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点点文化 2018-09-11 16:22:12
互联网创业公司,一旦商业模式和模型得以验证,将以快速迭代的方式进行升级和裂变。这种快速积累和迭代的过程,被人很形象地描述为“小鸡快跑”。
“小鸡”怎么才能快跑起来,需要有几个条件。
第一,可行的商业模式。
第二,可复制性和快速迭代。
所以我们很难在其他行业里看到“小鸡”跑起来的身影,尤其是此前不怎么被关注的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内的初创公司很难获得投资人的青睐,也是因为以上两个因素限制。
如何证明自己有稳定的优质作品输出的能力,让产品变现,让小鸡“跑”起来,是摆在动漫创业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第一方阵 漫画平台公司
2014年12月,陈安妮发表漫画文章《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转发近45万次,阅读量超过2.5亿,评论接近10万条。同期上线的快看漫画App在上线2个月成功吸引了超过200万次的下载,屡次登上App Store免费总榜第一。如今,快看漫画已经拥有超过3000万的用户,融资也已经走到了D轮,离上市仅一步之遥。
自我标榜为“漫画家”的陈安妮,并不是一个绘画能力很突出的人,在动漫圈内对她诟病的人不在少数,可是为何她的“快看漫画”又能如同火箭般的速度获得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呢?
是因为她的互联网基因,让漫画阅读平台“小鸡快跑”了起来。
一是聚拢作者,让优秀的作者们提供漫画平台所需的原始素材。而且快看漫画的定位非常精准,就是少女漫画。
二是通过产业链条,把优秀的漫画作品从出版到影视一条龙打通孵化。
三是把流量变为广告,在没有付费漫画的时期通过广告来获得变现。
除了“快看漫画”,还有业内大佬“腾讯动漫”,老牌的“有妖气”,新锐“网易漫画”等等,现在连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也纷纷加入了动漫平台的玩家中。这些互联网公司看中的,不是某一部作品的效益,而是整个商业模式。
《快把我哥带走》电影根据人气漫画作者幽·灵的同名漫画改编,自8月17日上映以来,票房已突破3.6亿,超过了同期上映的动画电影《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同时收获了票务平台全线破9分的高分,成为了国内漫改电影的一次成功试水。
能不能最终通过付费漫画、影视联动等手段,让整个漫画平台圈的人都获得现金回报呢?答案估计在这两三年就会有分晓,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方阵 短视频IP孵化公司
《一禅小和尚》是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原创3D动画。2016年11月上线,动漫全网播放量达3.5亿,漫画单条阅读量达1700w。通过微信、微博等公共社交平台传播的“一蝉小和尚”,治愈了很多人的心,让原本不看动漫的成年人也爱上了这个可爱的小和尚。
2017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禅小和尚》漫画合集,2018年《一禅小和尚》又发布了“心经”礼盒,正式开始了电商业务。粉丝们都会码楼相告,表达类似妈妈般“我们一禅终于会赚钱了”的欣慰感。
开发“一禅”的不是动画公司而是科技公司。笔者调查了一下这家公司,发现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北大研究生校友创立于北京,定位在社交互联网领域的三大相关事业群:新媒体运营、手机游戏、动漫影视。在“一禅”出现之前,他们已经有好几个成熟的自媒体运营账号,颇有运营经验,“一禅”只是他们将动漫与新媒体结合的一个再一次创新,果然获得了成功。
目前大禹动漫团队有70余人,其中有几个比较特别的团队配置:
编剧团队一共10人左右,平均年龄30岁,其中4名专门负责分析数据、分析用户心理的新媒体运营人员,他们总结用户反馈、指导剧本生产,确保每段影片都打中用户内心,占领观众心智。
「禅机+生活」是“一禅小和尚”这款动漫ip的核心定位。受众人群也不再局限于低龄化,而是所有愿意倾听和修心的人。
《一禅小和尚》制作成本每分钟4-5万元,当初选择3D动漫形式,首先考虑到内容是基于现实的,但很难找到和构想中的一禅、师傅形象、性格贴合的演员,而基于生活问题的禅理又不能过于二次元画风;
刚开始1个月只能出一集,到现在借助自己研发的动漫引擎能做到两三天出一集、日更1-2条,产能和效率提高了数倍,年产能在200分钟左右。
在商业化上,一禅主要依靠广告和即将开始的电商变现。但这对于每年千万级的成本投入而言,只是杯水车薪。长远来看,塑造“一禅小和尚”这个IP,将其延展成长视频、TV剧集甚至院线电影才是大禹动漫真正的野心——从团队人员配置、制作成本不惜重金也能看出端倪。
大禹科技是第一批尝试从「社交媒体—视频网站—院线电影」这种动漫IP成长路径的创业团队。现在,国内已经慢慢出现“我是小姜丝(僵尸)”等其他的类“一禅”的模式出现,能不能另辟蹊径,找到一条自下而上的路,也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第三方阵 动漫授权公司
如果说《一禅小和尚》等短视频IP是千万级别的大投入,那么动漫形象开发授权类公司,则是“小投入,大产出”的代表。
杰外动漫(JY Animation)是中国最早专业从事国内和国外正版动画片版权经济的机构。公司于2010年11月在北京成立。杰外动漫(JY Animation)在中国和亚洲市场将自行生产或代理的IP,向动画片播出媒体、商品化生产机构、电影发行商、游戏制作机构、出版机构、演出活动商等企业用户,提供动画片版权、商品化授权、游戏授权、活动授权、电子书授权等业务。一年的营业额高达数千万,已经跻身新三板动漫企业的前三强。
动漫授权公司跟漫画平台一样,也是服务大于制作,不会依靠单一的作品。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打通上下游产业渠道,进行变现。他们只需要代理和授权形象,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可以说动漫授权产业,是未来可以开采的“金矿”。
以上三个方阵,都是目前带有“小鸡快跑”基因的动漫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大家还是在感叹“动漫IP孵化,真的是一门成本压力大、变现周期长的生意”呢?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原创核心”作者的稀缺和被忽视。缺编剧,缺画手,缺好的技术人才,动漫公司陷入人才瓶颈,影响了ip的质量和生产周期。没有了能下蛋的“母鸡”,小鸡自然就没办法生出来了。
不去赶互联网的潮流,不要互联网的基因,动漫公司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慢一点,没什么不好。
责编:唐侃俊
来源:伊点点文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