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8-09-28 09:35: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8日讯(通讯员 赵凯 肖燕)郁郁葱葱的桂花树,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树下一群群羽毛发亮的土鸡正在欢快地啄食,构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田园经济。走进银田镇华南村彭志平家农场,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山林下养鸡好,赚钱又环保,散养在林下,生长原生态……”提起林下立体生态养殖的好处,党员彭志平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四处打工,也没赚到太多的钱。2016年,我就开始在自家林地里养土鸡,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加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种养殖绿色无公害食品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做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兑现我入党的初心,多赚些钱,和周边的村民一起致富。”
林下养殖的土鸡,具有肉质结实、脂肪少、无公害等优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鸡的食物是林子里的昆虫和草类,这不仅能够减少农作物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产生的效益不仅仅是“1+1”这么简单。
彭志平是华南村第三支部党员,1995年退伍后长期在外打工。2016年,他还乡创业,利用自家屋场及所拥有的山地自然资源,成立了韶山市思力家庭农场,注册资金92万元,主要从事林下生态鸡的养殖。为了掌握养殖的技术,他参加了湘潭电大畜牧兽医专业学习,经过2年多的学习、实践及发展,成功引进中国农科院扬州家禽研究所培育产绿壳蛋的特色土鸡品种,养殖用地扩大到二十余亩,已建成三栋鸡舍,年产鸡量2400余只,年产鸡蛋量7000余斤,年产值28余万元,产品远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在彭志平的带动下,其四邻已有十来户加入种养殖,鸡苗与成品鸡更是供不应求,每家年收入最少的都达到3万余元。彭志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带动群众致富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发展林下生态鸡,不仅可以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也解决了山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综合利用,扩大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进一步加快了乡村振兴。
责编:胡孟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