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1-25 09:41:2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5日讯(通讯员 董添雄 谷宁)1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师生一行100余人分组来到韶山学校小学部和镇泰小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以课堂为平台,以学生为交流主体,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翠微学校的学生分组进入当地学校课堂,给带去北京的特色课程。在韶山学校小学部,北京的孩子们纷纷结合自身特长及所学,向韶山的孩子们分享了北京的传统文化,讲述了北京著名小吃、美食的来源及背后的故事以及一些科技知识,并教授了舞蹈;韶山的孩子们则分享了学校的历史及毛主席的故事。大家有说有笑,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此次活动,韶山的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京味儿十足的传统文化,北京的孩子们则领略到了韶山独具魅力的文化及浓郁的人文气息。
“今天我们听了他们的课,了解了纸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了解竹蜻蜓也是怎么飞到天空上去的。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学生增长了知识,还可以很开心地玩耍,很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有趣的课堂。”韶山学校小学部学生沈沛琦兴奋地说。
在韶山镇泰小学,翠微学校的58名高三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手把手地教韶山的孩子们练习传统艺术响扇,在滑稽的戏曲表演中掌握英语词汇、语法,通过毛主席的诗词感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韶山的孩子们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切身感受着北京学子在新课改过程中展现的全方位素质、能力。
据中国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带队老师介绍,此次交流学习也是他们学校开展的“书包的成长”公益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他们的活动已走进全国十多所学校,旨在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新课改的成绩,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责编:刘小群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