连连称赞他高超的手艺。

而像这样的顾客还有不少,每次来理发时都指定张博。日积月累,如今指定让他理发的顾客不计其数。据笔者了解,在这些顾客当中,很多都是在大城市工作,特意等到放假回家找张博来设计发型。

此外,张博也十分热衷公益事业,每季度都会坚持带领员工去到偏远的乡村提供“义剪”服务,特别是上门为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免费理发。张博说,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为他们付出我们的爱心,感觉一切都值得。

不断追求细节 做匠心的手艺人

“在我看来,手艺人的核心就在于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在此基础上突破自己、有所创新。”张博说他现在的小有成就是注重细节。

“每一位客人的需求,我都会尽可能做到完美;每一项规则和标准,我都牢记于心。”张博对细节的追求,其实就是“匠心”的体现。他说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需要薪火相传。近年来,张博每年都会带一到两名徒弟,除了在工作中给予帮助,生活中对徒弟也非常照顾。“要勇于吃苦,吃过苦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甜的。我们是手艺人,是靠技能吃饭的。”他总是这样勉励新入行的年轻人,如今国家重视技能的培养和发展,美容美发行业更应倡导“工匠精神”。

张博和团队执着专注地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艺,他们全心全意用“美”来回报社会,用“匠人精神”来回馈时光与岁月。

 

责编:杨康师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