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设计会 2019-04-02 00:17:41
节目的开始,
先请大家。。大声朗读下面几个字!
额,这个这个。。这个。。
先别急着查字典,
看完文章你自然知道
先来瞅瞅这些字分别对应的是什么东东吧:
发现了吗
它们都一个共同特点
三条腿!
其实无论是这些三足青铜器,还是更早的三足陶器,它们虽种类繁多,但在古代基本都跟祭祀和“吃喝”有关:蒸饭的、煮肉的、盛酒的等等。。
然鹅~这些东东虽美,现在却只能摆在博物馆里供我们欣赏,毕竟从实用角度来说,现在很少有人会用陶器和青铜器当餐具了。。
那。。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古人创造了无数的文化瑰宝,
有木有可能从这里面出发,
设计出横跨东西方餐具的现代设计呢?
当然可以了!
而且。。已经有人把它给做出来了!
就是下面这一套摆件+餐具
这组餐具的名字叫 L+铸铁系列,它们的作者就是 L+品牌的创始人和首席设计师:李凤朗
李凤朗
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前 Lenovo 消费 PC设计高级总监;
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师和项目总负责人;
过去十年获得了包括红点奖在内的全球165个国际设计奖项。
2017年创办 L+Design 品牌,秉承“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现代设计”理念,探索文明延续的生活方式和现代设计。
在25年工业设计的从业生涯中,李凤朗老师一直对中国传统器皿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些器皿作为古人生活中的礼器和实用器,随着被使用而从新到旧、从生疏到醇厚,它们不仅是美好生活的永恒记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人对食物敬畏和感恩天地的恩赐。
此外,李凤朗也对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现代人使用的器皿做了很多思考。
他希望可以通过设计产品来改变或引导更多人发现美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时代的发展而顺应符合当下的语境和趋势,设计出真正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家居用品。
如何能够跨越不同的品类,并能够有全球语境下的共鸣?如何找到一个好的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呢?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传统三足的器皿为李凤朗带来了设计灵感。这种三足的设计不仅能成为器具的支撑、增加受热面积,其功能在后来也逐渐延展到一种与天地对话的符号。
(图片来自网络)
三足支撑是最稳定的结构,
特别是自然材料的桌面,都能很好放稳;
三足支撑,能够让产品悬空,并有悬浮的感觉,
让人产生不可思议的雕塑美感;
产品下部的空间也可以放置一些东西,
能能够提高桌面的使用效率。
于是
就有了这些设计草图和效果图
然后又有了这些3D打印的塑料模型,李凤朗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了尺寸和细节的反复推敲与调整。
最终的 L+铸铁系列成品总共有七款产品:
L+铸铁大盘
这是一个绝佳的承物器皿。
产品尺寸:320*320*58mm
净重:3kg
三足的支撑不仅致敬了传统文化,还适用任意台面或不平整环境。
它可以作为烧烤用具使用,在保持食物营养价值的同时,也能打造出最佳的食物口感~
此外它也能当盛用餐具使用,完成从厨房到餐桌的角色转变。既可以当餐桌主菜盘用:
也可以化身为水果盘和沙拉盘:
还可以作为生活礼器来应用,点缀家居空间。
不论是放在进门处当做放钥匙等的收纳盘,还是置于茶几、边柜作为装饰,它都会成为家中独特的风景哦~
L+铸铁附耳盘
产品尺寸:330*250*50mm
净重:2kg
在作为盛用厨具使用时,它可做西餐主盘、中餐菜盘。
圆球体的锅体内表面,很容易视觉测量锅体“少许”油量多少;可以在炖菜时把汤收到最少:
其最大的亮点是这个独特的附耳,它与锅体采用流线型曲线的连体设计。附耳的设计给用餐和生活创意提供了无限可能,比如它可以用来为不同的菜品盛放蘸料或雕花。
L+铸铁附耳锅
作为铸铁系列中最大块头的一位,这个家伙除了装的最多以外,也有着多元的功能,比如作为烹饪厨具使用。
产品尺寸:400*268*136mm
净重:4.69kg
同时,它也是一个绝佳的露营炊具。让你在户外野炊时轻松地烧水、煮饭和炒菜。
锅盖的把手非常方便抓握,它的支脚可作附耳气道开关。
附耳的设计不仅赋予把手新的功能,而且还能作为溢水存储。
铸铁附耳锅能最大化地释放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保持食物营养价值和最佳的食物口感。
它也可以种植更多的绿植或盛放更多的器物。
L+铸铁碗
橄榄型的主体加上三足支撑,创造了“悬浮”的造型特色。
产品尺寸:230*230*130mm
净重:3.4kg
节省桌面空间的同时,也表达了双手捧起的敬畏。
这个铁碗同样也有着多元使用场景。
作为盛用厨具,它可作汤粥、炖菜的盛器,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也可以是水果盘、沙拉盘或蔬菜盘。
同时它可以承托你家中的风景~
L+铸铁茶具
L+ 还有一套三足的茶海
产品尺寸:320*320*100mm
净重:7.38kg
总共为一盘四杯。
铁盘有着一个2.4L弧形盘体。
铁盘之上为一个优质层压竹板,健康环保,其表面覆有蜡层,方便清洁。
L+铸铁茶杯
三足托起橄榄型的杯体
产品尺寸:80*80*42mm
净重:250g
这个橄榄形杯体具有极强导热性,当茶汤在杯底流畅翻滚时,铸铁材料会让手指瞬间感受水的温度,避免水温过高对食道的伤害。
L+铸铁水杯
有没有想过。。喝水这件事情有一天也会充满仪式感呢?
产品尺寸:80*80*122mm
净重:720g
这个铸铁水杯除了可以用来喝水外,适合冲泡咖啡、奶、果汁等。
L+铸铁酒杯
这个酒杯比水杯小一号,
适合各式烈酒
产品尺寸:60*60*92mm
净重:350g
铸铁材料易于导热,可将杯子置于热水或冰筒中迅速升温或降温,提升酒的口感。
杯子家族大合影:
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组好的餐具。其形态简洁凝练、摩登感爆棚,却又浑然一体、意味深长。
铸铁材料的使用让每个器皿里外都没有任何缝隙,方便清洗。
最让人动心的是,它的功能又不局限于餐具。
那。。为啥要选择铸铁为材料呢?
其实,从历史和文化的属性上,李凤朗最先想到的是陶瓷。
从几大名窑到高级餐具的骨瓷,李凤朗都做了尝试,结果发现陶瓷材料很难保证跨品类器皿的三足的强度。。然后他又评估了不锈钢和玻璃,又发现它们无法满足厚重的文化感受和功能需要。
直到有一天,李凤朗突然想到:为啥。。不试试铸铁材料呢?
人类从很早就开始使用铸铁,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感,铸铁的热容量和均匀收容也是人类饮食文化里上千年的味觉记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铸铁锅具也成就了人类伟大的饮食文化和文明。
经过半年的选择比较,李凤朗最后在国内一家铸铁生产隐形冠军企业确定了铸铁材料和工艺。
材质特点
精选澳洲原生态铁矿材料
不含有害化学物质,
烹饪过程释放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和36种微量元素,传热均匀。
晶体微结构 一体铸造成型
铸造成型的微晶体结构最大化储热,保持锅体温度恒定。
食物不易烧焦,保留水分,从而确保食材最佳口感和营养。
极铁表面工艺
全球首创铸铁表面“极铁”技术,
大大提高铸铁表面渗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使用寿命可达百年,简单保养永不生锈,
无论烹煮还是爆炒,都不粘锅底,易清洁。
铸铁产品的表面纹理由做沙子材料的模具决定。为了让铸铁器皿的表面更均匀和细腻,李凤朗在世界最大的铸铁工厂三厦集团与跟工程师比较了数十种沙子。
他们将利用这些沙子做成模具,再生产出样品,反复比较哪种沙子能最好地表达产品的造型特征,表面更加均匀细腻。
考虑到铸铁是质地粗糙的一种传统工艺,如何能够表达出从器皿上“长”出来三足的感觉,李凤朗也进行了耗时持久的设计细节品质与工艺的对抗。
三足的三条棱线要在产品上凸显出来,同时要自然消失,这些细节需要在电脑上反复通过三维造型模拟,然后通过3D打印机还原虚拟的模型成为真实的造型,再做成手工模具,制作出真实的铸铁工艺模型。。
这样反反复复的工艺与造型细节的推敲,前后经历了八个月的时间。。。
另外,防锈是铸铁另外一个世界难题,整个 L+铸铁器皿与三厦集团联合开发了世界领先的超级植物油工艺。
通过自然提取的植物油,在特殊环境下,渗透的铸铁的毛细空隙,最大化阻止生锈。
在历经艰辛后,这套产品终于出炉了~
李凤朗曾做过七年的大学老师,我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许多学术思考的影子。
当古老的礼仪已不适合当下的生活语境时,如何顺应现代人的需求设计出更好的器皿,让餐具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他一直在苦心钻研的一个课题~
李凤朗设计的这组器皿沿袭了传统器物的设计理念,既有传承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完全打破了餐具的使用局限。
2018年,鉴于在文明延续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性层面的成绩,这组产品被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收藏。
也受到了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
有人说,没有好看的餐具,就相当于浪费了一身好厨艺。对此,我太同意了~
最重要的是,它们能激发使用者在生活中萌生出更多的灵感与创意,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第四届中日韩插花艺术交流展
责编:王铭俊
来源: 求是设计会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