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十问》,孩子们是这样回答的

  潇湘晨报   2019-03-16 07:29:54

一年前的3月14日,著名的宇宙学家、科普作家史蒂芬·霍金先生离世。霍金先生一生都致力于探寻关于宇宙和人类的大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宇宙如何开始?它背后的一切的意义和设计是什么?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超越人类自身缓慢的生物进化?他对这些问题沉迷终生,因为这些问题赋予人类以新的视野,如何看待自我生存的地球,如何看待整个宇宙。这些问题凝集成了霍金先生的遗作——《十问:霍金沉思录》(Brief Answers to The BigQuestions中文简体版),这也是他在生命中最后一年的一项工作。

“勇敢、好奇、坚定、战胜困难。我们一定能够做到。”霍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够知道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希望新一代对此感兴趣。

《十问:霍金沉思录》已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我们将这十个大问题,随机问了十几位读者。意外的是,在众多8至18岁孩子脑海中,这些问题仿佛并不陌生,甚至思考的条理也十分清晰,让我们难以置信,又深感欣慰。看着孩子们的答案,在宇宙中心的霍金,应该也会微笑吧。

撰文/本报记者储文静实习生易新亮

1.上帝存在吗?

——宇宙开始的方式是由上帝出于我们不理解的原因选择的,还是由科学定律决定的?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上帝啊,地球上肯定没有,如果有上帝,那他生活在哪个星球上呢?他的金刚不坏之身是什么物质做成的呢?我对此很是怀疑。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上帝不存在。宇宙的开始是由科学定律决定的。

龙雨(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若上帝不指人类现在未知的更高智能的生命,而仅指全知全能神的话,上帝不存在。宇宙的开始是科学定律决定的。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这要从“上帝”的概念入手,上帝究竟是拥有类似于人类生物体的意识存在,还是拥有更高维逻辑的生物?宇宙的开始有着无数种方式,也许是由自然间存在的规律决定的,也许是域外的文明的实验产物。人类无法理解更高级生物的思维,也无法判断上帝的存在,我们永远都是箱子里的虫子,突破不了箱子的纸壁。

霍金的答案:问题该是:“宇宙开始的方式是由上帝出于我们不理解的原因选择的,还是由科学定律决定的?”我相信第二个,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将科学定律称为“上帝”,但它不会是你遇到的并向他提问题的人格化的上帝。不过,如果存在这样的一位上帝,我想问他对任何像在11维中的M理论那样复杂的东西如何作想。

2.一切如何开始?

——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先是一团漆黑,然后发生一场大爆炸,物质极度膨胀,炸出了许多“尘埃”,尘埃变成了星球,形成了太阳系,接而形成了地球。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宇宙不一定是大爆炸来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很多原因而产生的。我想象的大爆炸之前还是现在这个样子,跟现在一模一样。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生一次大爆炸,我们的世界又会重来一遍。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也许是另一群生物的世界在像今天一样的发展。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能量潮汐中的潮涨,宇宙在能量潮汐掀起的真空气泡中产生。有文明通过计算机设计了整个宇宙,人在其中不过是一段数据而已。

霍金的答案:根据无边界设想,询问大爆炸之前发生什么毫无意义——就像问南极之南是什么一样——因为没有时间概念可供参照。时间的概念只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

3.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

——如果智慧生命存在于地球以外的其他地方,它会与我们所知道的形式相似,还是不同?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这可说不准。肉体生物可能没有,其他类型的生物可能有,火星上最有可能。它们有可能躲在冰盖下面,因为火星温差太大,极地冰盖下面可能藏着智慧生物。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我想宇宙中肯定存在着其他智慧生命,因为我们的宇宙这么大,不可能只有我们这个星球人类在生存。但可能形式不同,有可能只是一些小虫子而已。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存在,我相信有我们猜中了形式的外星人。也一定有我们从未想到过的。

邓瑗瑜(22岁,在校大学生):宇宙中是存在其他的智慧生命的。就像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能够探索到宇宙的边缘——太阳系、银河系,都还不仅仅只是宇宙的边缘,还有更广阔的宇宙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生命无尽,探索不尽。只要不断地探索,我相信就会发现其他的智慧生命。

彭腾(23岁,创业者):存在。虽然在宇宙中已经探索了很久还没有发现,但是我相信在更远的宇宙中,比如说平行宇宙中或者其他的宇宙中,一定存在其他的智慧生命。其他智慧生命也很可能和我们人类差不多,甚至可能有翅膀等其他我们人类所没有的。

霍金的答案:如果其他地方有智慧生命,那么它必须在非常遥远之处,否则此前它就应访问过地球。我想如果我们被访问过,我们就已经知道了,这就像那部电影《独立日》。

4.我们能预测未来吗?

——制约宇宙的定律是否允许我们准确地预测到将来会有什么发生在我们身上?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预期短时间之后的一些事情,比如我知道你几分钟后要给我提下一个问题。但是不能预期几年之后的事情,因为预测需要一些征兆,会显示一些迹象,现在还不能达到。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我觉得能预测未来。只要地球不毁灭,人类就会一直研究,就能研究出能够预测未来的方法。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不能完全预测,但近期的未来是可以预测的,虽然不一定准确。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不能,量子在还未坍塌时,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霍金的答案:简短的回答既是否定的,也是肯定的。在原则上,定律允许我们预测未来。但在实践中,通常计算都太难了。

5.黑洞中是什么?

——对于太空旅行者,跌入黑洞是否为坏消息?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有大团大团的星云,数不来的微流星、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小行星、陨石,还有光,黑洞质量极大、吸力极强,把各种东西都吸引进去了。黑洞有多大?人类从来没有测出过。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黑洞里面可能会是另外一个宇宙。如果跌入黑洞,不一定是坏事,是好事的几率也很小吧。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高质量天体。人体三维结构受到破坏,成为微观结构,人的意识会在黑洞中得到永存,但人的意识会无限延迟。

邓瑗瑜(22岁,在校大学生):黑洞就是演变到最后阶段的恒星,就像太阳也会随着一步步的发展,也许在几十亿万年之后,它也会成为一个黑洞。从哲学意义上来说的话,黑洞更像一个被孤立的存在。黑洞里面有的只是一些被黑洞吞噬的东西,各种宇宙中坠落的天体行星、卫星,还有我们的航天器。

彭腾(23岁,创业者):黑洞就是一个恒星,恒星爆炸之后形成的黑洞,所以黑洞里面应该什么都没有。黑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能量,一种引力的能量。

霍金的答案:绝对是坏消息。如果它是一个恒星质量的黑洞,你会在到达视界之前被制成意大利面。另一方面,如果它是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你将轻松地越过视界,但在奇点处被毁灭。

6.时间旅行可能吗?

——为时间旅行者举办派对有意义吗?你期待会有人出席吗?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目前是不行的,因为在时间里旅行,必须要加速到超光速,现在还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技术。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我觉得时间旅行是可能的。如果举办时间旅行者派对,我希望有人出席。这样来自未来的人就能告诉我们未来的先进科学技术,这样我们的发展就能更快一些。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可能。但为什么要办派对呢?如果真的可以为时间旅行者举办派对,科学家、有钱人以及吃瓜群众应该都会很关注。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可能。无意义。未来人类无法干预过去人类进程,否则人类的历史就会改变。而且,也许未来成为了微观中的生物,参加派对也就毫无意义了。所以我不期待时间旅行者的派对,也不希望有人出席。

彭腾(23岁,创业者):至少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甚至在以后都不可能。

霍金的答案:2009年,在我的剑桥龚维尔和基斯学院,我为了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为时间旅行者办了一个酒会。为了确保只有真正的时间旅行者来,直到聚会结束后,我才发出邀请。在聚会的那天,我坐在学院里期盼,但没有人来。我很失望,但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我已经证明,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能量密度是正的,那么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如果我的一个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会很高兴。

7.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吗?

——什么是对这个星球未来的最大威胁?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其实地球有很大的威胁,你有没有想过太阳爆炸那一天?太阳爆炸,会产生超级热超级酸的液体,依次从水星、金星,洒向地球,会让地球上的生物瞬间气化。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我们现在是能在地球上存活,但如果真的有比我们智商高的外星人,可能会发现我们,就会侵略我们的地球。所以外星人是对地球最大的威胁。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能!对这个星球最大的威胁是人类自身对地球的伤害。

邓瑗瑜(22岁,在校大学生):就我们目前这代人来说,是完全可能在地球上继续存活下去的。只要我们能够继续好好地珍惜环境。目前来说,地球应该还有五十亿年的寿命,在五十亿年之后,它就会膨胀。它在它的生命末期就会膨胀成红巨星,最后消灭在宇宙中。

霍金的答案:小行星碰撞将成为我们无法防御的威胁。不过最近一次这样的小行星碰撞大约发生于6600万年前,并导致恐龙灭绝。更紧迫的危险是气候变化失控。海洋温度升高会使冰盖融化并导致大量二氧化碳释放。这两种效应都可以使我们的气候变得像金星一样,但温度达到250摄氏度。

8.我们应去太空殖民吗?

——民用太空旅行的时代即将来临,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反正太阳不能去,太热了;金星不行,一堆氢云;土星不行,都是氢;木星更不行,“大红斑”随时可能把我们的太空房子卷走。只有飞出太阳系了,但是,我们的燃料够不够?氧气够不够?对了,我们可以考虑去月亮殖民,在月亮上面搭房子。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民用太空旅行的时代即将来临,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去很多星球,也可能遇到外星人。去太空殖民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去成功了,我们就可以多一个去处,而如果去失败了,很可能人类就会灭绝,被外星人毁灭掉。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不应该。不是所有的星球所有空间所有资源都是人类的,保护好自己的更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更了解太空,更相信科学,但风险也更大了。毕竟坐飞机也有风险。

龙雨(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应该。像新航路开辟一样让更多的人拥有体验、探索新世界的机会。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应该。地球统一,联合国成为唯一主权政府,地球与殖民星球产生争端与战争。意味着贫富差距加大。

邓瑗瑜(22岁,在校大学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在地球即将面临毁灭的情况下,是会有这种退路的。但是呢,还是希望人类能够在地球仅有的五十亿年寿命中好好地对待地球,延长它的寿命。因为大家都会有种故乡情怀,也希望大家在以后太空殖民之后不要想起地球更加后悔,然后怀念起地球,那到时候就没有一点办法了。

霍金的答案:我期待太空旅行。我愿意是首批购票人之一。我期望在未来100年内,我们将能够在太阳系中的任何地方旅行,也许除了外行星。但要到恒星旅行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估计在500年后,我们将访问一些附近的恒星。它不像《星际迷航》那样。我们不能以曲速旅行。所以往返至少需要10年,也可能要长得多。

9.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我们?

——为什么我们如此担心人工智能呢?人类总能拔插头吧?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不可能!如果人工智能不断智能化,人类对它已经特别满足,想不出什么新意的时候,就把人工智能定位在那个阶段就好了,他们就永远超不出人类了。也就是说,编程序的时候,可以不编出那么高智能的,控制住就可以了。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人工智能应该会超过我们吧,因为现在我们造出来的一些机器人,在下棋啊等很多方面已经比我们厉害很多了。如果以后科技更发达了,机器人具备了人类的性格之后,他们可能会联合起来造反,占领地球。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不会。但人类可能终有一天失去对他们的控制。但并不是他们因为他们的智力超群,而可能是中了某种强大的病毒。

龙雨(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会。人工智能可以控制我们越来越依赖智能设施。自己创造出已经表现出超过人类的部分物质的“怪物”,担心也是正常的。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会。他们的智能规模远超人类。也许当时人类与人工智能已别无二致,人类的意识是一种量子态的结构,完全可以在电脑中得到复现。

霍金的答案:人们问一台电脑:存在上帝吗?电脑说:现在有了,并焊住插头。

10.我们如何塑造未来?

——你希望人类实现哪种改变世界的思想,无论大小?

周子柠(8岁,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未来是信息化的、人工智能的,比如说,人不需要做什么事就能过得很好,又不会过胖,就很好了。

许家玮(10岁,怀化中方中兴学校四年级):我希望人类能够在太空里探索更多外星人,希望外星人跟人类和平相处。

吴沛沛(17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我们要稳稳地塑造未来,少一点破坏环境、掠夺资源、危害和平的想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吴方舟(18岁,南雅中学高三学生):全部人类意识接入虚拟网络,反正人类在现实中也无法区分真假,也许人类只是外星人电脑中的一个智能程序呢?人类的决心完全不足以支撑对真理的探寻,“朝闻道,夕死可矣”。说到底,人类现在还只是一个躺在摇篮中朝生暮死的虫子,人类的目前社会结构无法在光年尺度中实现,人类的理想社会反而阻挡了人类对真理的实现。

霍金的答案:这很简单,我希望看到聚变电源的发展能够提供无限量的清洁能源,并转向电动汽车。核聚变将成为一种实用的能源,并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能源供应,而不会造成污染或全球变暖。

撰文/本报记者储文静实习生易新亮

责编:胡泽汇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