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潮》 2018-11-11 09:41:53
彭绍辉不仅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独臂将军,而且是我军参加过红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长征开始时,他担任中央红军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率部掩护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参谋长。在参加三个方面军长征的过程中,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独臂率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英勇作战,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长征。
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彭绍辉身先士卒,负重伤失去左臂,成为独臂将军
1932年6月,彭绍辉任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师长。同年底,蒋介石调动30多个师的兵力,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彭绍辉率部攻打敌五十九师的侧翼取得胜利。3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一师正在开祝捷大会。彭绍辉正在台上拉胡琴,军团通信员来了,把一份命令交给彭绍辉。他看完命令后,神情严肃起来,把胡琴一丢,大声向台下的战士们说:“同志们!敌人又来了。我们的祝捷大会不开了,再打一个胜仗,一块开好吗?”“好!”战士们听说打仗,都高兴地跳起来,根据军团的命令,红一师担任对霹雳山的攻击任务。
晚上,彭绍辉率领部队头顶闪闪的星光出发了,天亮前到达了霹雳山。此山又高又陡,彭绍辉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形:左边是陡险的石崖,右边是道深谷,只有从正面冲锋,没有别的出路。可是,正面的敌人架着十几挺轻重机枪,封锁得红一师部队抬不起头来。
军团长彭德怀一次次打来电话,要求红一师把敌人压下去,占领霹雳山头。彭绍辉组织部队进行了几次冲锋,均未成功。天过晌午,彭绍辉正准备趁敌人疲惫之时,再组织一次强攻。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马达声。“飞机,飞机!”战士们低声嚷叫着。“一架,两架……四架!”彭绍辉迅速指挥战士们隐蔽。
敌人的飞机在上空盘旋,接着丢下一串炸弹。敌机本想轰炸红军的阵地,没想到把炸弹投到自己人阵地的背后,黑黑的浓烟遮住了整个阵地。敌人惊慌了,鬼哭狼嚎,咒骂他们的飞机不长眼睛。
彭绍辉见此情景,感到冲锋的时机来了。他从地上跃起,大喊:“同志们,冲啊!”霎时,战士们齐声呐喊着,像暴风掀起的潮水涌向对面的山头。跟在彭绍辉背后的通讯员喊叫着:“师长,你不能这样,要……要指挥部队……”彭绍辉知道,此时,自己的行动就是指挥。敌人的阵地上一片混乱。拼杀中,彭绍辉感到一个重重的东西打在他的左臂上,血顺着袖子流下来。为了不影响战士们的情绪,他咬牙支撑身体,继续指挥战斗。
霹雳山上飘起了红旗,彭绍辉被抬下来,送进了红军医院。他伤得很重,两颗连发子弹打入左臂,臂骨被打碎了。连续做了3次手术,仍高烧不退,伤口感染了,医院决定为他截去左臂。
他从昏迷中醒来,看到左臂在肩下不到10公分的地方被锯掉了,心里十分痛苦。
在医院里,他一边养伤治疗,一边学习,还以惊人的毅力为重返前线进行顽强的身体锻炼。
“八一”到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派专人到医院将一枚二等红星奖章授给彭绍辉,以表彰他在霹雳山战斗中指挥果敢,身先士卒率部浴血奋战的功绩。
彭绍辉用仅有的一只右手,庄重地接过标号为35号的二等红星奖章。
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率部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担任掩护红三军团等主力部队任务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任师长的彭绍辉奉命率领第十五师掩护红三军团转移。红三军团刚一行动,敌人就追上来了。为了阻击敌人,第十五师在石城大垴寨一带摆开了战场,彭绍辉和师政委萧华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1935年2月10日,中央红军进行了整编,第十五师被撤销,人员分别编入第一、二两个师,以加强主力。彭绍辉被调任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长。
当教育科长和当师长是不一样的,到任后,他却遇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警卫员被取消了,所乘马死了也未再配。这对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也会诸多不便,何况彭绍辉是失去左臂的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就更多了。但他却没有丝毫怨言,不论白天黑夜,也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他都坚持值班,管理军团直属队,组织侦察、警戒、行军教育等。人们看到一个原来当过师长的独臂人跑来跑去忙碌着,而且连一匹马也没有,都投以钦佩的眼光。
第二次占领遵义后,彭绍辉被调回红三军团。因为他当过师长,彭德怀见面就说:“你回来了,可是没有适当的工作岗位。”看着自己熟悉的老领导,彭绍辉什么也没说。片刻,彭德怀用征询的口气问:“你去搞教导营好不好?”“好!”彭绍辉立即说,“只要是干革命,什么工作都行!”
彭绍辉担任教导营长后,就和营政委李志民一起,率部奋勇行进在长征路上,渡赤水,袭金沙,翻雪山。
一天,彭绍辉接到周恩来发来的一份电报。上面说,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第二天经过芦花(今黑水县),要在教导营吃午饭。读过电报之后,彭绍辉很兴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是他尊敬的领导人,他要好好招待招待。可查遍全营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没有。怎么办?他亲自带人到附近东山村找到了两羊皮口袋青稞和一只羊。刚刚下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就到了教导营。彭绍辉见磨青稞面已来不及了,就对炊事班说:“快煮稀饭,炖羊肉块,放些辣椒。”说完,他就去见中央领导。周恩来见面就问:“搞到青稞和羊给老乡钱了吗?”
彭绍辉看着周恩来,心想:他想得真细啊!便说:“请周副主席放心,每一羊皮口袋青稞给了一块大洋,一只羊给了两块大洋。”周恩来满意地点点头,说:“在少数民族地区,要特别注意民族政策。”说话间,饭菜做好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和教导营的同志们一起吃午饭。
毛泽东边吃边用筷子指着饭和菜,风趣地说:“今天是彭绍辉同志请客啊!”彭绍辉说:“很惭愧,没有什么好吃的。”“这不是很好吗?”毛泽东说。吃饭时,中央领导边吃边和战士亲切交谈,询问部队情况,鼓舞官兵士气。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因反对张国焘拒绝中央北上方针、主张南下的错误,差点被枪毙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后改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共中央根据会师后的形势,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不久,中革军委决定从一方面军抽出几个当过师长的同志到四方面军工作。彭绍辉被派往四方面军红三十军任参谋长。对命令、调动从来不讲价钱的彭绍辉,这次却有些犹豫。因为他自参军以来一直都在红一方面军工作,红四方面军他完全不熟悉。但他还是服从了命令。
到任后,彭绍辉看到指战员们生活朴实、紧张、执行命令坚决,作战非常勇敢,他决心执行中央的正确路线,团结好广大指战员并主动搞好同志关系,他将自己一个心爱的望远镜也送给了军长。
8月下旬,红四方面军越过草地,抵达四川西北的阿坝地区。9月,张国焘拒绝接受中央北上方针,擅自命令左路军和右路军的红四军、红三十军折回草地南下,还放出风声,说党中央的路线错了,要“审定”中央路线,并扬言要另立中央。彭绍辉听了,心情异常不安。一天晚上,军长和政委都到总部开会去了,他突然接到叶剑英发来的电报,大意是:关系破裂,望你们迅速赶来,跟中央北上。他知道事态严重,便与一些同志连夜从达戒寺出发,去赶中央红军。当晚,到处黑沉沉,看不清道路,辨不准方向,只有天上的北斗星闪着晶光指路前行。走了三四个小时,途中被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发觉,堵在路上,训斥了一顿,把他们带到四方面军总部附近的一间破房子里住下。他一连两夜不能成寐,伏在床上写了一封长信,向朱德报告情况,第二天托人代为转呈,不料,此信落到了张国焘手中。张国焘十分恼怒,派人通知他去谈话。
彭绍辉未曾见过张国焘。走进屋里,见很多人在开会,他正想给朱德总司令敬礼,坐在旁边的一个人蓦地站起来,气势汹汹地并质问他见了张主席为什么不敬礼?为什么反对南下?反对张主席?反对成立新中央?此人越讲火气越大,掏出驳壳枪,推上子弹,把枪口顶在彭绍辉的胸膛上。在这紧急时刻,朱德几步赶上,夺过驳壳枪,厉声喝止道:“同志!这是党内斗争。”那个同志见下了他的枪,抡起手,狠狠地打了彭绍辉一个嘴巴。朱德气愤地说:“打人是不对的,这是党内斗争,应该允许同志讲话。”这时的张国焘,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朱德又说:“这样谈话怎么行呢?”然后亲切地对彭绍辉说:“你回去吧!”
不久,一批反对张国焘的同志被剥夺了对部队的指挥权,彭绍辉被调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去当政治科长兼军事教员。他憋了一肚子气,闷闷不乐。朱德、刘伯承总参谋长(兼红大校长)经常开导他说:你们一方面军来的几个同志,都是好同志;这是党内斗争,不要操之过急,问题是一定会搞清楚的;到“红大”去,还要努力工作,要贯彻遵义会议精神,宣传中央北上的正确方针;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干部是好的,要同他们搞好关系,争取共同北上抗日。彭绍辉听从了首长的教导,对工作未曾稍懈。
调任红六军团参谋长,参加红二方面军长征
1936年7月1日,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地区会合。7月5日,红二、六军团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三十二军编入红二方面军建制。会合后,在朱德、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刘伯承等人据理力争下,张国焘被迫同意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于是,彭绍辉又跟随部队第3次爬越雪山,过草地,重新经受严寒、饥饿和死亡的考验。
8月25日,彭绍辉接到朱德命令,调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参谋长。次日,彭绍辉骑马出发,于9月6日到达甘肃南部地区的礼县岩湾红六军团驻地,见到了红六军团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等。他不顾征程的疲劳,立即投入战斗。他根据敌情和军团首长的作战旨意,向军团各师交待作战任务,亲临前沿侦察敌情,及时调整行军和作战部署。
9月14日,红六军团主力由红河镇到达余家坪集结。根据军团的作战和行军计划,彭绍辉要求各部队,各级干部在行军中对地形、道路认真仔细侦察。各部队在行军中要封锁消息,严密伪装,遵守时间。
红六军团先头部队经过3天两夜400多里的急行军,于9月18日赶到两当县城外。拂晓,部队发起攻城战斗,守敌除少数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随后,红六军团又相继攻占了徽县、成县、康县。由于凤县城防工事坚固和守敌的顽抗,两次攻城都没有成功,红六军团避实就虚决定退出两当、徽县地区,转道渭水,继续北上。
10月7日,红六军团突破敌人封锁线,彭绍辉部署部队向天水方向前进。行军途中,在罗家堡、余家海头坝一带突然遭到敌人袭击。彭绍辉立即组织部队抢占制高点,对敌人实施反击,指挥军团机关迅速冲出敌人的封锁。
为迅速摆脱敌人的围堵,争取战略上的主动,红二方面军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命令红六军团于10月9日渡过渭水。红二方面军主力随后北进,迅速向红一方面军靠拢。
10月9日,红四方面军部队与红一方面军部队在甘肃会宁会师。
10月18日,彭绍辉作为红二方面军先头部队代表,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县)附近一个叫老君坡的小村落,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第二师第五团代表会面。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将台堡地区,与红一方面军第二师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彭绍辉先后参加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24个月,长途跋涉数万里,3次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三个方面军长征的浴血奋战和艰难困苦,参加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见证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胜利的辉煌,从其身上也折射出红军长征精神的不朽。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湘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