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8-12-28 18:05:35
▲ 中车株机举办的纪念电力机车40、50、60周年主题座谈会现场。
湖南日报记者 李文峰
“2018”,对我省轨道交通产业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是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在湖南研制成功60周年,也是中国第一代国产电力机车以“韶山”命名50周年、中国第一家电力机车专业制造厂转型40周年。
12月27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举行纪念“中国电力机车40、50、60周年”主题座谈会,回顾中国电力机车在湖南诞生60周年来的奋斗历程,推动湖南电力机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铁路人观看中车株机研制的海珠线车模。
动能之源
60多年前,一台烧煤的蒸汽机车拉动的货物列车很少能超过2000吨,内燃火车头牵引的旅客列车时速也很少超过160公里。历经60年发展,如今以电力机车为代表的现代化火车头改变了这一切。
在大秦铁路,重载火车头牵引2万吨列车已成为常态,牵引3万吨已完成试验。
这一巨大飞跃,离不开60余年前原铁道部高瞻远瞩,决定在湖南上马国产电力机车,以及为之奋斗的一代又一代电力机车人。
▲1958年,株机厂、湘潭电机厂联合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下线。
1958年,湘江两岸,汽笛长鸣,人声鼎沸,原株洲机车车辆厂、湘潭电机厂联合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下线,我国铁路机车从此迈入电气化时代。
▲1968年,株机厂研制的6Y1型8号电力机车,完成了国产电力机车重大技术改造,被命名为“韶山1型”。图为北京枢纽南环线上的SS1型电力机车。
1968年,原株机厂跳出当初照搬国外电力机车的技术模式,研制成功6Y1型008号电力机车,被原铁道部命名为“韶山型”。毛主席亲笔书写“韶山”二字,镶嵌在车身上。此后,韶山系列电力机车开始驰骋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1978年,株机厂全面转产电力机车,成为我国第一家电力机车专业研制企业,引领中国电力机车产业发展。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原株机厂全面转产电力机车,成为我国第一家电力机车专业研制企业,为国产电力机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996年,中国首台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AC4000问世,打破了发达国家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领域的技术垄断。
随后,中国首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下线、中国电力机车首次整车出口、世界最大功率电力机车下……多个行业第一相继在株洲问世,中国电力机车实现从普载到重载、从普速到高速、从引进到出口、从直流到交流4大历史性跨越。
▲1998年,SS8型电力机车创造了时速240千米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
目前,在原株洲机车车辆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年产电力机车达10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韶山型”“和谐型”“曼德拉号”等十几种近万台电力机车已走向世界,服务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车株机赢得“电力机车之都”的美誉。
▲HXD1D型电力机在兰新线运行。
动力加速
最近,中车株机研制的时速160公里“复兴号”,为我国铁路牵引装备大家族增添了新成员,为人们安全便捷、绿色出行提供了新选择。
中国铁路电力牵引技术从株洲起步壮大,目前电力机车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主力军。国家铁路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1万台,其中电力机车占59.5%。“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电力机车推动着国民经济发展。
中车株机致力于产业报国,先后分离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中车株洲产投、株洲联诚集团、株洲九方装备等轨道交通装备企业。2015年,以中车株机等中车在株洲企业为核心,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首次突破1000亿元。自上世纪60年代起,电力机车及相关技术还先后在永济、大同、大连、资阳等地落地开花。
▲中车株机公司出口南非的电力机车运行在南非铁路线上。
现在,中车株机形成了“电力机车+城轨产业+动车组+新产业”的“3+X”产业布局。秉承本地化制造、采购、用工、服务、管理等“五本发展理念”,致力于当好文化“传译者”、人才“孵化器”、产业“推进器”、社区“好邻居”等“四角色”,遵循“零缺陷、质量好”“零投诉、服务好”“零距离、感情好”为标准的“三零三好”原则,中车株机正在大力推动企业产业基地“1+Y”的全球化布局。
据了解,这些年来,中车株机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与服务已出口到亚、非、欧、澳四大洲,出口订单总额超535亿元人民币,推动国际合作从“共融”走向“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中车株机,称赞公司走出去的成就——这就是“一带一路”!该企业还被李克强总理誉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代表作”。
风笛嘹亮响九州,改革开放再出发!
中车株机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说,中国电力机车在湖南诞生60周年,不止是一段历史的节点,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株机人将在“火车头”精神指引下勇担责任和使命,向着“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打造中国中车党建‘金名片’,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迈进,添力新湖南,建功新时代。
责编:张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