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湘潭”?

  湘潭日报   2018-09-16 00:19:28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雅 实习生 徐宗瑶

汉代大文豪杨雄在《方言》一书中写道:“湘潭之源,荆之南鄙。”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湘潭”最早的记述。湘潭地处湘中,湘江北曲,在这里划了一道大弯,河湾处又分流出涓水和涟水,凭借舟楫车马之利,自唐朝开始湘潭有“江南商贸明珠”的美誉,并持续繁荣了数百年。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贸的繁荣,孕育出了金湘潭独特的人文底蕴。

湘潭之胜,其胜首在商贸,寻觅湘潭的人文胜迹,要属大埠桥到窑湾这一段最为鼎盛。老湘潭人习惯以“总”来划分沿江的河滩。“总”就是码头,或者说是集市。大埠桥以西至窑湾,是九总至十八总所在。这里人文鼎盛,商贸发达,美食云集,曾是湘潭老城最为繁华的地段。

“窑湾进城一天,半个月走不尽三街六巷。” 这句流传民间的话,道不尽昔日的繁华。最能印证湘潭昔日繁华的,当属仅存的会馆遗迹——关圣殿。这里曾是陕西、河南、山东、山西、甘肃北方五省会馆。殿内龙柱各有镂空石龙,盘旋而上,雕刻细腻,十分罕见。关圣殿不仅是湘潭会馆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清代湘潭社会经济活动的见证。除了关圣殿,还有江西会馆万寿宫、临丰会馆、福建天后宫、江苏金庭会馆、广东岭南会馆、广西水来寺等,只不过这些会馆大都没能保存下来。

在关圣殿的西边,还有一所保存完好的大殿——鲁班殿,这里曾是湘潭泥木工的集会之所。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鲁班殿,是湘潭唯一保存完好的公会建筑,是省内仅存的鲁班殿。

在鲁班殿后面,有一栋青灰色的现代仿古建筑,这里是齐白石纪念馆的所在地。馆内布展中心设有序厅、齐白石生平陈列厅、齐白石珍品鉴赏厅、字画交易厅、白石后人弟子展馆和全国名家字画展馆等。与齐白石纪念馆融为一体的白石公园,是湘潭独具人文特色的主题公园,齐白石主雕塑与六尊形态各异的齐白石不同时期的雕塑遥相呼应,浓缩了齐白石的一生。齐白石纪念馆、鲁班殿、壶山等景点互相呼应,形成了湘潭以点带面、串点呈现的湘江沿岸人文景观长廊。

湘潭素有“金湘潭”、“小南京”的美誉,自古商贸发达。位于十六总的九如斋是老湘潭百货商贸业繁荣的见证。九如斋是一栋青砖房,共三层,侧面裸露的墙体是“一眠一斗”式,大门口“九如斋”三个字还完整地保存着。湘潭民间有儿歌:“三王街、三兴街、三泰街,三三得九九如斋。”这首儿歌传递出人们对九如斋的记忆。

从一桥到望衡亭,这里还曾是湘潭最有名的米市。在这附近,曾有一栋破旧的小楼——宽裕粮行旧址,少年毛泽东曾在此当过学徒,并写下了“砂水对沙洲,源源不断流。人住人脚下,何日待出头?”诗句。

从大埠桥到十八总,还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晋代八洲都督陶侃曾驻兵壶山;唐大书法家褚遂良大书“大唐兴寺”于陶公山(壶山);王闿运在这里编撰《湘潭志》(光绪刊);秋瑾和丈夫曾在此旅居;少年毛泽东曾在此生活工作。除此之外,这里还孕育了吕骥、向恺然等名人大家。可谓群星璀璨。

大埠桥至十八总过去还曾是湘潭美食的聚集之地。九总至十八总不止是湘潭城区揽胜游玩之所,还是寻根历史厚味的最佳去处。脑髓卷、饺饵、臭豆腐、白粒丸等湘潭传统的风味小吃依然能在这里找到踪影。

千年金湘潭,宇内称饶,商贾云集,南杂北货千帆过;百载商海梦,共赴盛会,青春涌动,东成西就澎湃心。即将在湘潭召开的潭商大会,必将书写“金湘潭”新的辉煌。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湘潭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