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湖南日报   2018-12-24 11:15:51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津市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纪实

12月24日《湖南日报》重点推介津市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肖洋桂 杨 志 张 云

12月13日上午10时,市民戴玉来到津市市政务中心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半天不到,就把事办好了。以前,办理不动产登记事项,需经9个流程,涉及房管、国土、税务3个部门,而这3个部门办公场所又不在一块,要把手续办下来,常常需要个把星期。现在,只需要在政务中心一个窗口交一份资料,一站式即可办好,时间大幅缩短。

这是津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来,津市围绕常德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和津市“工业兴城、产业立市”战略部署,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严肃执纪执法、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全面开展优化大环境行动,极大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好更优的环境。

高位推动 打造优质服务新环境

津市是个老工业城市,历来是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各项改革都走在前列。

今年来,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环境工作,成立了以津市市委书记傅勇、市长黄旭峰任双组长的津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带头抓优化工作,每月定期调度,层层落实责任,全市上下“一盘棋”。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优化环境工作,部署工作目标任务,致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群众办事是否满意,有没有获得感?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津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方式,来到市政务中心,与前来办事的群众交流,亲身体验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针对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现场办公,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津市市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按照“最多二级审批、最少资料申报、最短办结时限”要求,集中对全市25家职能部门的224项行政审批事项从体验者的角度,逐项进行了审核,通过清理和优化,审批环节减少了25.6%,审批时限压缩了60.1%,申报材料精简了13%。还对全市涉及企业、群众办事的各类繁琐证明、循环证明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196项证明类材料清单。做到了能简就简,能省则省,能取消就取消。

今年是产业项目建设年,津市注重项目落地工作,开辟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绿色通道”,将建设项目划分立项、用地、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个阶段,推行一个部门牵头、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模式,编制了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大大地方便了企业办事。

精准施策  打出一套优化“组合拳”

津市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将重点放在方便群众办事和服务企业发展上,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协作联动,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打出一套优化“组合拳”。

津市市政务中心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重新调整了窗口设置,设立农业、工程建设等4个综合窗口,公安、人社、民生等6大功能分区,和不动产登记大厅、税务综合办事大厅、司法服务大厅3个外部大厅。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群众和企业办事多头跑、多次跑。

津市市民在政务中心办事“最多跑一次”。

该市投入200多万元,对政务中心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叫号排队、互动评价、自助服务以及网上办理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让市民享受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市政务中心要求所有即办件由窗口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限时办结后邮寄给申请人,确保入驻窗口的事项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

针对群众诉求较大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该市整合房管、国土、税务等相关部门业务,将房地产类、林权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类等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集中一起,一站式受理、审核、办结。

为更好的服务企业,津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暖企行动。先是深入企业收集各类困难和问题,然后采取对应措施精准帮扶,按照“一产业一政策、一企业一对策”的原则,建立问题清单,分类解决,目前146个企业困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津市金融办专门组织召开了政银企对接会,今年,为3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近5亿元。该市还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为50多家企业招工1300多人。

严格执行涉企检查备案、公示等制度,所有涉企检查均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登记备案,并加强与市长热线、价格热线、电视台等部门联动协调,设立涉企收费举报“绿色通道”,对来信来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勇于创新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12月18日,湖南醉洞庭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爱军来到津市市政务中心食药工质局窗口办理公司地址变更登记,结果忘记携带经营场地证明材料。正当他准备跑回去取材料时,津市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注册分局局长熊万平给他开具了《容缺受理单》,并载明资料清单。回去后,曾爱军通过快递方式补齐了资料。12月19日,曾爱军收到由工商部门快递寄来的营业执照,邮费都不用出。在资料缺失的情况下,曾爱军最多跑一次,就把证件办了下来。

津市市政务中心以崭新的环境和全新的服务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利。

为有效避免当事人因资料准备不全而往返跑的情况,津市市政务中心勇于改革创新,推行容缺受理机制,由窗口出具容缺受理单,直接进入审批环节,待当事人补齐所缺失资料后,窗口再发放办理结果,真正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熊万平说,现在,津市市场主体达11055户,较改革前增长了35%。

津市市政务中心设立“容缺受理”,在常德市为首创。在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创新中,津市市政务中心大胆尝试,创造出了多个首创举措。“烦事急事困难事,兜底服务解您忧”,对于跑一次无法办理的事项,市政务中心在大门入口处设立“兜底办”专窗,专门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解决疑难问题的渠道和途径。这也是常德市首个设立这样专窗的政务中心。

市房管局依托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将商品房合同备案、预售许可申请等业务,纳入手机网上申请办理,从“群众、企业路上跑”转变为“资料、数据网上跑”,其中手机支付缴存物业维修金这一便民举措在常德市为首创。

为更好地服务各类企业,今年,津市政务中心简化企业登记流程、推行网上申办刻章、优化申领发票程序,新办企业相关业务3天即可办理。湖南伊湘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今年津市从江苏引进新成立的公司,在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时,通过网络,与市政务中心食药工质局窗口工作人员沟通,然后邮寄往来,“一次都不用跑”,就把相关手续办好了。

今年来,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津市经济社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预计,今年津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9亿元,增长8.5%;实现财政总收入7.8亿元,增长10.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0亿元,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270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71元,增长8.5%。

责编:肖洋桂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