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 | 冷水江新城大桥:资江河上见证小城巨变

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1-12 00:00:46


2017年6月30日,“世界锑都”冷水江市地标性建筑、湖南省交通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2.5亿元的新城大桥正式交工通车,从此冷水江市新的一中心三组团城市格局形成。

这是冷水江资江河上修建的第七座大桥,也被网友评为湘中第一桥。其实在湖南的众多桥梁中,它体量不大,技术工艺也不复杂,但正是这样一座座桥梁,保障着湖湘大地一方交通安全,承载着湖南各县市的希望和未来。

新湖南客户端“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湖湘寻桥记”带你走进冷水江市新城大桥。

根据桥梁位置及其周边景观,主桥采用技术成熟的门型独塔斜拉桥。

在灯光的照射下,夜晚的新城大桥璀璨夺目,左右两侧的对称斜拉索如同美丽琴弦。远远望去,整座桥宛如一艘闪亮的船舶航行在宽阔的资江中,乘风破浪、气势磅礴。

该桥横跨资江,北启该市毛易镇大洲村和禾青镇湍江村,与娄怀高速冷水江南连接。

桥梁全长426m。

接线北端长178米,与资江大道横断面形式一致,双向六车道,路基宽60米。

南端长748m,双向六车道,路基宽40米,路面结构与资江大道相同。

该大桥于2014年12月20日正式破土动工;

2017年6月30日,总投资2.5亿元的新城大桥正式交工通车。

一座桥,见证一座城

2017年6月30日,冷水江新城大桥建成通车,不管是建筑风格,还是大桥的总体效果,新城大桥都成为资江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也被广大网友评为湘中第一桥。

资江河从冷江境内穿城而过,在新城大桥之前,冷江境内已有四座公路桥、浪石滩电站及湘黔铁路上两座渣洋铁路桥。

因为经济等原因,冷水江市第一座跨资江大桥——沙塘湾大桥建在了城区外的金竹山,一度成为冷水江市民心中的痛。所以到1991年,冷水江资江大桥(一桥)通车那天,现场人山人海,很多市民也手举塑料花,站在大桥上憧憬着未来。

时光过隙,冷水江城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市区范围内云集了众多大型工业企业。交通量不断增加,重载及超载现象特别严重,资江一桥已完全成为冷水江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堵塞现象十分严重,无法承担冷水江公路网交通的通行功能。

作为冷水江跨越资江的又一通道,新城大桥的建设被提上议程。

冷水江地处湘中腹地,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城市,现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近年来经济飞速增长,迫切需要城市进行扩容。在这种情况下,新城大桥选址城东新区,这里也将成为冷水江往东发展后的核心区域。

新城大桥的建设展现了冷水江市的蓬勃活力,承载了冷水江市的希望和未来。而幸福来得越来越快,冷水江资江河上第八桥又出现在规划图纸当中。或许,它的出现不再有20多年前资江大桥通车时的盛景,但这种平和恰恰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湖湘大地上一座座桥梁促成的小城巨变。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铭俊 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湖南日报、娄底日报、红网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