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空心菜“酸”,各家都有绝技

  潇湘晨报   2019-05-05 07:52:19

从卖菜阿姨手里接过那把绿油油的空心菜时,我的心里也染上一丝淡淡的喜悦,只因那位两鬓霜白的阿姨脸上的笑极富感染力,她热情地向我招呼道:“这个菜好哦,又嫩又甜,买一样得两味!”

想想,的确是这样,一根长长的空心菜,叶儿窄长、菜梗中空,用拇指指甲轻轻一掐,那一包嫩绿的汁水慢慢往外渗。将菜叶摘下清炒,菜梗切段“拌酸”,各有千秋却同样开胃下饭,入口的是春夏之交里最清新的一缕鲜美。

其实,“空心菜”只是这种菜的一种叫法,它的中文学名叫蕹菜,在江苏、四川一带人们叫藤藤菜,湖北人叫竹叶菜,广东叫通菜,名字五花八门。

在家乡也曾在乡间的田地里见过被大片大片栽种的空心菜,绿意盎然,一根根挺立在半湿润的深棕色土地里,瘦长的身体宛若一株株微型的竹子,有风吹过时便摇动起来,哗啦啦抖起一场仙境般的梦。如果恰好遇到带着晨雾的早上,站在菜地里,在脑袋里想象着,自己是个拇指大小的小矮人,应该可以在这片满是空心菜的“林子”里奔跑、游玩个过瘾。当然了,空心菜开花的时候也是很美的,一朵清纯的圆形白花缀在枝头,有时候还添了几分淡紫色的“花边”,水灵灵地盛开着,吸引了几只调皮的蝴蝶或者蜜蜂来回穿梭其间,它朴素却始终不缺风情,有几分神似“朝颜”花的样子,羞羞答答让我心动不已。

儿时在家乡常吃空心菜,摘空心菜叶子洗净与蒜蓉清炒仿佛已是乡亲们料理它的固定搭配,而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将那脆脆的菜梗拿来“炒酸”。千门千户,千种“空心菜酸”滋味。我的母亲最喜欢将空心菜梗稍稍切碎,热锅凉油放盐翻炒,等到菜快熟的时候,加点酸菜,然后细切一点紫苏叶丝一起撒入锅中,再翻炒几下立马出锅。翠绿的菜梗遇酸变黄,是那种明晃晃的亮黄色,深紫的紫苏渗出一抹紫红,菜梗咸、脆、酸、甜,用一只雪白的菜碟盛了端上桌,盘底的菜汁颜色煞是好看。抱碗喝粥吃空心菜“酸”,举箸夹菜不忍停手。

到了我去舅妈家吃饭的时候,又吃到了空心菜“酸”的另外一种滋味:舅妈炒这道菜,前面放油盐炒菜梗的步骤大略与我家的相似,然后到了后面,她撒的是白醋,又拿起几只番茄剁碎、捣出一层红通通的酸甜汁水,这才淋入锅里,番茄自带一种鲜味,犹如一种天然的味精,这道用番茄汁炒出来的空心菜“酸”在一瞬间升级,那味道,只能说一句:过瘾。

这些年来,远离家乡,独自在外,买空心菜,炒空心菜“酸”,犹如一滴水般渗透我的日常生活,一把空心菜从没有让我失望过,怎么炒都好吃。可是,我老是觉得,那一盘美味吃到最后,肚子是填饱了,心却空荡荡的。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我忙里偷闲回乡探亲,在踏上故乡土地的那一刻,闻到老家厨房里飘出的那股熟悉的炒菜香味,我的一颗心终于安定下来。没错,只有在家乡尝到的空心菜“酸”的滋味,才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味。(文/甘婷)

责编:姚茜琼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