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8-08-17 16:22:39
十九年的坚守 抒写孝行美德
——记韶山市优秀家庭成员“好儿女”潘最红
文/余拙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19年来,潘最红精心照顾着病重的母亲,无怨无悔,见证了守望孝悌的真情。他的孝心,获得了邻里的敬佩和赞扬。对此,他却说:“我只是尽了为人子女该尽的义务罢了。她能活多久,我就照顾多久。”潘最红的事迹虽然比不上“卧冰求鲤”“割股疗亲”那么令人震撼、让人动容,也比不上“劈山救母”“万里寻亲”那么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但他对母亲的执着与坚守足以令我们感动。他用孝心,证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他用行动,传承着,诠释着,绵延千古的中华美德。
初见潘最红,是在8月7日中午时分。他正在耐心地给母亲喂八宝粥,并轻轻擦试母亲嘴角的粥迹。老人中风在床,气色很好,虽已不能言语,却不停地笑着。床前的电视机打开着。虽然外面酷热难耐,但房间里开着空调凉爽舒适,并无任何异味。“母亲每次看见客人来了都很激动,爱笑。她也爱热闹,电视机在她醒着时一直开着。”潘最红解释。
喂完粥,潘最红帮母亲洗好脸,然后放下气垫床,帮助老人按摩四肢。半个小时左右,照顾好母亲平躺休息后,这才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并轻轻地带上门。
今年48岁的潘最红是韶山市商务粮食局的一名普通职工,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父亲1995年因病过世。1998年,母亲毛谊华因脑梗塞中风,半身不遂。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潘最红挑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在母亲病重的日子里,不管在医院,还是在家里,他每天晚上都陪着母亲一起睡,照顾着母亲,有时候一晚上要起来多次,但他毫无怨言,耐心细致地陪着母亲寻医问药,一起做康复训练。在他不离不弃的悉心照顾下,母亲终于能举着拐杖慢慢走动了。
“那段时间,老公只要一有时间,就陪着婆婆出院子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潘最红的妻子庞科介绍,在2000年的时候,婆婆有一次病重,舌头红肿,不利吞咽,丈夫一日三餐总会耐心细致地喂食。偶尔婆婆也会大小便失禁,夫妻两人经常给老人换洗衣裳,保证了老人的清洁卫生。考虑到老人的房间不带卫生间,虽然离外面的卫生间不足十米距离,夫妻俩人还是决定把带有卫生间的主卧让出来,让老人居住,夫妻两人住进了侧卧。
2017年10月份,老人再一次中风、瘫痪在床,言语困难。老人的女儿虽然也经常来看望、照顾,但主要责任还是落在潘最红夫妻身上。老人这一次中风加重了病情,完全不能起床。考虑到让老人舒服,也有利于背部按摩,潘最红夫妇买回了一张气垫床。潘最红每天早早起床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再赶去上班,中午和晚上下班后,都要及时赶回家给母亲喂粥、喂药,换洗衣服,做全身按摩。
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很多时候造成便秘,潘最红便定时一点一点地抠出来。“我让老公戴口罩,他说不必。”庞科说,婆婆下肢已失去知觉,大小便完全失禁,现在身上穿的是纸尿裤。婆婆全身乏力,自身使不出一点点劲,洗澡时全靠丈夫抱着进去。正因为有了丈夫的悉心照顾,婆婆没有引发过并发症,精神状态始终保持稳定,房间也无丝毫异味。
潘最红不仅是一个好儿子,也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好女婿。他和妻子平日里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相互照顾。在儿子的教育方面,夫妻更是齐心协力,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潘最红也把岳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孝顺,家中的大小事都是他帮着料理。岳母因意外事故受伤住院,直至后来去世,都是他尽心尽力照顾和处理的。岳母去世后,他对岳父更加照顾有加,经常去看望,关怀备至。
“父母把子女拉扯大不容易,现在该是我们尽孝的时候了。这是本分,没什么好说的。”潘最红说得很平淡。但这是漫漫的19年啊!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是诚心与耐力的较量。潘最红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母亲的生活,他用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责编:曹漾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