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8-11-21 07:16:26
马拉松变得热门又时尚,它为何会火?湖南的马拉松赛能否跑出好“钱”景?哪些环节还需完善——
马拉松,湖南怎样跑得更欢

2017年4月16日上午,“跑在春天里,畅游东江湖”资兴市2017年东江湖半程马拉松赛开赛。李秉钧 朱孝荣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见习记者 黄婷婷
11月10日7时30分,2018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简称“德马”)开跑,益阳妹子何雅柔没报上名。
今年,她早早报名了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简称“广马”)和长沙国际马拉松赛(简称“长马”),均未抽到参赛资格。
10月底,当她准备继续报名“德马”时,登录官网,却被告知报名人数已达规定人数上限,报名通道提前关闭。
她哭笑不得地告诉记者:大家都说“广马”火爆,没想到省内的马拉松赛也这么“一票难求”了。
“我能看到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
我省的马拉松有多火?
“德马”今年举办第三届,有1.5万名运动员共同开跑,赛事执行方湖南御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晓帆说,今年预计1.2万人报名,没想到距离截止日期还有半个月,报名人数便冲破了1.5万人,这是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
10月21日举行的“长马”更为壮观。2.4万人聚集在贺龙体育馆前等待开跑。根据“长马”组委会提供的数据,今年报名总人数达33601人,选手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年龄最大为81岁 。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2018年1月发布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全国马拉松赛事有256场,比2016年增加101场;参赛人次近500万,比2016年增加78%。
“长马”是我省第一个大型马拉松赛,从2015年开始,到今年已经举办4届。之后,宁乡、怀化、常德、岳阳、湘潭等地均举办过全程或半程的马拉松赛,衡阳也在筹备当中,还有无法统计的各类小型商业马拉松赛。
近几年,无论是赛事数量,还是参赛人数,我省马拉松的热度都在直线上升。
其实,要跑马拉松并不轻松。
马拉松赛程42.195公里,如在400米的操场上跑,要跑105.5圈,直线距离几乎可以从长沙南站跑到湘潭。
不借助任何工具,仅凭两条腿,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在许多人看来,难度确实不小。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热衷于跑马拉松?
“就像游戏升级打怪一样。”来自长沙的马拉松爱好者石年说:“一开始气喘吁吁地跑2公里,慢慢到10公里、21公里,我能看到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
他说,马拉松入门门槛低,只要有双跑鞋,随时可以开跑。
石年加入了长沙辣跑团。他家住省政府附近,每周三晚开车去橘子洲头,跟团员聚跑。
辣跑团的跑友告诉记者,他们参加马拉松赛的理由还有:养成运动习惯,锻炼身体;顺道旅游;运动装备很酷,可以拍照发朋友圈;看大家都在跑,凑个热闹……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周波分析,各式各样的手机跑步应用、运动手环,可以记录路线和里程。相比其他运动,跑马拉松更方便发朋友圈“炫耀”自己阶段性的锻炼成果,满足了大家的社交需求。
跑友们入门马拉松或许门槛低,但一个城市要举办马拉松赛,却绝非易事。
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热衷于办马拉松赛?
周波说,经济带动作用是一个重要因素。马拉松赛,目前仅排在中超足球联赛和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之后,是国内第三大拉动经济的体育赛事。
“5年跑马,全马跑了55场,花了40万元”
10月20日,“长马”开跑前一天,大部分跑者在这一天来贺龙体育馆东广场领取号码牌,众多运动装备品牌的商家也聚集于此。
67岁的唐洪华一口气买了好几样物件:跑步肌贴、能量棒、盐丸……他说,之前不了解这些,看到之后觉得或许有用,想试一试。
“第一防护”机构长沙分公司的负责人介绍,随着湖南跑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肌贴这类原本是专业运动员使用的产品,也开始受到普通跑者的追捧。
这些产品,衡阳妹子李慧文早早便添置好了,她还给记者展示了她的全套装备。
速干衣、保暖衣、运动内衣、短裤、紧身裤、跑鞋、压缩袜、腰包、头巾、水杯、蓝牙耳机、运动手环……一套下来需要3000多元。李慧文说:“如果讲究一点品牌的话,花费更大。”
来自长沙的马拉松爱好者石年自认为不是 “装备党”,但他介绍跑马拉松的支出还是不少。如,一双跑鞋的寿命是跑1000公里,按他每个月200公里的跑量,今年已经买了两双跑鞋,花费上千元。
长沙辣跑团团长公云峰认为,装备丰俭由人,但有使用周期,用在装备上的花费是免不了的;另外,报名费100元到200元不等,也不算高;真正花钱的是出去参加比赛。
公云峰给记者算了笔账:“以我自己来说,保守估计,5年跑马,全马跑了55场,花了40万元。”
今年4月,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公云峰和妻子一起去了20天,住民宿,节省着用,还是花费了6万多元;在国内相对便宜,花费较高的北京马拉松,报名费、吃住、旅游,人均3000多元。
湖南御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晓帆介绍,“德马”举办期间,每年会有2万至3万人聚集在常德,宾馆预约爆满,餐馆人头攒动,人均消费1500元左右。比赛前后3天,仅餐饮、住宿和交通,就可以为常德创造4000余万元的收益。
“马拉松旅游”也悄然崛起,许多跑者在去外地跑马拉松时,往往会停留1至2天,或去周边转转,来一个短期旅游。
马拉松爱好者肖坤林家住长沙。今年4月,他参加完洪江黔阳古城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后,一家三口顺道去凤凰古城旅游2天,人均花费2000余元。
今年,“长马”跑者凭号码牌可半价购买岳麓书院和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门票,直接带动了两个景点的人气。
省体育局田径协会马拉松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李文红说,马拉松赛除全马外,还设置了21公里半马,10公里、5公里迷你跑,3公里家庭跑等多个层级,吸引更多跑者参与其中。
她认为,马拉松就像是一个“眼球经济”,关注度比例是1比3,意味着1个人参赛,就有3个人在关注赛事。“今年‘长马’有2.4万人参加,加上亲朋好友,至少有7.2万人在现场或通过电视转播在直接关注比赛,还要加上他在朋友圈的影响力,带动力惊人。”
根据“长马”赛事执行方——长沙体育产业经营有限公司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对“长马”统计的数据,2017年“长马”为长沙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接近4亿元,今年这个数字还在扩大。
2017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提到,到2020年,马拉松将带动各类直接消费达350亿元。
“一味降低成本,追求盈利,会导致赛事服务的压缩”
长沙体育产业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量说,马拉松带动的经济效益虽大,但从赛事本身来说,“长马”从2017年开始才略有盈余。
湖南御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发良表示,比赛本身带来的营收主要有赞助、招商和报名费,分别占比约为50%、35%和15%。
马拉松赛牵涉人群广、覆盖面大、参与人数多,对交通、安保、物料搭建、医疗、志愿者组织等各方面都是巨大的考验,牵一发而动全身,成本投入较大。
倘若其中有一个环节考虑失当,就容易引发不少问题。
省体育局田径协会马拉松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李文红举例,2017宁乡国际森林马拉松,因起点离市中心远,接送跑者的调度成本过高,导致赛事亏损,今年停办。
原定于今年4月举办的2018衡阳·珠晖国际马拉松赛,先是延期至11月后,后再次延期到2019年,不少报名的跑者对赛事运营方颇有微词。
《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中显示,到2018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备案的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有191家,共有800多家企业赞助马拉松赛事。
黄量说:“运营公司多,鱼龙混杂。一味降低成本,追求盈利,会导致赛事服务的压缩。”
赛事服务,直接关系到跑者的成绩,也影响他们对该赛事和城市的印象。
为提升跑者体验,今年8月,“长马”组委会邀请了长沙几大跑团中的资深跑者,召开恳谈会,根据他们的建议,对今年“长马”的起跑集结点、奔跑路线和赛事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调整。
“德马”今年全面提升了赛事服务质量,志愿者、医务工作者、安保人数和移动厕所等的数量都比去年增长20%至30%。
今年“长马”跑到9至10公里处,刚好抵达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雕像旁。众多跑友纷纷停下来拍照。
来自江西的伍颖说,她不仅拍了照,一出高铁便看到了欢迎宣传栏,还在补给站吃了长沙的臭豆腐和糖油粑粑,感受到了浓厚的长沙氛围。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周波说,目前,各大赛事运营方全面提升了赛中的赛事服务,但在赛前,对参赛者的资质审核等环节,还不够严格。
今年“长马”采取“刷脸”领取号码牌来防范替跑,但依然难以避免患有心脏病等高风险人群参加比赛。
周波说,马拉松虽然技术门槛低,但体力门槛高,是一项专业程度高、高风险的体育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尝试,需量力而行。
李文红也表示,马拉松赛的猝死率在体育赛事中居前列,业余跑者缺乏科学的训练,对自身运动评估能力往往不足,容易造成运动损害。
如何对赛事运营方提供的赛事服务进行监管,保证跑者享受到安全、高质量的赛事服务呢?
省体育局田径协会主任张连标表示,2015年,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后,一方面促进了马拉松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各地田径协会对马拉松赛的监管变得困难。
今年,省体育局田径协会成立了马拉松专业委员会,集结了全省60至70个跑团的力量,逐渐探索我省马拉松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文红认为,在全国来说,我省马拉松发展较晚、场次较少,发展水平依然处于中下等,但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省体育局田径协会马拉松专业委员会正在试点,加强对业余跑者的培训,争取让更多人健康科学地参与到马拉松这项运动。
责编:姚茜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