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茶厂长大,每天听开福寺晨钟暮鼓

  潇湘晨报   2018-10-28 10:16:34

△原长沙茶厂正大门处,依稀可以见到通厂区一条路。现在茶厂的厂区与宿舍都已拆除。

湖南省长沙茶厂正式建于 1950 年 1 月 1 日,建厂那年,母亲就由长沙大叶烟厂(后并入长沙卷烟厂)调到长沙茶厂当了一名拣茶工。长沙茶厂是湖南省最大的一个茶叶加工厂,鼎盛时期加上临时工有八百多名职工 ( 不包括分厂职工 ) ,下辖十几个市县的分厂,主营花茶、绿茶、红茶、速溶茶(分出口型和内销型)、保健茶等多种系列,负责湖南省的茶叶收购和来料加工及茶叶机械修理等,下辖多个茶叶收购基地。

长沙茶厂属于城北工业区,隔壁有湖南动力机厂,附近有长沙面粉厂、长沙伞厂、长沙第四水厂、长沙化工厂、长沙制革厂、长沙灯泡厂、省建六公司等。

长沙茶厂大门紧挨新河路,东靠古开福寺碧浪湖和新河铁路,南与开福寺一墙之隔,西邻新河完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天能听到开福寺中的晨钟暮鼓。茶厂主要由一些破旧的木质板房仓库和车间组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修建起了现代化的立体流水线生产车间、专业防火防潮的仓库、漂亮的办公大楼和职工宿舍区等。产品以内销为主转为内外销兼营,主管单位也由省供销社转为了省外经贸委(省外贸厅)。文、供图 / 黄德强

△ 1953 年,长沙茶厂领料单。

花茶总技术指导王和爹

工厂每天 " 报销 " 一瓶 " 邵阳大 " 一包 " 红牡丹 "

茉莉花茶是长沙茶厂的名牌产品,靠的是传统手工工艺,分筛选、堆条、盖花、打铲、窨花、烘焙等工序。王和爹是茶厂的一个老退休工人,花茶窨花工艺当时只有他能掌握,他传承帮带,手把手地将自己的手艺全部传授给学徒们,后来这些学徒都成了工厂窨花技术的中坚力量。茶厂将他以高薪返聘进厂当了花茶总技术指导。王和爹爱酒,工厂每天 " 报销 " 他一瓶邵阳大曲;爱烟,每天 " 报销 " 他一包 " 红牡丹 ",吃住费全免。王和爹脾气大得吓人,徒弟们一点没做到位就要被他一顿臭骂,但他又特别爱徒弟,休息时有烟一起抽,吃饭时有酒一起喝,徒弟们又爱他又恨他又尊敬他。在他的直接指导下,茶厂茉莉花茶成为一龙头产品销量大增。后来在此基础上,工厂分来不少湖南省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经过技术开发,研发出名满全国的 " 猴王牌茉莉花茶 ",这种花茶甄选优等绿茶,用一级茉莉花和玉兰花窨制,开水一冲,一股异香扑鼻,略带花香和甜味,特别受北方人欢迎,之后产值大增,成为湖南省十大驰名品牌,长沙茶厂也被评为 " 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树大招风,接着全国很多茶厂仿冒长沙茶厂的 " 猴王牌 ",出现多起 " 真假猴王之斗 ",官司最后打到最高人民法院,长沙茶厂 " 金猴奋起千钧棒,假冒猴王个个亡 "!

茶厂筛分车间班长龚金贵和王淑元

两个老劳模,一样火脾气

龚金贵和王淑元是茶厂筛分车间的两个班长,龚是晚班班长,王是白班班长,一男一女,性别不一样,但风风火火的性格一模一样。筛分车间是茶厂工作环境最恶劣、茶尘最多的车间,原茶从立体车间最高一层倒入,经过粗筛、精筛、分拣等各层楼的车间,到最底层的接口扎袋,每个接袋口都由两个工人全身裹得严严实实接茶,因为茶灰密度太高,工人一班下来,鼻孔里耳孔里脸上全是黑乎乎一层茶灰!龚金贵和王淑元以身作则,哪里最脏他们出现在哪个岗位,而且对手下要求特别严,哪个青年职工要是有偷懒和嫌脏的现象,龚金贵就会一个 " 栗壳 " 敲上来,而王淑元虽不动手,但一天都会骂骂咧咧。职工们说听王淑元这个 " 王神经 " 念经还不如挨龚金贵这个 " 龚老西 " 一个 " 栗壳 " 来得痛快 ……

茶厂子弟周义伟、彭伟强、李伟科和我

问车间阿姨讨速溶茶包,凉水一冲好喝又又解暑

茶厂宿舍我有几个玩得很要好的发小:周义伟、彭伟强、李伟科等。周义伟家住我紧隔壁,李伟科又挨周义伟家住二楼,彭伟强一楼。四人从小搓泥巴坨、打弹弓战、玩跪碑一起长大,到茶厂打篮球、去碧浪湖摸蛤蟆(青蛙),摸了蛤蟆偷偷跑去厂锅炉房烤着吃。蛤蟆烤熟后要放点盐,我们就去食堂偷盐。四人邀铜砣剪刀布,谁输谁去偷。有次邀到彭伟强去偷盐,那时不是饭点,正碰上炒菜的董师傅背筐菜回来,问他拿盐干什么,彭伟强倒也灵泛,谎说妈妈收茶去了,家里没盐,晚上想炒蛋炒饭。董师傅抓把盐放进他兜里,还塞给他一个生鸡蛋 …… 吃烤蛤蟆口渴了,就去速溶茶车间向阿姨们要几包速溶茶,跑到食堂找个饭盆几人泡着喝。速溶茶是茶厂独创的一种袋装颗粒茶,不管开水还是冷水都能冲泡,即泡即溶化,口感与茶叶泡的一模一样。特别是夏天还开发了一种冷饮型果味速溶茶,甜甜的,用凉开水一冲,好喝又解暑。

大学毕业分到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后,必须去茶厂实习一年。我分到人教科当宣教专干,经常下车间与工人一起劳动,什么窨花、拣茶、烘焙、筛选等基本功都掌握了。1982 年,我以茶厂工作、学习和生活锻炼为题材,在市文联《新创作》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我们厂的王和爹》,拿到 50 元稿费。邀请王和爹和几个发小在新河 " 三角洲饭店 " 大吃了一顿,那夜都醉了。

几十年过去了,彭伟强后来得骨癌去世。周义伟和李伟科现在也再无音信,梦中时常出现这几个哥们的影子。

今日今时长沙茶厂厂区与宿舍都铲为了一片废墟。经多次改制的老长沙茶厂已更名,并另迁新址。但我幼年寄存在茶厂幼儿园,少年与发小在茶厂玩耍长大,经常在工厂篮球场打篮球,在茶厂边的碧浪湖游泳抓蛤蟆,在茶厂铁路旁对着迎面而来的蒸汽火车头高叫 " 火车来哒我不怕,我和火车打一架 " 的地方,包括分到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后在茶厂实习了一年的茶厂,今已不在,令人唏嘘不已,难以忘怀。

责编:姚帅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