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通讯员 刘武 陈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8-12-18 09:10:56
国内创投大咖论道 科技驱动金融变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8日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刘武 陈赟)顺金融市场监管严之势,破私募行业募资难之局,谋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在近日举行的湖南湘江新区“智汇湘江·科创新区”湘江基金小镇北京推介会上,国内创投“大咖”论道科技驱动金融变革。湖南金融中心正全力打造科技普惠金融中心,金融科技将成为布局重点。基金如何促进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发展科技普惠金融中心?一同来听听大家的交流与探讨。
助力高质量发展,基金发挥何种作用?
当日,一批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掌门人在北京湖南大厦共同探讨资本话题。圆桌会议嘉宾首先对基金如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
“我们希望为湘江基金小镇贡献中金资本的力量。” 中金公司中金资本管理部执行负责人、中金资本副总裁、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经理肖枫认为,市场化机制管理国有长期资本,是中国资本市场诞生出来的一个创新之举。不管是金融领域的脱虚向实还是支持科技领域的国家战略,国有资本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金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被嘉宾们广泛认同。深创投集团执行总经理刘纲说,中国经济发展中,创业投资基金及股权投资基金已经变成了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重要驱动力。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带动社会专业的母基金,甄选优秀的GP成为重要投资方式。
基金的投资者是要有回报的,参与政府项目和追求市场化收益能否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虽然有说法现在创投正处在资本寒冬,但是我们确实感受到暖暖的春意。目前湖南湘江新区的基金是政府引导基金的典范。”盛世投资的创始人姜明明认为自己最有发言权,作为新区母基金管理运营方,盛世投资根据湘江新区产业基础和未来规划发展,有选择性地形成基金群。一年半时间,已经设了13支子基金,协议总规模88亿元。
“我们运用了投资招商的新理念开展业务。”长沙本土基金海捷投资董事长储慧斌介绍,他们投资在外地的优势企业后,不断地向被投资者介绍湘江新区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企业落户到湘江新区牵线搭桥。
达晨创投合伙人齐慎认为,良好的产业基础也反过来吸引国内优秀的VC和PE机构。他建议湖南湘江新区一定要高度关注中国资本市场推出中小板的机会。
产业与资本的对接在新区的实践有哪些成果?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社辉在现场介绍,作为经济功能区,新区在财政、撬动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服务资本招商,促进创投发展上走出一条先行先试的路子。通过公开招募基金管理机构,迅速做大产业基金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湘江盛世母基金、湘江海捷直投基金自运作以来,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项目近150个,其中投资新区项目31个。
目前,湘江新区借助基金成功引入了腾讯、人和未来、隆深机器人、酷哇机器人、美团B2B湖南总部等具有重大技术创新的重大项目。新区将依托湖南金融中心,以湘江基金小镇为核心,高举金融科技大旗,大力推动金融与产业、科技、企业、双创的深度融合,推动机构加速集聚、项目落地见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科技如何赋能?
当前,金融发展已经进入智能化3.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金融服务向长尾客户普及,金融科技已全面融入支付、借贷、保险、证券、财富管理、征信等金融领域。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164家独角兽企业中金融科技企业有22家,成为诞生独角兽最多的赛道。如何充分发掘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到会的金融科技领域的新锐企业嘉宾们谈了自己的理解。
“科技是金融的决胜点,科技使金融更加普惠化,更加专业化,更加安全。”智融集团创始人CEO焦可介绍,金融科技首先可以提高金融的效率,传统金融依托于网点的办理方式,越来越被网银代替。现在通过大数据建模等技术,8秒钟时间可以完成银行网点的业务办理,而且是24小时服务在线,这是金融科技带来的好处。
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正在向税务、保险等领域开拓,不少企业已经率先试水。“我们用税务数据科技能够助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罗格数据创始人鲁钰锋介绍,借助税务大数据帮助银行做风控,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智保科技CEO郭乐彬认为,保险行业是金融科技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利用数据算法打通,可以尝试做个性化产品定价。
福米科技是新区从事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CEO王安全介绍,该公司主要客户在纽约。在美国和香港,智能机器已经代替传统交易员,科技与证券的结合还有很大空间。
“有项目没有资金的请到这里来,有资金没有项目的请到这里来。湖南湘江新区正以湖南金融中心为依托,全力打造科技普惠金融中心。”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中杰现场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湖南金融中心要和北上广金融强市错位竞争。就要以科技为手段,以普惠为目的,发展金融科技新领域。
当前在支撑金融科技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方面,湖南特别是长沙有较大的优势。在金融科技的八大细分领域中,支付、保险、规划、借贷、区块链、交易投资、数据分析、金融安全,长沙也具备较强的优势。湖南省每年毕业财经类大学生3万人以上,金融相关人才方面,信息技术方面的院士数量处于全国前四、中部第一。全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精英人士中,近三分之一是湘籍企业家,长沙移动互联网从业人数超过12万。此外,长沙交通便利、房价较低,吸引了大批一线城市人才回流,构建了良好的金融科技人才生态。在湖南金融中心,基金、金融科技公司、大科城,还有新区5万多家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目前已经有7家金融科技企业落户湖南金融中心。
打造中部创投股权高地 新区优势在哪里?
建设基金小镇,成为中部的创投股权投资高地,新区的优势和做法引起了嘉宾的极大关注。
新区在湘江西岸规划建设2.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676万平方米的湖南金融中心,打造立足中部、辐射西部的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目前,湖南金融中心累计投资300亿元以上,湘江新区基金小镇引入200多家基金机构,基金管理规模2025亿元。基金小镇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获评CLPA最佳基金产业生态聚居区、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2018年度特色小镇发展潜力奖等奖项,并荣登投中最具实力基金小镇TOP5、CLPA年度最佳基金小镇TOP5,成为了长沙乃至湖南的一张闪亮金融名片。
新区拥有完善的政策配套。新区从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落地、运营、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奖励和扶持,让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真正进得来、发展得好。投资奖励等政策能与湖南省扶持政策叠加享受,更为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企业的金融人才在购房、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新区拥有全程的优质服务。全国各地优秀的基金管理机构在新区有资可募、有项目可投、有完善的服务配套。在注册方面,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湖南省金融监管局、岳麓区工商局分别在湘江基金小镇设立绿色专窗,实现省金融监管局、区工商局、资产经营公司并联办公、专窗审批。在引导方面,新区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采取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参股、风险补偿、收益让渡等手段,增强机构募资和投资信心。在退出方面,新区将发起设立S基金,搭建二手份额转让平台,设立上市公司+并购基金,进一步拓宽基金退出通道,解决私募股权基金流动性问题。
新区还拥有厚实的产业支撑。新区打造“5+5”的产业格局,主要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及产业化高地为引领,加快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机电控、先进储能材料、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信息终端、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五大高端制造业发展;以打造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和服务高地为引领,加快发展研发创新孵化服务、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产业服务、生命健康服务、现代金融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五大高技术服务业。从中联环境到北斗微芯,从京东无人车到百度阿波罗无人车,从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中国移动5G测试区,一个个重大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集群加速构建,为基金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
责编:荣庭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