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踩着凤凰单车跨越39个春夏

  金鹰报   2018-12-27 16:28:36

金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欢乐 见习记者 毛玉婷)

家住长沙市芙蓉区桂花井巷的黄平,今年63岁,是一名退休工人。黄平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但凡他认为有纪念意义的东西都会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几十年下来,家中摆满了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

黄平和他的凤凰牌单车。

两张发票的故事

黄平从柜子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牛皮笔记本,里面夹着两张泛黄的发票。尽管有一些折痕,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第一张抬头写着“长沙市中山路百货商店”,所购商品是19钻上海全钢手表,单价125元,用券2张,日期是1978年5月18日。1978年,23岁的黄平还在湖南省邮电技工学校当学徒,每个月工资仅有13.5元。上世纪70年代,作为“三大件”之一,手表之于男人,好比中世纪的佩剑之于骑士。但上海牌手表不仅贵,还必须凭票才能购买。在吃了几个月的腐乳拌饭后,黄平终于拿着从牙缝里挤出的工资和父母支持的钱,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块上海牌手表。

这块表在黄平戴了20多年后,被珍藏起来。如今40年过去了,表面光泽依旧,时间“滴答滴”地朝着正确的方向移动,清脆的秒针声细诉着岁月的故事。

第二张发票是购买“凤凰28型自行车”的,来自吉首县生资公司,价值200元,购于1979年8月15日。1979年,黄平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邮电器材二厂三车间,做电器技术工人,工资也从13.5元涨到了36元。参加工作以后,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上班是当时年轻人的追求,拥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更是小伙子们共同的梦想。但当时自行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属于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和稀罕物。黄平托在吉首县工作的婶婶帮他买了这辆凤凰牌一类自行车,从吉首用货车运到长沙,婶婶用几件棉衣将这件宝贝包裹得严严实实。运回长沙后注册登记,钢印编号为“长178041”。

第一辆凤凰牌单车的发票被黄平夹在笔记本里珍藏起来。

自行车上的岁月

此后,这辆自行车一直默默地陪伴着他。在1985年,和它一起迎来自己美丽的新娘,1988年见证了他的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那是令人愉快的时光,在闲余时间带着妻子出门兜兜风,看看湘江的美丽风光。后来孩子长大了,黄平便将他放在这辆自行车座椅前的单杆上,在孩子欢喜的笑容下送他上学。40年来,自行车一直是黄平最常用的代步工具。

1978年以后,“三转一响”成为结婚置业的必备物件。而自行车作为“大件”之首,城乡到处脱销,“凤凰”“永久”“飞鸽”等名牌自行车更是紧俏难得,甚至出现伪造、倒卖自行车购买票证以及商家惜售、利用紧缺商品拉关系的现象。那时拥有凤凰牌自行车的黄平自然是人群中的焦点,从家到单位的20多公里,他每周要骑一次全程。“那时候有自行车有手表相当于现在的有车有房了!”黄平调侃道。

1980年代是自行车的全盛时代。1981年5月,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视机”等10种日用机电产品的生产,各地争先兴建自行车厂和零配件厂。1983年,全国自行车实际产量达2758万辆。到了1986年,仅前11个月全国自行车产量就达3229万辆,相当于平均一秒钟,就有一辆新自行车出厂。于是,“一人一车”的自行车王国时代到来,马路上乌泱泱的自行车大军,体现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9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地进行,黄平身边一些同事放弃了“铁饭碗”的工作,决定下海经商。黄平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着,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长沙的大街小巷,感受着时代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私家车已经悄悄盛行,马路上的自行车数量不断减少,为汽车行驶空间让步。黄平骑着自行车载儿子上学,感叹自行车王国的衰落。到了21世纪,自行车已经不再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代步工具,公共交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越来越便捷,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黄平说,他也不是没有能力买私家车,只是舍不得这么多年的老伙计。

1979年,黄平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凤凰牌单车,钢印编号为“长178041”。

收藏记忆的退休老人

那台凤凰牌自行车被黄平收藏了10多年,当意识到这辆车的意义不凡后,黄平决定不再使用它,而是细心地保养起来,定期清洁车身,给齿轮上油。在黄平家里可以看到,40年过去了,这辆自行车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采,除了几处小小的锈迹外,车身的漆面依旧是黑亮的,“凤凰”的金色图标也依旧清晰,可见主人的爱惜程度。

除了自行车和手表,黄平家里还收藏了许多时代印记的东西。一台双卡收音机,一件军大衣,一只菜篮,一个铝盆,还有很多充满记忆的物品。“我就想保留一点东西作为纪念,看到这些就像看到了当年。”黄平感慨时代发展的速度之快,1985年他结婚的时候,桌上最稀罕的还是一碗红烧肉,而到近两年儿子结婚时,人们已经不爱吃大鱼大肉,改为清淡养生了。

从家到单位的那条路,黄平骑了30多年。这30多年里,道路越变越宽,从尘土飞扬到平坦整洁;楼房越建越高,从低矮平房到高楼耸立;车辆越来越多,从便捷到豪华;自行车也从盛行到衰落,近两年又因共享单车重新回到大众视线。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那是新时代的印记;黄平的黑色凤凰单车停在家里,这是改革开放的印记。

责编:谭好

来源:金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