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8-11-10 23:47:03
芙蓉广场:从时代的“旁观者”到“缔造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欧阳倩

如果要选一处雕塑来代言长沙气质,我想,位于芙蓉广场的“浏阳河”城雕或许能入选。
没有宏伟叙事和宏大设计:一位长发少女,侧头拉着小提琴曲,秀发隐约可见的音符正是《浏阳河》的曲子。
入选的原因很简单,她亲民,她时尚,她灵动而自由。

(一)
“火炬”、钟楼、“方盒子”(主楼),这是长沙火车站的装扮。
却鲜有人知,1977年前,位于现在芙蓉广场的小吴门火车站,才是长沙最早的火车站。
1911年,帝国主义列强胁迫清政府借款修筑粤汉铁路。在铺设长沙至武昌的铁轨期间,盖起了小吴门火车站。
3股道,160平方米候车室,客、货运合一,这就是小吴门火车站的全部。却也在文夕大火中未能幸免。
1949年后,小吴门火车站在原地修复、改造。到1965年,候车室增至4000多平方米。
彼时,这里是长沙最繁华的区域,带给人们太多新鲜。
新疆水果哈密瓜首次“乘着”火车来长沙,在广场售卖时,看热闹的比出钱买的多得多。大家纷纷议论:“那不是南瓜吗?怎么切成一条条就可以生吃?”
习惯挎着笨重篮子买菜的市民,第一次看见塑料袋心里直嘀咕:那是用的塑料纸在一头打个“咎”吗?能装东西吗?当然,后来塑料袋也以它轻巧便捷征服了市民。
小吴门火车站,是芙蓉广场当地居民的“聚宝盆”,处处是商机。
聪明的居民甚至肩挑一担水,进入候客厅卖“洗脸水”。一个盆,舀点水,游客支付少量钱洗个“囫囵脸”,收拾一下仪表。
有些乘客随身物品笨重,力气足够的居民就做起了“挑夫”;车站广场,排满着拉活的人力三轮车;车站周围,小旅社众多,最大的旅馆是湖南旅社,相当于现在五星级酒店。
这样的场景,就是在现代火车站也随处能见。只不过,肩挑的水变成瓶装水,“挑夫”改成“小红帽”服务者;车夫变成等客的的士。
——这就是芙蓉广场的前身。她尚未出现,但她曾经给市民留下的生活方式,后人还在模仿刻印。
(二)
时间的指针来到1977年。
改革的春风微微开始荡漾。铁路“大动脉”的巨大作用日益显露,而小吴门火车站的小、旧、破,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面貌。
1977年,长沙火车站新站通车,小吴门火车站退出历史舞台。
90年代,芙蓉广场附近区域陆续驶入发展快车道:1991年,芙蓉广场以南,芙蓉路立交桥跃出;广场区域以北,三湘第一高楼湖南国贸中心拔地而起。
这一时间段,芙蓉广场自身并未启动建设,但始终见证着长沙老城区的发展。
——她看到了物质带给人们的享受和便利。湖南国贸中心内,太阳镜、丝巾、箱包、电器等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空气中充盈着好闻的香水气味,橱窗闪烁着彩灯。要是碰上商场做优惠活动,整个商场变得满满堂堂。顾客询价看物争先恐后,售货员从货架上取这拿那,忙个不迭。
——她也看到了娱乐带给人们精神的充实。1991年,新建的芙蓉路立交桥桥下开始形成服装市场,颜色多、款式多、选择多,人们对服饰越来越重视。1992年,服装市场整治拆除,随后长沙市最大的人防改造工程——芙蓉宫(后称金天、银天)正式启用。
在芙蓉宫,舞厅、溜冰场等设施首次进入人们视野。
水磨石的舞池,转动着闪烁的霓虹灯,包上一个卡座,一壶茶,两碟瓜子,绅士轻搂时髦女士腰肢,翩翩起舞。
先出左脚,再出右脚,两脚成“八”字行,溜旱冰的年轻人仿佛一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
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观念开放了起来,自由、时尚、潮流等理念兴起。
1996年,芙蓉广场终于不再甘心做旁观者。她正式启动建设,定位是为市民提供便利全面城市生活。
冠形钢骨架玻璃建筑既是装饰,也是地下商场的采光屋顶;商场内超市、餐饮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广场为绿化小公园,傍晚时分,你人还未到广场,便有阵阵的二胡声、歌唱声飘然入耳。走近广场西边绿化休闲带一看,只见老年人这儿一群那儿一拔的,跳着欢快舞蹈。
也在此时,拉小提琴少女雕塑“入住”,成为长沙市新地标。
设计的理念不得而知,但有人说,一头飘逸的秀发宛如浏阳河蜿蜒不断的流水,象征着自由。因此,拉小提琴少女也在民间成为“长沙版自由女神”。
(三)
时代的车轮飞速往前发展,由于地处长沙城中心,芙蓉广场的区位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21世纪以来,芙蓉广场容颜并未大改,但她日益提升的环境品质、经济品质,让她仍然保持着足够自信笑容。
以芙蓉广场为代表的老城区发展到今天,早已改变了靠资源、靠土地获得GDP的传统模式。
向“天”寻找发展空间,是其显著特点。
芙蓉广场区域附近,是长沙市芙蓉区核心商务区,也是长沙市商务楼宇密度最大的区域。
芙蓉广场往北,长沙第二高楼、350米的世茂广场已经封顶,湖南投资大厦新投入运营;芙蓉广场以南,湖南农业银行彰显金融的张力;芙蓉广场以西的五一广场商圈,芙蓉广场以东的袁家岭商圈、火车站商圈、万家丽商圈等,划出最大经济“共振圈”。
一撞撞楼宇拔地而起,一个个商贸中心相得益彰,芙蓉广场带来的品质,创造的财富,营造的氛围,也重新刷新、定义着长沙楼宇的品质。
可以说,芙蓉广场区域楼宇发展,是长沙市楼宇转型升级的缩影
据悉,芙蓉区目前在建商务地产项目有10个,总建筑面积逾127万平方米。
预计至“十三五”末期,芙蓉区楼宇总量超过900万平方米,将为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编:荣庭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