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18-09-24 08:58:35
“虽然看不到月亮,但心中有光”
长沙特殊教育学校传来中秋的畅想
长沙幼之学幼儿园举行“迎中秋 庆国庆”品尝爸妈好厨艺活动。
▲9月20日,长沙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创意猜灯谜活动。通讯员 黄丹 摄
▲长沙特殊教育学校展示听障学生制作的花灯。 通讯员 黄丹 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寄宿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求学的留学生来说,这种思念之情更为深刻。
做月饼、猜灯谜、做花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秋传统文化、感受节日氛围,学校为其组织了有趣、温馨的特色活动。
“月饼的外形像我们国家的蛋糕,很亲切”“听说花灯能许愿,希望我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嫦娥养了只小兔子,住在月亮上 ”……对于中秋佳节,大学生、中学生、幼儿园萌娃们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想象,相同的是,他们的言语中都流露出对家人浓浓的爱。
【猜灯谜】 “虽然我看不到,但有爱就有光”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水果”“一轮明月窗前照,打一歇后语”……9月20日下午5点,长沙特殊教育学校先骥楼一楼大厅,30余名寄宿学生和老师们一起欢度中秋佳节。大厅内,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四排花灯高高挂起,每一个花灯上都贴有谜题,学生们围在一起猜灯谜。
“海中的喷泉,真简单!我都猜出来了,是鲸鱼……”活动还未正式开始,小学的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现场,参加活动的学生被分成两组,听障学生们通过看花灯上的灯谜,想出答案后,来到答题处打手语告诉老师;视障学生则直接到老师处听题、答题,两分钟内答对即可领奖品。
“世界上最贵的鱼是什么鱼?”一道脑筋急转弯把四年级的毛斌难住了,听完题,他抓了抓脑袋,显得有些着急,排在他身后的小女孩,悄悄在毛斌的耳边提醒他:“是金鱼。”毛斌一拍脑袋:“对哎!我怎么没想到!”“哦耶,又答对了!”短短几分钟,已经答对五道,小小个子的他却有着大大的集体荣誉感:“答对可以给班级加分,我一定要多答对几道!”
趁孩子们休息的空当,记者问道:“你们的中秋节愿望是什么?”“吃月饼!”和毛斌同班的钟无忌大声回答。“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干嘛?”“晚上要看月亮。”胖胖的钟无忌有点不好意思:“虽然我看不到,但有爱就有光!我的心一直和家人,和关心我的人在一起!”
【展花灯】 做花灯许愿,听障女孩种下大学梦
在长沙特殊教育学校,随着活动进行,越来越多高年级的学生围拢过来。现场展示的140多盏花灯令人眼前一亮,这些花灯均由听障学生制作而成。其中,一盏满是古风韵味的五角花灯格外引人注目,花灯的四面分别用水粉勾画出梅、兰、竹、菊的轮廓和形态,还有一面上书“梅傲而不俗,兰幽而不病,竹轻而不佻,菊丽而不娇”,一旁绘有高耸的山峰。
记者了解到,这是高三年级27班的高静手工制作的。高静打着手语告诉记者,虽是第一次动手做花灯,但因为喜欢“四君子”,她一开始就胸有成竹。不过,制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棘手”的问题。“由于刚开始只用竹条进行了简单的固定,花灯容易变形,不方便画画。”后来她想到三角形的固定原理,于是在对角线上加了两根竹条。“先搭好花灯的骨架再把‘四君子’画好,共用两个半小时完成。”
在手语老师眼里,高静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她沉稳懂事,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舞也跳得好,还是学生会主席。 ”齐肩短发,圆圆的脸蛋,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如果没有老师的介绍,难以想象眼前这个开朗活泼的女孩有着严重的听力障碍。她笑着打手语道:“听说花灯能许愿,这个花灯承载着我的梦想,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特校的学生来说,体会更为深刻。在高静的记忆里,中秋是一个充满思念的节日,她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过中秋了,今年打算和爸妈回老家,陪爷爷奶奶一起过中秋。
■记者 陈舒仪 黄京
实习生 陈景涵
畅想
萌娃眼中的中秋节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萌娃们的眼里中秋节是怎样的呢?他们最喜欢什么口味的月饼?又想和谁一起过中秋?来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琪琪(4岁):中秋节就是大家都很快乐的日子,最喜欢草莓和蓝莓味的月饼,想把月饼分享给妹妹。
果果(5岁):想吃茶味的月饼,还要把月饼切成四份,分给妈妈和弟弟妹妹。妈妈每天给我煮饭,送我上园车,可辛苦了。
珂珂(4岁):我最想和我的好朋友李研依一起过中秋,我可喜欢她了。
彬彬(4岁):过中秋真开心,这样爸爸妈妈就有时间陪我啦!我们一起看月亮。
甜甜(3岁):我知道嫦娥的故事,嫦娥养了只小兔子,住在月亮上。
责编:李 慧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