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19-01-25 10:00:38
彭国军 吴雅敏 黄文姣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足迹。
最近,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再次成为业界焦点。2018年12月17日,湖南省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仪式在湖南宾馆隆重举行,该校校长眭耀文以突出的办学业绩荣获“杰出校长奖”,为衡阳中职教育的发展再次添光增彩。
△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整体鸟瞰图
教育是梦想者的事业,但更需要坚实的行动。眭耀文既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也是执着的行动主义者,是一位典型的专家型校长。自2003年担任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以来,始终以追梦人的姿态和斗志,一步一个脚印,传好改革接力棒,跑好发展接力赛。尽管面临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校区狭小、水源不足等诸多制约学校发展的先天因素,但他仍带领学校一路高歌猛进,一路硕果累累,撑起了中职教育的一方晴空,提供了许多可供启迪与借鉴的成功经验。
2018年10月,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搬迁至位于县城河西新区状元路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60亩,由县财政投入2亿多元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而成,可容纳学生3600人。校内教学设施完善,实训设备先进,每个专业都有独立的实训楼层,并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所有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是一所实现了办学条件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功能化、教学管理智能化、教学实训一体化的学校。既彰显了衡东县委、县政府历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民生情怀,也见证着新时代中职教育的兴旺之态。
△学校服装专业学生设计的服装
“‘中国梦’落实到我们学校,就是‘新校梦’‘高质量梦’。”谈及学校搬迁至新校区的心情,眭耀文激动地说:“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们终于圆梦了。”学校自启动新校区建设以来,几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新校区的选址与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现任县委书记吴伟生、县长徐志毅到任伊始,就深入建设工地考察调研、现场办公并持续跟踪调度。尽管县财政收入总体规模不大,但仍确保了新校区建设经费按期预算到位。吴伟生书记多次对学校领导班子表示:“教育是百年大计,学校建设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要把学校建成最大的民心工程。”
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底蕴深厚、情系使命的学校,其前身是衡东县境内最早的中学——创办于1946年的湖南私立文昭中学;1949年后,发展为衡东县第三中学;1983年,改建为衡东县农业职业中学; 1990年,更名为衡东县职业中专学校;1995年,成为首批省政府授牌的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10年来,该校教育教学成绩持续高位走强,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学雷锋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中等职校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湖南省学生就业指导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多年获得衡阳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育人的一方沃土。
“学在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这不是一句宣传口号,而是真实生动的实践。
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逆势发展、不断超越的内在密码是什么呢?
勇于执着的“坚守”
严抓教学常规管理,打好质量发展“基础桩”
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批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但受一些先天条件的限制,发展的瓶颈逐步显现,进而被其他职业学校反超并慢慢拉开距离。
1984年,参加工作仅一年的眭耀文调入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曾毕业于该校前身衡东县第三中学的他,一干就是35年。2003年,他担任该校校长时,校舍破旧,设备匮乏。他经过多方争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改善。虽历经艰辛,但仍初心如磐,坚持奋勇赶超,凝聚并带动了一批富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尽管期间中职教育一再备受“冷落”,但他和同样坚守了几十年的副校长王建平、晏建华带领同事们躬耕不辍、潜心育人,用坚守与执着,为选择接受中职教育的学子重新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为学校的发展固本强基。
△学生手机维修实训
为适应新常态,谋求新跨越,眭耀文先后提出了“视质量如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如亲子”的办学理念,“做人为本,技能立身”的校训,“重点突破,局部超越,全面提升”的战略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略,并逐步形成了“重基础、扬个性、高质量”的办学特色。
为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该校从细节入手,严抓教学常规管理。不仅教学计划前瞻化、教案撰写规范化、教学过程精细化、作业布置科学化、实验实训精通化,还推门听课不定化、课题研讨形式多样化、考核奖励产出比例化等。通过一系列举措的扎实开展,实现了让教师在大浪淘沙中力争上游,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健康成长,让学校在知难而进中实现了弯道超越、洼地崛起。
勇于探索的“先行”
撬动高效课堂支点,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
强教必先强师。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坚持卓越人才引进与卓越教师培养并举,一直是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重心之所在。该校每年都会斥资10余万元用于师资培训,并积极争取指标选派了3名教师赴德国进修。
德国是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该校3位教师赴德国进修后,带回了此教学法。在学校教学教程中大力推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乐于学,学得会,用得上”,提高学习效率,张扬个性发展。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果蔬嫁接项目获三等奖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眭耀文说,他们是职业学校,在学生技能培养中应在“速度、方法、质量”这三个维度上下“硬功夫”。学校不但积极开展了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导的特色课堂,而且增加了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课程,创新了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和每年一届的学生技能节,建立了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
“办学多年,学校培育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该校副校长王建平自豪地告诉我们:“广东中山某日资电子企业中方最高管理层5人,其中有4人是我们学校一个班毕业的。更有上千名毕业生成功创业,电子专业颜永平创办的广东微视电子公司,产品畅销欧美,年产值过亿元。”
勇于革新的“突破”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当好中职教育“排头兵”
“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定位为行业的服务者,更要追求成为行业的引领者,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眭耀文如是总结近年的办学经验。
作为学校服装专业的创始人,眭耀文科学地设计了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为该专业成为全省的拳头专业奠定了基础。他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在全省率先改革了服装专业课程的考试办法,将实践操作列入考试内容。所教学生文旭明连续11年承担湖南电视台大型文艺晚会的服装设计制作;武文斌勇夺全国纺织院校师生服装设计大赛金奖……
2018年5月17日,该校机器人专业学生康恒星、康源组成的团队,以全省最好成绩夺取了“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赛项”的银奖。据了解,为建设特色专业,该校每年派出教师团队深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调研。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在全省中职教育领域较早地创办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
“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积极对接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与社会经济挂钩,从‘提供菜单’到‘量身定制’,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一线技能人才。”衡东县教育局局长陈宏建说,衡东土菜远近闻名,但市场上的专业厨师却奇缺。为此,该校开设了中餐烹饪(衡东土菜厨师方向)专业。“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反响好,招生非常火爆。”
按照专业设置对接市场要求的办学思路,该校有针对性地开发专业,实现了“量身定制”。比如与多家电子产品企业对接后,开设了手机电脑主板等专业。电子技术专业(手机维修方向)的黄秀文,才毕业几个月就拿到12000元的月薪。“我中考成绩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如今却成了‘香饽饽’。”黄秀文感慨地说。
△学生进社区服务
在“多方协同,共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眭耀文积极探索出“走出校门,联合办学”“订单办学”等办学模式和“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目前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已成为衡阳市重点专业。自2003年以来,学校开始推行“顶岗实习”办法,首创职业教育形式的先河。同时他多方寻求校企合作,先后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学生实训实习协议和就业协议,与北京中德诺浩公司开展合作办学,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国际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该校学生频频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不仅创造了全市在全国技能大赛夺得金奖的纪录,学校所有专业参加全市专业技能随机抽考,合格率均为100%,名列全市前列。2018年会计专业更是以合格率、优秀率双100%独占鳌头。
勇于开拓的“活力”
高扬立德树人旗帜,按下品牌铸就“快捷键”
“‘立德树人,德技双馨’是打造中职教育品牌的关键。”该校党支部书记谢正余说。
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践行活动和敢做大国工匠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德育的两大主题,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文明风采大赛、社会实践等德育活动,并将本地区的先进地域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引进和融入校园文化,为学生思想灵魂“着色”。
坚持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视觉识别,让学校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设施都蕴含着匠心文化的要义,譬如校长眭耀文将新校区的办公楼命名为“匠心楼”,教学楼命名为“匠艺楼”,实训楼命名为“匠才楼”等,使学生得到匠心文化的体验与熏陶。
社团建设倡导“一个都不能少”,惠及全体学生。据该校政教处副主任谭伟红介绍,目前学校共开设了30多个社团,为了保证社团活动质量,学校将其纳入了课程体系,配备了专业老师进行组织指导,并有校领导进行督导。还根据各社团的人数规模以及活动频次,每年为其提供1000-2000元的活动经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弘其雅,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鲲鹏击浪从兹始,风劲潮涌正扬帆。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历经35年风雨洗礼的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如今正沐浴着新时代的和谐春风,赓续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开启又一个精彩发展的新征程……
责编:唐曦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