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19-02-14 16:49:4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4日讯(记者 杨昱) “寒假作业遇到了不懂的难题,得上网去查。可爸妈不让我碰家里的电脑,好在社区的‘绿色网吧’可以用,学习上帮了我不少忙。”2月13日,在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豹子岭社区内,11岁小女孩涂月曦正和伙伴们上网查阅着资料,准备寒假作业的最后冲刺。
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起,长沙市天心区先后在全区建立了60个“绿色网吧”,把涉及色情暴力的不良社会习气进行过滤,让孩子们可以在健康安全的网络中学习成长。
孩子来社区“绿色网吧”,家长很放心
2月13日下午2点,在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豹子岭社区的“绿色网吧”内,聚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记者看到,有的孩子在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有的则从边上的书架中取出书藉来阅读,遇到一些难题,家长和志愿者们也会耐心地进行讲解。
“我来网吧,更多的是为了学习。有时乏了,网吧里的老师会允许我玩会儿益智小游戏。”小学六年级学生涂月曦说,家住钱隆学府小区,平时是下午4点半放学后,需要上网查资料,爸妈才允许自己来“绿色网吧”上网,到了节假日,也得先完成了作业才准来上网。
小月曦说,来社区并不是仅仅是上网,这里的老师们还会组织一些其他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她的印象中,折纸做灯笼是难以忘怀的,“感觉来这里上网,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很多技能,真的很开心。”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家长黄女士,她是带着初一的儿子来社区参加活动的,“孩子来社区上网,我比较放心,那些不健康的内容都被过滤掉了,这里上网还限定了上网时间。”
黄女士说,儿子的寒假作业中有要求要看《海底两万里》等名著,很多信息需要到网上来查,如果让儿子在家里上网,保不准就直接去玩游戏了。“社区‘绿色网吧’会有专门的老师来辅导,这有助于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我们做家长的,肯定是非常支持的。”
社区:“绿色网吧”为丰富孩子生活起到了桥梁作用
“网络中充斥了很多的诱惑,孩子的自制力又不足,很容易误入歧途。为了不让孩子被耽误了,我们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措施。”豹子岭社区副主任常京湘说。
据介绍,社区兴建“绿色网吧”是在区文体新局的支持下完成的,每年会拨专款来维持网吧的运营和维护。一般来说,平时是在下午4点半到8点间对孩子开放,到了假期,上下午都会进行开放。来这里上网的孩子是需要登记办理账号的,上网时间也限定在了2小时内。
“只要是未成年人,哪怕是邻边社区的,都是可以来绿网的,只是需要监护人进行登记。”常京湘说,孩子上绿网是需要输入户名和密码的,到了时间点就会自动下网。“与外面经营性网吧不同的是,这里是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过绿网管理软件的把关,那些对青少年心志不利的网站内容会被屏蔽掉,孩子们玩的游戏也是益智型的,我们还会不时地去监督、引导。”
除了上网外,社区平时还会举办一些志愿服务活动,请一些高中生、大学生来社区做志愿者,引导这些弟弟妹妹们正确上网。有时,社区还会组织包饺子、做手工、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以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可以这么说,‘绿色网吧’就像一座桥梁,让孩子接触了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未来将对孩子开放免费的电脑技术课程
“自从社区建起了‘绿色网吧’,就一直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这样的网吧,现已基本覆盖到了全区的社区里。”长沙市天心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毕佳说,长沙市是在2007年开始建立“绿色网吧”的,市委市政府当时要求每个区先建10家,目的是解决未成年人,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网的问题,以杜绝营业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问题。目前,仅天心区就建成了60个“绿网”站点,有些社区还是租房子开设的。
上网并非是单一的,相配套的文化设施也不能落下。据介绍,绿网结合了社区的文化中心,还统一配置了相应的公益文化设施,包括图书室、绿网、共享工程等,具体的开放时间结合家庭、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来确定,让务工人员的孩子有地方可去,“这是文化部门定下来的惠民措施。”
根据安排,每个“绿网”点的配置标准是11台电脑,其中1台主机,10台分机。每年,天心区委区政府都会专门拨款来维持网吧的正常运转,这笔专款包括了电脑的维护,桌椅等配套设施,还有管理员的人工费用。“最终目的,还是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毕佳说,“绿网”类似于孩子们的课后小课堂,在这里能接触到一同学习的小伙伴,大家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一同成长。“现在孩子的寒暑假作业中都加入了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很多内容是可以在社区完成打卡的。比如社区带孩子们看望孤寡老人,做小志愿者等等。”
对于今后“绿网”的发展,毕佳认为,可以适当地投入师资力量,开展一些PS技术、电脑制图等技术性课程,让孩子们在上网的同时,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责编: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