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中期长沙有哪些老字号?

  访古湖湘百家号   2018-11-29 09:34:04

作者|陈先枢 黄启昌

清代前中期长沙的老字号(原载《长沙经贸史记》)

清代前中期,长沙已是江南的重要商埠,江苏、江西、浙江等省商户纷纷来长开号设店。在长期的经营中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许多名老字号。如1649年(顺治六年)创立的“玉和”酱园;1650年(顺治七年)始设的“劳九芝堂”药号;1672年(康熙十一年)开设的“鄢复兴”膏药店;1676年(康熙十五年)开设的“南协盛”药铺;1796年(嘉庆元年)开设的“戴同兴”酒店;1827年(道光六年)开设的“三吉斋”南货店,以及康熙(1662-1722)年间开设的“董同兴”刀剪店、乾隆(1736-1795)年间开设的“清汉楼”香粉坊、嘉庆(1796-1820)年间开设的“吴大茂”针号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名店,有的至今生气犹存。这些名老字号都坚持以信誉第一,倡导“市不豫贾”,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经营风格。

“玉和”酱园

“玉和”是长沙省城最古老的酱园,是顺治年间苏帮酱园的首户。开设于小西门,至今已近350年历史,现小西门蔡玉和旧址仍有“蔡玉和酱园光绪贰年立”的碑文。玉和酱园以“玉醋”驰名省内外,后虽几易其主,牌名一直保存。玉醋以优质糯米为主料,以紫苏、花椒、茴香、食盐为辅料,以炒焦的节米为着色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的各道工序,操作规程极为严密,精工细作,消毒封口,储存一二年后方出厂销售。其味香醇,酸中带鲜,回味无穷,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当年滨湖一带饮食店,常用压印有玉字的封坛口泥团进行陈列,以招徕顾客。“玉和”设有酱、醋、苏酒等5个作坊,前店后坊,经营范围甚广,业务发达年,盈利上万。“玉和”批发外销业务甚广,由于底子殷实,客户可先提货后付款,一年或半年结算一次。如此优待,吸引了新客户,稳住了老客户,生意越做越大。时至今日,玉和醋厂的产品仍畅销全国。

“劳九芝堂”药号

“劳九芝堂”药号是江苏人劳澂于顺治年间(一说康熙年间)在长沙创立的,堂址初设于坡子街。店名取自劳澂所绘“天香书屋图,植双桂,桂生芝九”之意。“劳九芝堂”既制药,又卖药,胶、丹、丸、散、饮、片的制作,均有一定的规程,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劳九芝堂”的名气,首先归功于它的几种“拳头产品”,如根据古典药书《圣济总录》配方,采用52种名贵药材精制而成的“大活络丸”;根据皇室太医秘方,选用上等人参、鹿茸、海狗肾、牛鞭、北黄芪、枸杞、杜仲等名贵药材精工佳制的“生龙活虎精”等成药,在清中叶就已负盛名。其次在于它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信誉。“劳九芝堂”进货非常认真,非正宗药材不采,如黄芪必到内蒙库伦进货,厚朴、天麻坚持进四川货,决不以乙地货充甲地货。药材采购回来后,必须按质分等,按质论价,诚实待人,绝不以次充好。切制十分考究,洗、润、抖、折、切制、烘烤,以及熬胶、成丸,严守操作规程,务求质精形美,而且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今日“九芝堂”已发展成“长沙九芝堂药业集团公司”,成为长沙中药业的首户。

“吴大茂”针号

嘉庆年间开设的“吴大茂”针号系由江西人刘大茂创办,最初设在育婴街,前店后坊,手工制作钢针。主要品种有做棉衣用的行针,做油鞋、木屐用的渡针,做帽子用的钉针,扎鱼用的扎针,缝衣用的衣针,没有孔的绷针等。由于选料上乘,火候适当,操作严密,磨工精细,渐渐饮誉省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刘死后无子,作坊由徒弟吴为祥继承,改商号为“吴大茂”。吴继承刘的优良传统,严格管理作坊,每磨一贯针(5000口)用工达两小时,比其他作坊多出一倍时间,产品要求达到光滑、坚韧、锋利、笔直、均匀5条标准方能上柜出售,素有“老牌钢针,货真价实”之誉。以后,洋货涌入长沙,“吴大茂”遂兼营机制钢针和线、扣、夹之类的小商品,仍坚持质量第一、明码实价的经营方针。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吴氏已传至第五代。“文革”前夕,“吴大茂”招牌被砸,1985年得以恢复,经营小商品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

“三吉斋”位于长沙青石桥(今解放路),开创于1827年(道光六年),起始店名叫“浙绍徐元吉斋”,是绍兴人徐元吉开设的。“徐元吉斋”以制作和经营点心、酱菜为主,销售各种南货为辅,主要产品有绍饼、绍酒、绍糕、大面薄脆和元宵等。其中以元宵(又名汤圆)最为有名,该店每年用于制作元宵的糯米粉达5吨之多,所制元宵,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煮后口感糍润、细腻、体膨大,深博市民青睬,被誉为“桥上十子”之一(青石桥一带10种带“子”的名牌商品)。每逢元宵节来临之际,凡需购“徐元吉”元宵者必须在3天之前预订。正月十五那天,天还未亮,店门前争购元宵的人群就已熙熙攘攘了,早餐刚过,该店元宵就无货可供了。徐老板由此发了大财,他用所获红利在自己家乡购置了大量的田产房屋,成为当地的大富翁。1879年(光绪五年)徐老板将店打给长沙人李康臣经营,更名为“浙绍元吉斋”。后因3次失火,更名为“浙绍三吉斋”。其中“三吉斋”三字为湖南巡抚王文韶所题。三吉斋的招牌一直到1968年才被“卫国食品店”所取代。80年代后“三吉斋”的招牌复现在兴汉门的一家副食品店的门额上。

“董同兴”字号出现在省城,最早是康熙年间长沙东乡沙坪焦塘坡生产剃刀的手工匠董元春在小古道巷口开设的董同兴剃刀店。开业不久就收购捞刀河剪刀坯,加工精制出售。位于捞刀河下游的捞刀河镇,生产刀剪的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生产“三刀”(剪刀、菜刀、剃刀)的作坊数百户,约占农户的五分之一。所产剪刀采用“镶钢锻打”工艺,锋利无比,清初就小有名气。1662年(康熙元年)以后,经“董同兴”几代人的渲染,已与杭州“张小泉”、北京“王麻子”齐名,一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剪。到乾隆年间,长沙除董元春的嫡系子孙开设“董同兴”、“董同升”、“董同新”3个店铺外,市内还有“老董同兴”、“真董同兴”和与董同兴同名同音的刀剪店二三十户,争名争市,互不相让。于是,3家正宗的董氏店铺运用“法律武器”,联名状告侵犯“知识产权”者。经衙署判决,南正街刀剪号除董氏3家外,均不得冠以“董”字,南正街以外的刀剪号,用“董”宇者须加某记字样。民国以后,董同兴老店为防假冒,悬出了“真老董同兴”招牌,这块招牌至今还保存在长沙县焦塘坡董文达家中。1956年,“董同兴”公私合营,其技工先后归入捞刀河刀剪厂。

责编:廖慧文

来源:访古湖湘百家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