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寻桥记·益阳|南洞庭大桥:“三湘第一跨”跃过澧水

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18-11-29 15:58:49

“洞庭飞长虹,天堑变通途”,11月18日,经过湖南路桥集团建设者近3年的奋战,南洞庭大桥顺利合龙。此次大桥合龙宣告其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作为我省在建最大跨径、最大桩长的斜拉桥,南洞庭特大桥是南益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其450 米的跨径被誉为“三湘第一跨 ”。南益高速通车后,将改变沅江境内无高速的历史,有效缓解长张高速公路交通压力,对洞庭湖区防洪救灾具有重要意义。

新湖南客户端“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湖湘寻桥记”今日走进南洞庭大桥。

南益高速南洞庭大桥是南益高速的控制性工程。

南县至益阳高速公路,是湖南高速公路网规划南县至常宁高速公路中的北段,是我省第一条纵贯洞庭湖腹地的高速公路。

作为目前湖南省内第一大跨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斜拉索是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斜拉索标准索距为12m,加密区为5m,每个索塔两侧各布置17对,全桥共68对斜拉索。

本桥共136根斜拉索,重达1.3万多吨的钢箱梁重量将被136根斜拉索拉起,如同在南洞庭湖上架起了一座巨大的竖琴。

南洞庭大桥位于沅江市草尾镇胜天村,连接胜天村和南嘴镇新南村。

南洞庭大桥大桥主桥长814.1 米,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 100km/h。

塔高162米,最大桩长106米,其450 米的跨径被誉为“三湘第一跨”。

南洞庭大桥于2015 年 12 月 15 日正式开工。

2018年3月28日,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南益高速南洞庭大桥36#主塔顺利完成封顶。至此,继1月16日35#主塔封顶后,南洞庭大桥主桥双塔全部完成封顶。

11 月 18 日上午,经过 3 年的施工,南益高速控制性工程——南洞庭大桥顺利合龙,全桥双幅全部贯通,为南益高速2019年10月份实现全线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在5mm这样微不足道的数据里锱铢必较

7-10天成孔1个、10小时浇桩1根,54根主桥桩基钻深在120米、直径2.5米,根根都是Ⅰ类桩……

每一根桩基的施工过程,不是上一根桩基施工的简单复制,只因地底下的地质千差万别。

为防止垮孔,护筒跟进、调整泥浆指数这些措施决定着成孔的胜算。一个班接一个班,在造浆池、回浆池里不厌其烦取样检测,看似简单的数据里藏着大乾坤。为提高钻进速度,35号墩工区长曹阳在刮刀钻上下狠功,调整刀片的间隔,破解了糊钻的难题。

为保证钻孔垂直度,加载在钻杆上的扶正器成为了主桥桩基施工的硬性要求。项目经理夏雨成在一次巡回检查中,发现扶正器没有按要求装上,他当即下令提起钻杆返回检查,直到按要求装上扶正器后才继续施工。为保证钢筋笼的接头质量,螺纹套筒里的钢筋要求实现无缝对接,36号墩工区长谢飞腾为了一个套筒里的5mm间隙返工、重拆、重装。

为检测成孔、成桩质量,项目部更是花费20多万添置了成孔检测仪、成桩检测仪,逐一检测、反复排查每根桩基,以数据说话,不容许“大概加估计”蒙混过关。

南洞庭这个美丽的水乡泽国,静静地,不被打扰

450米跨径、斜拉桥、洞庭湖区地质地貌、单根桩基长100多米及砼浇筑方量达520方……

这些数据显示,南洞庭大桥施工难度、科技攻关都很有份量。在混凝土的运输组织上,项目部创新推出的“水上船舶运输混凝土”方案,同样保证了混凝土品质,还算出了一本经济账。

早在制定《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时,项目部就否定了建设水上混凝土搅拌站的传统方案。因工程规模庞大,至少需要两套水上搅拌站,成本甚高,更重要的是,水上搅拌站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入澧水,并注入洞庭湖,将对环境的造成极大的污染。但对于水中墩的建设,这似乎又是唯一的方案。

据此,项目经理夏雨成创造性地提出了水上船舶运输混凝土的方案。质疑与创新总是相伴相生,船舶运输混凝土在国内的工程项目中使用较少,几乎没有经验可借鉴,该方案是否行得通?成本多少?工期又有多长?为此,夏雨成拿着具体方案逐一说服大家:水上船舶运输混凝土的费用主要产生于运输船、驳船的租赁费和砼旋转罐设备费,在成本上并不会有过大的压力。

但是在技术上,新方案真的可以实现吗?如果不实践,这个疑问恐怕永远也得不到解答。在35、36号主墩施工现场,可以看到3艘各装有2个砼罐的运输船,有条不紊地轮番往返,由岸上一套混凝土生产系统予以保障。

新方案相对传统方案节约了230多万元成本,有效减少项目前期的资金压力。脆弱的洞庭水质也得以保护,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水上砼运输方案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灵秀的湖面,娴静的苇荡……南洞庭这个美丽的水乡泽国,依旧如从前一般,静静地,不被打扰。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铭俊 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中国高速交通广播等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