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男儿重意气 曾在洞庭湖边剔骨葬友

  文史杂志   2019-05-27 11:29:26

李白出蜀后的人生轨迹呈现出三条平行线:一是继续求道寻仙兼游自然山川;二是干谒豪门,希冀辅弼帝王;三是一如故我,驰侠使气,实践行义侠客梦。

李白心中的侠客是重义轻财、重诺存交的。他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所作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便谈了刚出蜀一两年间所做的两件事: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与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朋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

其中,记录的第二件事,是与他一生中的重要朋友,即他在《上安州裴長史书》中提到的蜀中友人吴指南出游。李白应该在西蜀时就与他相识相知,意趣相投,彼此以兄弟相称。但李白与他是结伴出蜀还是在楚地邂逅,不得而知,但“同游于楚”,则是肯定的。他俩他乡遇旧雨,当然十分高兴,于是携手由北至南畅游荆楚,最远到达过苍梧(今湖南九嶷山及以南地区);又南折登衡山,游岳阳,畅游八百里洞庭,其乐融融。孰料二人正欲买舟东下金陵—扬州之际,就在洞庭湖边,吴指南却因病不治,溘然西去,令李白“若丧天伦”(如同死了亲弟兄)。时值炎夏,李白伏尸痛哭,接连好几天,眼泪流干了,继而溢出血来。路人无不为之动容而扼腕太息。凶猛的老虎也跑来守在尸首旁,真是“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周易·颐卦》)。但李白却置之不理,只管一个劲儿地独自悲怆,使得老虎无从下口,最后悄然离去。李白祭悼结束后,便倾其囊中铜钱,在洞庭湖畔租借到一间小屋,将吴指南的灵柩暂时寄放于此,然后,乘船前往金陵(今江苏南京),开始亡友未竟之旅。三年后,即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李白返回洞庭湖边查看吴指南遗体,发现亡友筋肉尚存,不禁悲从心来。他边哭边用随身不离的匕首一点一点地剔尽筋肉,将尸骨用湖水洗净,背在身上,一步一步地沿长江东北而上,一路上夙兴夜寐,尸骨不离身边,终于至达江夏(治今湖北武昌)。因为此时李白因“轻财好义”,已散光所有金钱,只得举债葬友,将吴指南安葬于鄂城(即武昌)东郊。此情脉脉,山水依依,“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朋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上安州裴长史书》)。

顺便指出的是,李白剔骨葬友之举,大约沿袭的是他以前的南方少数民族的“拾骨葬”或称“洗骨葬”“捡金葬”的作法,在考古学上则称为“二次葬”。夏鼐先生等学者认为,这起源于原始初民的灵魂不死信仰——灵魂能超越血肉永远存在。所以人死后,须待其血肉腐朽脱落,遗体成为干净的骸骨,才能作正式的最后埋葬,使其灵魂进入鬼魂世间。早在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代,二次葬习俗就已形成并盛行起来,如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大批二次葬墓,分单人二次葬和集体二次葬两种形式。其后,以男子为中心的二次合葬墓在南方出现更多。《隋书·地理志下》载荆州“蛮左”葬俗:“敛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该书又言:荆州“蛮左”“颇与巴、渝同俗”。李白将荆州“蛮左”拾骨葬“权殡”十三年的时间,改为三年,即与东北高丽民族葬俗相同。这说明李白不仅“受到南蛮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有兴趣。这与他出蜀后三年间接触到大量南北人士而眼界大开有关。当然,李白从中亚碎叶一路走来,对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也是不难理解的。

责编:廖慧文

来源:文史杂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